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倡导“坝坝法庭” 金堂“马锡五”法官周卫东离世

2016-05-06 07:23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喻倩媛   责任编辑: 史建婷

约见当事人家属途中复发心肌梗塞,金堂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卫东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9岁。近日,成都市委追授周卫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图为周卫东(右)生前接受当事人锦旗

金堂法院开展向周卫东学习活动

单位同事悼念周卫东

周卫东去世后,他的同事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马锡五。作为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法庭的庭长,“人民性”是马锡五司法实践中最闪光之处。核心内容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随便到一个地方,周卫东都能很快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金堂法院执行局副庭长陈明感慨。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民警朱伟华表示,在政法战线坚持工作了30多年的周卫东,是这支队伍中所有人的榜样,“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司法为民、清正廉洁,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自18岁时开始在金堂县三江人民法庭当书记员起,周卫东相继在金堂县土桥、竹蒿、三星、淮口等多个法庭当过民事法官。2007年回到县法院后,周卫东又先后担任法院执行局副庭长、刑庭庭长等职。由民事法官到执行局再到刑庭,周卫东也是30年来中国基层复杂一面的见证者。

周卫东让他的同事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马锡五。作为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法庭的庭长,“人民性”是马锡五司法实践中最闪光之处。核心内容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随便到一个地方,周卫东都能很快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金堂法院执行局副庭长陈明感慨。他的同事说,“他是和底层老百姓心连心的。”

“先把老人安顿好再说”

一个冬天,一位老人来到法庭,说他孩子不赡养他。周卫东当即和其他人一道,先将老人送回村里,并把老人的三个子女叫到一起,时而说理释法,时而严肃批评,最终做通了子女工作,老人得到了妥善安置。“天气这么冷,万一把老人冻坏了咋办?先把老人安顿好再说!”他说。

2006年,周卫东在金堂法院淮口法庭当法官,刚大学毕业的王晓燕也到了那里当一名书记员。在王晓燕看来,周卫东是一名极富个性色彩的法官。

当时的淮口法庭坐落在一个农贸市场里面,条件非常简陋。令王晓燕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冬天,一位老人来到法庭,说他孩子不赡养他,他找不到地方吃饭。根据此前掌握的法律知识,王晓燕告诉对方,他应该先写一份起诉状递交到法庭,然后再由法律作出裁判。由于对方口齿不清,两人沟通了半天,老人仍一脸茫然。

周卫东听到老人的情况介绍后,二话不说,当即和庭里其他人一道,先将老人送回村里。老人当时有三个子女,但全都互相推诿,不愿意赡养老人。找到村、社两级干部,周卫东把老人的三个子女叫到一起,时而说理释法,时而严肃批评,最终,周卫东做通了子女工作,老人得到了妥善安置。

事情结束后,王晓燕才想起,当时他们甚至还没有给老人立案。“判决要等到啥时候?天气这么冷,万一把老人冻坏了咋办?先把老人安顿好再说!”周卫东说。

对于周卫东这种朴素情怀,王晓燕感受颇深。

当年的淮口法庭,保安都没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街上几个精神失常的人,没事有时也会往法庭这里钻。一天中午,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在法庭内逗留。周卫东突然拿出几块钱递给对方,并说:“快吃午饭了,拿去买点吃的吧。”王晓燕回忆,周卫东的举动看起来非常自然,但她和那人则都有点意外,“拿到钱后,那人还愣了一下。周卫东和对方当时根本不认识,况且当时大家收入都不高。”

王晓燕说,这种不经意间的行为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他是和底层老百姓心连心的。”

“坝坝法庭”的倡导者

2000年,周卫东任竹蒿法庭副庭长。在这期间,竹蒿法庭率先启动了“坝坝法庭”这一模式。一条红色的横幅,一副简单的桌椅,同时配以笔挺的制服,威严的法槌,基层法官的声音就此来到了百姓身边。

