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郭莹)9月15日报道 中秋月圆,合家团圆。但对于成都大学后勤处工作人员虞海霞而言,这个中秋显得十分特别,就在前天,从里约残奥会现场传来捷报,自己十五岁的宝贝女儿邓越获得了SM4级150米女子个人混合泳铜牌,成为四川选手在本届残奥会上赢得的第7块奖牌。虞老师表示,女儿目前仍在赛场,要本月21日才回到北京,不能回家和全家团聚,但于她而言,这个中秋无疑值得全家纪念一生。
在厄运面前全家人成为她的后盾
女儿得奖后,来自四面八方的道贺的信息填满了虞海霞的手机,在虞海霞看来,收到的每一条都包含着同事亲友对邓越的关心和爱护。这十五年来,女儿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也终于浇灌出一朵美丽的花朵。
时间倒退到2001年,那一年,邓越呱呱落地。女儿的出生,给虞老师一家带来莫大欢乐。天有不测风云,女儿一岁时,医生的一纸诊断却让全家从天堂跌倒了谷底。“那时候,我们发现邓越走路有点不对劲儿,带她到医院去看,医生诊断竟然是脑瘫。”虞海霞说,从一岁到孩子上小学前的五年的时间里,他们夫妻俩带着年幼的女儿辗转成都、郑州、石家庄、北京的各家医院。在陪伴女儿按摩、针灸、康复中,日子一天天过去。
跟正常家庭相比,虞海霞一家虽然日子过得有些艰难,但她和丈夫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希望,“邓越的智力和其他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腿脚有一些不方便,所以我们想着重从这方面入手,帮助她恢复身体机能和自信心。”
最开始,虞海霞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包括一些偏方,“我记得有一年,我听周围人说马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正常行走的感觉,可以对其进行辅助治疗,我就和几个脑瘫患儿的家长一道,带着孩子去骑马,这一骑,就坚持一年多。”
和游泳结缘她痛苦并快乐着
幸运的是,在小邓越成长过程中,虞老师发现了游泳这项运动的神奇疗效。“当年我们还在重庆的时候,在家附近有一个恒温游泳池,我们就把邓越带到那里,专门请教练教她游泳。”
最初,邓越只能泡在水里,尝试单腿站立练练力量,到能慢慢抬起腿保持动作10秒钟,后来慢慢地给腿绑上沙袋练习力量,沙袋从1斤到2斤增加到3斤。在水中泡了一个月,小邓越慢慢学会了游泳。快乐的情绪伴随新技能的获得逐渐蔓延开来,在小邓越的作文里,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以前,我在陆地上朝前走要依靠轮椅,但在水中我找到了自由前行的快乐。”
2011年,邓越的爸爸师范学院邓泽军教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成都大学。一家人从重庆搬到成都。这一年,邓越在成都经历了她人生中两次大手术,几乎整年都呆在416医院,没能继续她的游泳梦想。“那一年,邓越做了两个手术,一个手术主要为了缓解痉挛;另一个手术则是为了阻止她的脚继续变形。”
入选国家队她变成自由的“飞鱼”
身体恢复后,邓越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游泳项目。2013年11月份,四川省残联游泳队招收运动员,虞海霞为邓越报了名。经过严格选拔,邓越成为其中的一员,从此开始专业系统的训练。“那段时间确实很艰苦,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还补上了自己落下的功课。”
虞海霞说,平时,邓越就在队里训练,每到周末,她再从队里接她回家,请老师对她的文化课程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别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邓越在训练,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邓越在学习。”就这样,小邓越一边训练一边学习,不仅游泳成绩在队里拔尖,文化课成绩也不输同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邓越的执着与努力得到了回报:2014年,四川省第八届残运会上,她首次代表成都队就获得7金3银的优异成绩,还打破了一项省运会纪录。2015年残运会,又获得2金3银的好成绩。同年10月,邓越顺利入选国家队,之后又前往克罗地亚与德国参加比赛。
“这短时期对她挑战特别大,周围的很多人也给了她非常多的帮助。”邓海霞说,在北京的日子里,邓越离开了家人的帮助,什么都要靠自己,无论是在内训练还是出国比赛,队里的教练和队友都给了她莫大的帮助。“从小到大,她遇到了好多这样的人,没有他们,她走不到今天。”
对于虞海霞来说,比起成绩,邓越的成长更让他们夫妇感到高兴;而对于邓越自己而言,游泳锻炼了她的身体,磨炼了意志,还结交到很多朋友,让她感到了由衷地快乐。”
现在,邓海霞一家除了为邓越的成功开心,也在为她的将来进行着计划:“邓越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之前在国家队训练,每天都要进行万米以上的游泳训练,训练结束后也很难找到老师对她的功课进行辅导。我希望,等她奥运会结束回家之后,可以让她在这方面多加把劲,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