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16日消息 2016年3月16日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
“太突然了……”贺友直的女儿贺小珠告诉记者,“今天早上他还在吃面,像往常一样,自己下面条。宁波美术馆的人过来和他谈展览和捐赠的事情,客人走了以后,他去了卫生间很长时间没出来,等到家人发现,人已经休克了。”
中午11时30分,贺友直被送往瑞金医院,贺小珠回忆,当时他一度有过好转,也跟家人讲过话,但是19时左右又开始吐血,“一直止不住,用了最厉害的药也止不住……”
贺友直1922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现为北仑)人,我国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自学绘画,1949年起开始画连环画,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重大贡献。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贺友直的名字无法绕开。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篇连环画《山乡巨变》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在那个时代,贺友直的连环画、齐白石的变法丹青、林风眠的中西妙合、潘天寿的文人画变体、叶浅予的舞蹈速写、黄永玉的《阿诗玛》版画、李可染的长江写生等,共同构成的美术浪潮,震动、唤醒并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士的眼、手、心。
和人谈起自己的艺术生涯,贺友直说:“如果没有出版社的创作舞台,如果没有周围人引导帮助,完全靠我个人奋斗是出不来的。”
1952年,贺友直考取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结业后就被分配进了新美术出版社,后来并入人美社。贺友直进出版社工作,一干就是30年,直到退休。
《山乡巨变》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但贺友直却认为:“这样的评价不敢当,但这件作品确实是我创作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它,我总结和思考出了许多问题。”
1959年,上海人美社派贺友直去画反映农村搞合作化的作品《山乡巨变》。贺友直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山乡巨变》清新细腻的基调、富有幽默感的人物,也与他的性格、兴趣比较接近。接到任务后,贺友直就奔赴湖南“下生活”。
当时农村的生活极为不便。一去几个月,除了床铺、便壶不带以外,被褥、脸盆、热水瓶、手电筒、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纸张笔墨以及换洗的衣服,样样生活必需品都得带上。
“下生活”,要“三同”。“上厕所要蹲粪缸,睡觉躺在油腻的枕头上,下地劳动用手舀粪……农民怎么吃喝拉撒,你都得和他们一个样。”
久而久之,与农民有了感情,农民都夸贺友直“内行”。后来,贺友直带着学生下生活时,对学生说:“知识分子要真正做到和农民打成一片,谈何容易?能做到像个农民就很不错了,至少不让人家对你生厌。”
贺友直的连环画作品享誉海内外,一些代表作曾到英、法等国展览,还应邀在法国美术学院讲课。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连环画年画系时,特聘贺友直兼任教授。他的形象和代表作品人物,被制成地砖铺在法国昂古莱姆市法国国家连环画和图像中心的广场上,他是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画家。2002年,八十高龄的贺友直创作出白描巨制《申江风情录》,以白描的特有魅力,描绘出小街之喧嚣、生意之兴隆。2003年底,他根据儿时记忆,为家乡父老创作了《新碶老街风情录》组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贺友直创作了《申江风情录——小街世象》、《老上海360行》、《弄堂里的老上海人》等一系列老上海风俗画,再次震动业界。迈入耄耋之年的贺友直笔耕不辍,不仅为稻粱谋,更多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抢救一份珍贵的记忆。
无论是卖栀子花白兰花姑娘身上通俗的雅气,还是贩大米妇孺辛酸凄苦的叫卖声,无论是对老弄堂里人间百态的白描,还是对“西崽”、“啃老族”、物质至上现象的讽刺,在贺友直的笔下,人情冷暖、美丑妍媸,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他的视角、他的关怀,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用贺老的话说:“我来自民间,所以我懂得斗升小民关心啥。”
2013年,92岁的贺友直发表新作“上海市民生态录《走街穿巷忆旧事》”,用一图一文的形式创作了54幅《走街穿巷忆旧事》,用幽默又犀利的笔锋评点时弊,让读者感受百年上海市民生态变迁过程的得和失。
2014年12月,贺友直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他的幽默和直率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自己的信念是画好每一本连环画,画一本一个样。“我还要说thank you,今天我能站在这里,要谢谢党、人民和社会。Stop了。领这个奖我很难为情,因为我赖以为人民服务的阵地已经没有了,连环画已经被淘汰了。人民和国家没有忘记我,认可我,我衷心感谢。Finish.”
目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在编辑整理《贺友直全集》。
原标题:连环画泰斗贺友直辞世 他笔下的老上海影响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