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99岁川军老兵郑维邦:得到了肯定 这一辈子值了

2015-08-12 14:0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2014年10月8日,老兵郑维邦在成都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资料图片)

郑维邦在家中阅读本报关于他的报道。

8月11日,得知民政部将向抗战老兵发生活补助金的消息,川军老兵郑维邦愣了半天,久久说了一句,“我这一辈子,值了!”

70年过去了,四川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对于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兵而言,他们早已无惧生死,只是害怕被遗忘。“得到认可,是老兵们最大的心愿。”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

99岁老兵:连声感谢有生之年得到肯定

11日下午4点半,记者在成都二环路东三段一小区内,见到了99岁的川军抗战老兵郑维邦。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政府要给部分健在的抗战老兵发补助金!”因为在夏县战役中踩地雷,耳膜破损,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他的女儿正对着老人的右耳大声重复。

“感谢!感谢!”听清女儿的话语,郑维邦满是皱纹的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两个字。隔了好几分钟,他小声地说了一句,“我这一辈子,值了!”

1939年,23岁的郑维邦参加了由47军在成都九眼桥莲花池举办的军事教导队。不久后,他便跟随部队,远赴千里之外的山西参加抗战。1944年,为打通滇缅公路,20万远征军集结滇西,进攻龙陵、腾冲和松山,郑维邦也在其中。在攻打松山时,一个300多人的营,打得只剩下53人,郑维邦是靠死人堆作掩护,滚到秧田里,才撤了出来。

如今,每年9月3日,郑维邦一定要到人民公园的纪念碑前为烈士们默哀,“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不后悔当年打鬼子。”郑维邦说,自己比其他一些战友幸运,在有生之年得到了肯定。

老兵后代:不怕牺牲老兵却害怕被遗忘

“包括川军在内的抗战老兵,将可得到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一大早,何允中就收到了朋友发来的这条消息,71岁的他,戴着老花镜,对着手机屏幕,反复念着这几句话。

何允中是川军22集团军124师740团团长何煋荣的儿子,在他记忆中,父亲总会时不时跟他讲起当年自己在战场上的峥嵘岁月,甚至在离世前,住在病房里的父亲口中也常常念叨这段历史。

“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川军老兵得到社会的承认。”为了完成父亲这个心愿,何允中花了近10年时间,走遍四川多个市县以及川军曾战斗过的地方,寻访老兵、搜集资料,最终完成了一部120万字的《抗日战争中的川军》。

“老兵不怕牺牲,他们怕被遗忘。”何允中认为,这次补助金的发放对象,涵盖了川军老兵、远征军老兵,这意味着他们正受到国家的承认,“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如果父亲还在,他一定很欣慰。”说出此话时,何允中也擦了擦眼泪。

专家仅剩400人 别让老兵带着遗憾走

“今年上半年,又走了10多个,老兵渐渐都要成为‘遗产’了。”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1980年四川登记在册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达9000人,而截至去年,据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统计,登记在册的抗战老兵已不足400人,平均年龄在96岁左右。

“他们在有生之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好几个老兵知道这个消息都哭了。”张光秀说,这5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对于老兵来说,并不只是金钱,而是政府对于那段历史的一个认可,“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张光秀的父亲张朗轩,也是一名川军将士。“他那期盼的眼神,我现在想起来都很心酸。”亲身的经历,让张光秀十分有感触,“希望能在所剩无几的老兵还未全部‘凋谢’前,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认可。”

关爱老兵补助金范围扩大 又是一个突破

从2008年以来,民间关爱老兵志愿者孙春龙就投身到关怀老兵公益事业中。在他看来,此次将国民党抗战老兵列入补助金发放对象之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之前民政部也发过一次性生活补助,但没有包括国军抗战老兵。”

“抗战老兵,不分国民党、共产党,他们都为了国家民族挺身而出,流血牺牲,都应该受到褒奖。”孙春龙说。去年7月,民政部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

孙春龙说,这次补助金范围扩大,又是再一次突破,“而每一次进步都值得我们肯定!”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冰清 摄影杨涛

原标题:得到了肯定,我这一辈子值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