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追寻城市经济发展新轨迹

2015-12-29 09:30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本周是2015年的最后一周,也是《成都经济观察》全年的收官之期。回顾一年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太多的经济事件,并由此带来太多的生活改变。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企业、走访市民,倾听企业的发展故事、分享人们的生活变化,追寻大家记忆中最深刻的大事件,观察记录我们共同创造和生活的这座城市,其经济发展的轨迹。而未来几天,本报记者还将沿着这些轨迹,重新回到那些令人难忘的新闻现场,寻找那些重大经济事件的见证人……

轨迹一

交通先行

“越忙越高兴”的创业故事——

物流企业老总李卓恒 :

借力成都的国际化

让企业更上规模

12月24日,位于新都物流中心货运大道中段,李卓恒在自己创建的物流基地里忙碌不停,来来往往的大型货车正在装卸。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以及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在仓库里堆积成山。“我是越忙越高兴。”创业者的兴奋溢于言表。

“我们要求在这儿中转的货物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所以整个物流基地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李卓恒向记者介绍。作为成都市流航物流货运公司的总经理的他,至今在成都物流行业已打拼了11个年头。从最初购买一辆二手微型货车起家创业,到现在发展成为年营业规模超过6000万元、以公路干线运输为主的专业物流企业,李卓恒感慨11年时间过得太快。而除了国内公路干线运输,他的物流基地还配套经营仓储代管、货物分拨、落地配送等业务,但他总是强调企业“还不成规模”,李卓恒并不是谦虚,因为持续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成都,正在创造着难得的机遇。一个更大的企业发展规划早已在这位创业者的脑海中形成,他要让自己的企业借势“飞”得更高远。而腾飞的跑道,或者说基石呢?

“有一个关键词始终在我脑海中蹦跳着,它就是‘国际化’。”李卓恒信心满满。

两端“一公里”就是我们的“生意”

“蓉欧班列”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增长点

“如何融入‘国际化’分得一杯羹?”李卓恒一直在思考。他同时感叹成都构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步伐太快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内,通往欧洲市场的国际物流通道蓉欧班列开通了,今年又开通了返程班列,而且蓉欧班列还在国内延至了厦门等沿海地区,在国外延伸至了德国纽伦堡等地。同时,成都铁路口岸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并已通过验收,紧接着还将迎来肉类、蔬菜水果等进口口岸。

“这些在以前根本想都没有想到,但是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企业如果没有一点儿‘国际化’眼光和视角终将被淘汰。”

他表示,虽然自己的企业只从事国内干线公路运输,但与国际化物流运输息息相关。以成都铁路口岸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例,该口岸通过验收投用后,从欧洲进口的大众、宝马等进口汽车就可以依托蓉欧班列这条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从欧洲制造地直接而快速地运抵成都,不用再通过海运先抵达天津港后再中转分拨。“这些车辆运抵成都后怎么办?肯定要依托公路运输方式落地配送至各个分销商的仓库里。”

“这末端‘最后一公里’无疑就成为了我们这些从事公路运输物流企业的生意。”李卓恒说,相对应的,大量的“成都造”乃至“中国造”要通过蓉欧班列出口至国际市场,从制造商仓库到铁路口岸之间的“前端一公里”运输,也主要依托公路运输方式,这些都会给从事公路运输的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航空“全球通”带动产业发展

更密切的世界经贸往来将激发新机遇

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成都民航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截至目前,成都已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已达85条,为中西部地区国际地区航线拥有量最多的城市。就在本月10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000万人次,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迈入全球“4000万级俱乐部”的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国际地区航线通往全球四通八达,不仅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提升了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这些年由于经常出差,李卓恒感受到直飞航线不断增多和航班架次增加,让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而且他还明显感受到另外的变化:乘坐的飞机由“小”变“大”,经常乘坐到双通道的宽体客机;航班密度由“少”变“多”,国内航班可以实现“说走就走”,国际航班也几乎能够实现头天订票第二天就出发。

李卓恒表示,通达全球的便捷空中交通网络,让成都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与全球各地的经贸往来变得越来越密切,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逐年增多,从而带动产业供应链各个领域的发展,也激发了众多新机遇,不断增强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

在李卓恒的办公室里,记者注意到书柜里摆放着不少有关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以及物流业研究的书籍。回忆起这些年来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无比感慨:“我见证了‘交通先行’战略带来的发展变迁,更对企业的未来充满期盼”。

轨迹二

现代服务

每周至少巡店一次的“项目故事”——

香港贸发局成都办事处副主任侯静:

成都在时尚、商贸领域

绝对是个一线城市

“最近人流量怎么样?”“刚刚上的几个新款反映如何?”“快新年了,哪些商品卖得更好?”……周末,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二楼的香港·设计廊里,香港贸发局成都办事处副主任侯静正在这里向店员了解一周来店里的最新销售情况。作为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自从今年3月27日这家店在成都开业以来,只要不出差,她每周至少会到店里来一次,除了经营的数据外,更要了解本地消费者对“香港设计”的偏好,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总部,并进一步让远在香港的年轻设计师们知道如果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受到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广大市场的认可,应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

早在1991年由香港贸发局设立的香港·设计廊以推广百分百香港设计为主要目的,目前除了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机场及PMQ元创方的三家香港店外,还在中国内地多个消费力强劲的城市开设了分店,产品涵盖时尚、家居、电子等领域,旨在向内地消费者推介香港优质品牌及设计师的最新创作系列,而成都这家分店是他们在西部的第一站。

“选择在成都开设西部第一家分店,不仅是看中了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所具备的价值和潜力,更是希望以成都为起点辐射到更加广阔的西部市场,从而将百分百香港设计的优质产品带到更多消费者的身边。”侯静说,成都是一座经济辐射力很强的城市,长期以来都是香港投资西部的首选城市。一直以来,香港贸发局也非常鼓励香港的设计师和原创品牌系列开拓内地市场,通过举办展览会、开设网店、设计廊等,全力协助港商。

而最终,几乎就在成都提出建设国际购物天堂这一目标的同时,他们敲定了在成都设立香港·设计廊的计划,“一方面是通过这个窗口,给成都消费者带来更多耳目一新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帮助以往更擅长出口欧美市场的香港设计师在中国西部地区汲取实战经验,实地测试市场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推广策略,进一步在内地拓展业务。同时,吸引到成都及邻近地区的零售业人士、代理商及分销商的注意,与香港的供应商洽谈合作机会”。

听到店员说最新上市的3D打印包、B.Duck时尚用品都很受欢迎,侯静笑着点了点头。她指着门外说,就在他们“隔壁”便是久负盛名的春熙路商圈,每到节假日,总是聚集着来自各个地方、各个年龄、各个消费水平的人群,而设计廊入驻的太古里,则已经集中了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其中不少都是西部甚至中国、亚太地区的旗舰店,所以,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成都无疑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

“成都在时尚、商贸领域,绝对是个一线城市。” 侯静很自信。

原标题:追寻城市经济发展新轨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