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践行“三严三实”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三严三实”,在全党、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形成广泛共识。2015年4月,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央决定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5月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5月29日, 我市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对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具体安排,确保各项工作加快起势、扎实开局。为帮助全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自觉把“三严三实”重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擦亮“严”和“实”的作风底色,让崇严尚实成为自觉习惯和毕生追求,本期《理论周刊》推出践行“三严三实”专题理论文章。
李翔宇 郝儒杰
“三严三实”领导干部专题教育活动,是党中央整顿领导干部作风的深化和继续,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场滋润群众心田的及时雨。“三严三实”成效如何,关键在坚持群众立场,尤其要正确处理好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的关系。将严与实统一起来,就是让党员干部思想受教育、作风有转变,真正从心里明白坚持群众立场是践行“三严三实”根本所在,群众满意才是衡量全部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立场问题 是有效践行“三严三实”的首要问题
立场问题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共产党人如何对待群众,人民群众需要我们做什么?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说话,为谁办事,代表谁的利益?这既是我们党有效践行“三严三实”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时,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得失成效的最高标准,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群众立场,这既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也是有效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近期在浙江舟山调研时又着重提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这对践行“三严三实”指明了方向。“三严三实”,既是对作风建设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更是要领导干部从心灵深处明白,能否站稳群众立场,能否让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干部作风好坏的“试金石”。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前,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立场,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
体察民情 做到“身入基层”“心入群众”
民情,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生活情绪。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在许多场合,人们对情绪的表达往往是含蓄的,不经意的。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情绪,就可能反映着某种倾向性问题。“三严三实”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为民服务的自身要求。体察民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我们工作的态度和水平。准确体察民情,有利于把握群众的思想、愿望和需求,也有利于鞭策自己、查找不足。
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一些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体察民情,就是要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中,了解群众的需求,体察群众的愿望。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严”是底线,“实”体现责任。“三严三实”集中体现了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期盼。有效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坚持群众立场,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利益,准确把握“严”与“实”的要求,做到“身入基层”“心入群众”,真切把握群众的喜与忧、想与盼,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定位自己的“做人做事”。
尊重民意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民意,是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尊重民意,要充分吸纳。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将问题摆在人民群众的桌面上,让人民群众评头论足、畅所欲言。尊重民意,也要及时回应。让人民群众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国家事务,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体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不断提高,需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尊重民意,还要慎用民意。群众利益大如天,对每一个体来说,他们的利益都是弥足珍贵的。
“干部好不好,能否得到群众的信任,绝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为民办事的实际效果,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靠对群众的真心和真情。”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一定要尊重民意,否则就会出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同志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我们再正确、调门再高,也是没有效果的。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践行“三严三实”的目标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彻底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党内政治生活中不“严”不“实”的现象,打造既“严”又“实”的执政骨干队伍。
在新形势下,尊重民意,站稳群众立场,采用正确方法,重点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才能答好群众的考卷,才能真正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经常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搞清楚人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我们干什么?才能顺应群众的合理诉求,才能更好地接“地气”,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实现群众愿望,工作起来也才能更有底气。
群众心中有杆秤。尊重民意,必须接受群众的“裁决”和“评判”。干部作风好不好,干事创业实不实,工作做得是否到位,解决的措施是否可行,处理的结果是否满意,群众说了算。
顺应民心 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民心,是人民的思想、感情等。古人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也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站稳群众立场的基础。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主人对待,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一些干部感叹“麻烦事多了”“工作难干了”,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坚持群众立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记人民的重托,把对人民群众的这颗敬畏之心时刻铭记在心。
为人民办实事,是我们的本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让民心这座思想灯塔在践行“三严三实”活动中“亮”起来,必须从“心”做起,把目光聚焦在“心”上,这个“心”就是民心,就是“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把百姓冷暖记在心里,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作者:李翔宇,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郝儒杰,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讲师) 图片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有效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是坚持群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