自18岁时开始在金堂县三江人民法庭当书记员起,周卫东相继在金堂县土桥、竹蒿、三星、淮口等多个法庭当过民事法官。2007年回到县法院后,周卫东又先后担任法院执行局副庭长、刑庭庭长等职。由民事法官到执行局再到刑庭,周卫东也是30年来中国基层复杂一面的见证者。

时任三江法庭庭长的邱述德回忆,当时,三江法庭下辖了三星、盐井、官仓、杨柳、云绣、清江等10个乡镇,随便出一趟门就是二三十公里。有公路的地方骑自行车,更多时候只能靠步行。条件异常艰苦。不过,周卫东从不叫累。由于人年轻,庭里的苦活累活,周卫东都抢着干。

基层法官每日的事务、大多琐碎繁杂。所面对的群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这使得基层法官不光要成为一名法律的忠实践行者,同时还需成为各种矛盾的调和者,力求定纷止争。

周卫东让他的同事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马锡五。抗日战争期间,作为陕甘宁边区法庭的庭长,“人民性”是马锡五司法实践中最闪光之处。核心内容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2000年,周卫东任竹蒿法庭副庭长。在这期间,竹蒿法庭率先启动了“坝坝法庭”这一模式。一条红色的横幅,一套简单的桌椅,同时配以笔挺的制服,威严的法槌,基层法官的声音就此来到了百姓身边。

不用跑腿就能解决纠纷,老百姓喜欢“坝坝法庭”,但对于周卫东他们来说,工作量却大大增加了。庭前调查、开庭审理、送达文书,一个案件法官至少需要下乡三次。山路崎岖,遇到大雨更是颠簸不已。有的公路在到达村口之后便断了,他们便挽起裤脚,沿着泥巴路一直走到审判地点。

尤其是生铁铸成的国徽,足足有20多斤重。竹蒿法庭当时只有三名法官。除了周卫东外,另外还有女法官李文姬和一位50多岁的老法官。背国徽的工作,就落在了周卫东身上。

作为“坝坝法庭”的见证者、参与者。李文姬回忆,土桥法庭的第一个“坝坝法庭”审理的是一起离婚案。“去的地方当时叫双流乡,现已经合并到了云合镇。由于女方已经瘫痪十多年,行动不便。我们就将开庭地点选择在了乡政府大礼堂,距离女方住处很近,家人推着手推车,就能到现场。坝坝法庭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我记得,整个大礼堂站满了群众。一次开庭就是一次很好的普法教育。”

让李文姬印象深刻的还包括,由于推行得早,当时还没有坝坝法庭这一说法,“学习马锡五,当时我们叫的是巡回法庭。直到后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做了一期‘坝坝法庭’报道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搞的巡回法庭还有这样一个名字。由于‘坝坝法庭’这一称谓形象生动,很接地气,很快就传开了。”

2007年,“坝坝法庭”被评为成都法院“十大亮点工作”之一。2013年,又被列为成都市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项目。

和老百姓心连心的法官

“随便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很快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因为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他的协调能力超强。同样的矛盾,到了现场,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有人愿意听,并且信服,换一个人则不行,这就是独特的个人魅力。”

金堂法院执行局副庭长陈明,曾和周卫东长期合作办案。周卫东最让陈明佩服之处在于,“随便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很快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因为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他的协调能力超强。同样的矛盾,到了现场,看起来大家说的内容都差不多,但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有人愿意听,并且信服,换一个人则不行,这就是独特的个人魅力。”周卫东个头并不高,一米七左右,但嗓门大。“声音很大,但却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陈明说。

和周卫东接触久了,陈明才明白基层法官要让老百姓信任,首先得融入他们的生活。“虽是一名法官,但言行举止却不能脱离老百姓,更不能人为地制造距离,这叫田坎文化。”

2007年,法院执行庭遇到一起极为头疼的执行案子。村民刘春香有三个女儿,但没有人愿意赡养她。一怒之下,她将小女儿诉至法院。由于双方结怨已久,母女间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当地村社干部多次调解均失败,但周卫东一番游说,母女竟重归于好,小女儿也把母亲接到家中赡养。

