当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发生时,来自四川泸州的51岁山友赵洪林和14名队友,正在珠峰北坡的北坳6900米冰壁上进行适应性拉练,为下月15日登顶珠峰作最后的准备。
“地震引发冰壁发生冰崩,一块房子般大小的冰块从上方滚下来,眼看就在砸到我们时突然改变了运行轨迹,我们才侥幸逃过一劫。”冰崩后队员们迅速下撤至北坡大本营,昨日晚赵洪林等山友已返回日喀则休整,登顶日程会否受到影响尚无法确定。
回忆:悬挂6900米冰壁 珠峰突然摇晃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打通赵洪林电话,经过一夜休整,赵洪林精神状态不错。但对于地震发生时逃生的一瞬,赵洪林记忆犹新:“(冰崩)那一瞬间我以为,我这条命就搁这儿了。”
赵洪林是一名退休干部,有近十年户外运动经验。2011年自驾到珠峰北坡,恰适天气睛好,他在北坡大本营看到了珠峰全貌。“当时就震惊了,下定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登上珠峰峰顶。”此后,赵洪林便开始为登珠峰作准备。
今年4月6日,赵洪林来到拉萨,和来自北京、柳州等地的15名队友汇合,12日到达珠峰北坡大本营开展拉练。按照原定的训练计划,他们将在5月4日结束全部训练项目,返回日喀则等待登顶珠峰的天气窗口。
“地震发生时,我们15名队员正好在珠峰北坡的北坳6900米的冰壁上攀登,原计划是早上8:30从6500米前进营地出发攀登至7028米的1号营地,因为雪一直没停,领队决定今天到6900米就结束拉练。”赵洪林说,他当时处在队伍的后端,和其他队友拴在一根绳子上。“整个冰壁是登顶最危险的路段之一,陡度在75度以上,高度约400米。”
赵洪林回忆,就在大家按既定方案往上攀登时,他突然感到平静的山体剧烈摇晃起来。“感觉就像地震时站在几十层高的楼上,整个山体都在摇,根本无法控制身体。”但赵洪林说,当时他们不知道是地震,以为是雪崩或冰崩引发山体摇动。“我当时就想,要是雪崩就完蛋了。”
惊险:冰块砸来半路改变运行轨迹
队友薛伟回忆,“我突然听到自己脚下的冰发出滚雷的声音,我问李军什么情况?他说完蛋了,要冰崩了!紧接着,我看到大冰壁上一块和一个房子差不多大的冰块脱落,直接冲向下方平台上的队员。”薛伟说,看到冰块掉下来,他下意识看了一眼下方:赵洪林、老汤、娟子夫妻和此次训练的总指挥桑珠他们都在一起。“我心想这下全完了。”待他转身再看大冰块时,这块足以让队员们葬身珠峰的冰块居然奇迹般的往右转移,并掉进了下面的冰裂缝中。
“我们都觉得太幸运了,侥幸逃过一劫。”赵洪林回忆,冰崩发生时总指挥桑珠已经用对讲呼叫前进营地组织救援,向导们则呼喊大家赶紧往高的地方跑!在冰崩和上攀逃生的过程中,大家都以为这次只是一次突发冰崩,没有人把这和地震联系到一起。
薛伟介绍说,几分钟珠峰恢复了稳定,桑珠组织大家快速下撤。“全部都是使用手抓主锁直接快速下降法,一个小时不到逃命般的下撤到安全地带。”
逃命:队员连夜撤回北坡大本营
在撤离过程中他们才得知尼泊尔发生地震。他们撤离时,还有23名运输物资的高山协作在海拔8200米处往8400米的3号营地送物资,晚上7点多队员们全部安全返回6500米前进营。之后,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召集队员们开了个短会,因担心频繁余震造成山上滚石,威胁到前进营地的安全,决定暂时撤离前进营地。
“我们25日晚上8时50分开始下山,直到26日早晨7点才抵达北坡大本。这跌跌撞撞连夜急行军的辛苦,真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累极时有‘永远也走不到’的绝望感。好在过渡营地准备了给养,尤其是可以给大水壶再装上一大壶热水,真是很幸福的事情。”另一名队员毕明霞说,这一夜就是逃命,特别辛苦。
“在这样的时刻,队友们之间的互相照应更为重要,大家用头灯给彼此照明、引路,互相提醒着,累的时候蹲一会儿或者垫着背包小坐一会儿,山里的夜特别冷,我穿了两件羽绒服。”薛伟回忆说:“背着十几公斤的背包和队友通宵步行十小时,早上7点到达大本营。我们已经24小时没有休息,而且这当中有19小时是在攀登冰壁或者在冰雪碎石山坡上行走。一路上我是站着也睡,边走边睡,坐下休息马上会睡着!”
当26日清晨登山队员撤回到大本营时,疲惫至极的队员们倒头就睡。“从没有睡得这么香甜,大家来不及吃东西,一直睡到中午过后,精被力尽的队员们起来吃了泡面,才想起给家人朋友报平安。”
赵洪林说,因为有余震,大本营也并非百分百安全,他们不敢在此前的地方扎营,尽量选择离山体远一些的地方。为了保证安全,队员们从昨日早上出发,前往日喀则,昨晚18时许,赵洪林和队员们已经全部安全返回日喀则驻地。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