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检查工作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朱海丹)5月13日报道 无论春夏秋冬,他都穿着工装,安全帽随时在身边,一有情况,戴上安全帽,随时准备上一线抢修……他就是成都供电公司蒲江三新电力服务公司副经理付锦良。
“最怕夜晚的电话 也怕天气忽冷忽热”
付锦良,1964年生,中等个头,红润的脸庞,沉稳、踏实,戴一幅金属架眼镜,眼神充满亲和力,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付哥”。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付哥从普通的抄表工、安全员到供电所长、农电科技安专责、农电科副科长、三新电力服务公司副经理,一干就是30载。30年来,他带出的徒弟很多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其中有的已当上了供电所长。可是付哥还是付哥,只是前面加了一个“老”字。
“农民靠天吃饭,我们也靠天吃饭。”这是付锦良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说他最怕晚上的电话,因为电话一响,就表示随时要上一线抢修,他随身携带着三个电话,“一个电话没电了就转移到另外一个电话上,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
他也怕天气忽冷忽热,因为热胀冷缩的关系,电力设施很容易出问题。“天气温度骤升骤降时,报修电话每天大约比平日里多了几倍。逢年过节,大功率电器使用频繁,断电故障增多,报修电话更多。”
雨中奋战
忙碌的工作 对家人的亏欠
付锦良也曾感叹,由于工作忙碌,常常忽略了家里,幸好妻子体谅,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可对妻子、女儿的亏欠依旧让他感到愧疚。没能在女儿成长的时候给予更多的陪伴,没能在妻子生病时守在她的身边。或许当时他正在抢修抢险点,或许他正忙碌在农网施工的现场……
付锦良告诉记者,5.12大地震发生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变电器会不会被震垮,电力受损了吗?检查一圈下来看到完好的变电器,担惊的心也放松下来,而后他才想起家里的房子是老房子,会不会被大地震震垮?他赶紧跑回家,邻居都问他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对此付锦良也感到十分愧疚。
忙碌的工作,付锦良不会向家人诉苦,但是细心的女儿付莉梅却是看在眼里,并对父亲的忙碌很是心疼,“我们对他的工作特别理解和支持,但是看着他工作量那么大也很心疼,特别是出去抢修时我们都担心他的安危。”付莉梅告诉记者,2012年的夏天,蒲江遭遇大暴雨袭击,付锦良第一时间赶到到永寿镇进行电路抢修,一干就是5天5夜,回来后就病倒了,“后来才知道那几天他吃得少睡得也少。”
热心细心耐心 他是村民利益的“维护者”
对于身穿工装的付锦良,蒲江县光明乡村民再熟悉不过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付锦良就通过信用贷款等方式自筹资金对光明乡线损高的台区进行集中整改。为了搞好电力增供促销,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付锦良又以个人名义向原西南信用社贷款八万元对当时的光明乡10千伏主干线路进行改造。
光明乡官帽村6社村民向国毅告诉记者,“我们乡原来电压较低,有时电灯都不怎么亮,更别提看电视吹空调了,生活太不方便了。后来我们把情况反映一说,付师傅便带供电所同事来进行现场查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没隔几天,一步到位、彻底消除了电压低的问题,我们都特别感谢付师傅。”
其实,付锦良也曾有更好的选择,但农电事业中有他的心血、汗水和梦想,他舍不得放弃,他爱他的事业,即使累、即使苦。就这样30年过去,他养成了工作之余骑着摩托车去田间小径转悠的习惯,看看线路通道,查查隐患点。
当年农村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破旧低矮的泥砖房也变成了座座新楼,看着铁塔银线守卫着万家灯火,连接起人们通往幸福的道路,付锦良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