当然,言行举止只是表象,要把工作真正做到实处,还需基层法官拥有一颗公正、悲悯的内心。

2001年,因一起意外伤害事故,金堂三溪镇果农孔凡其被推上了被告席。法院判决,孔凡其需承担各项赔偿合计7万余元。当时,靠低保度日的孔凡其老两口根本没法兑现执行款。而受害人一方家庭条件也极其困难。

执行过程中,周卫东专门跑到孔凡其家中探望。老两口住着一幢老式的砖房,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院后半亩果园中栽种的脐橙。于心不忍,临走时,周卫东掏了600元递到老人手中。那时,周卫东每月工资也就千把块。回家后,周卫东心里萌发了帮扶老人的念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周卫东几乎年年都会到老人家中造访。孔大爷家的果树缺少肥料,收成总是不理想。周卫东自掏腰包买来肥料给大爷送去。脐橙成熟了,他又号召同事年年去帮忙采摘,还帮忙找销路。售卖脐橙所得,除留下生活开支,其余的再一年年、一点点地偿还赔偿款。

金堂县是劳务输出大县。2005年,邱某等22名农民工远赴阿联酋打工,每人交付2万元服务费。仅一个月,就因雇主不再安排工作而被遣送回国。法院依法判决中介公司如数返还中介费用。2008年5月,邱某等人就此生效判决向金堂法院申请执行。作为执行庭副庭长的周卫东率领执行人员先后3次赶赴德阳,四处查找、搜索被执行人德港柏公司的财产。经过多方查找,周卫东等执行人员终于得知德港柏公司在省社保厅有被监管的“担保金”50万元,于是立即协调各方力量,成功对此款予以冻结,22名工人终于得到了偿付。

对底层百姓怀有怜悯之心,但对于“歪人”,周卫东则浩气凛然。

在土桥法庭期间,周卫东遇到一个“歪人”叫武三娃,欠钱不还,还打了催他还钱的出借人,出借人只好告到土桥法庭。武三娃平时为人态度傲慢,扬言法庭也不敢对他怎么样,最后干脆玩起了捉迷藏。周卫东听书记员介绍情况后,思虑了一番说,“我来办。”接下来的许多天,他几乎踏破了武三娃家的门槛,一方面告诉他欠债不还、殴打他人的法律后果,一方面奉劝其与人为善、做人要讲基本准则。最终,武三娃被周卫东的细致耐心感化,主动还钱并向出借人赔礼道歉。

同为法官的李文姬由衷地表示:“心中有法律,胸中有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当好一名基层法官。”

反响

金堂县人民法院召开 周卫东先进事迹宣讲会

日前,金堂县人民法院召开周卫东同志先进事迹宣讲会,事迹报告团由周卫东同志生前的领导、亲属、同事及律师代表组成,他们用亲身经历和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全院干警介绍了周卫东同志的先进事迹。“周卫东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该县法院院长邱劲波对其以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司法干警誓言表示尊敬,他希望以此鼓励全院干警坚守自身岗位,推进司法作风建设。

读者:

最感动的是他的人文情怀

一位看了周卫东相关事迹介绍的读者表示,最令自己感动的是周卫东的人文情怀,“法律是冷冰冰的,但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则不应该是冷冰冰的。一位优秀的法官必须心里装有群众,需要有人文情怀。”

律师:

他无愧于法官这一称号

工作中,朱律师曾和周卫东打过交道,对于周卫东的去世,朱律师深表遗憾,“作为法律共同体中的一员,我能感受到周法官对法律的坚守与践行。他确实无愧于法官这一称号。”

民警:

他是所有人的榜样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民警朱伟华表示,在政法战线坚持工作了30多年的周卫东,是这支队伍中所有人的榜样,“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司法为民、清正廉洁,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朱伟华动情地说,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周卫东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清正严明、执法不阿的从政气节。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金堂法院供图

原标题:金堂“马锡五” 法官周卫东遗憾离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