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叔,是微博网友对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昵称。《全叔读报》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品牌栏目,不那么正经八百,但也不会一副很low的样子。
本期撰稿/陈几手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讯 十一长假已经结束,作为一颗勤恳的社会螺丝钉,全叔也自然也抓住了这个每年仅此一次一次的机会,出门长途自驾了一把。由于事先预料到了9月30日的全城堵车模式,故而特意选择在10月1日的凌晨出发。
出城之后,沿成绵高速一路北上,在凌晨2、3点这个时段,本应该是绝对的顺畅时段,但事实却是:一路拥堵、一路事故,平均行车速度大多数时候和市区内非高峰期并无太大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车?因为——免!费!啊!2012年8月2日,中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其中规定“今后春节、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四个重大节假日及连休日,全国收费公路免收7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该政策自2012年9月30日零点开始实施,此后不曾间断。一直以来,中国高速公路高昂的过路费一直为舆论所诟病,对小型客车进行按时间段的免费,大抵可以算作是还利于民,用意还是好的。不过,从实际效果看的话,这件事可能就有值得商榷的余地了。
民间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美国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费,凭什么我们的就要收费?”美国高速公路基本不收费,不假。喜欢免费的午餐,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买食材的钱从哪里来?
高速公路的造价极高,如果单纯以税收支付,财政难以承受。况且,以财政支付筑路费,这对在中国占大多数的、不开车的群体也不公平:凭什么要拿我的税金,去给你们开车的人修路呢?于是,通过建设—经营—转让—的BOT模式,中国的高速公路网被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来。这种模式通过银行贷款修建新路,通过对使用者收费支付道路养护费用、偿还贷款,显然更加公平。
美国的免费高速公路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二战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在1980年之前,建成了8万公里的不收费高速公路网。这个钱是哪里来的呢?以汽油税为资金主体,辅以少量贷款——说到底还是由开车的人支付的。
中国高速的问题主要在于收费标准、年限,以及收费年限的不透明和屡次变动。但这个话题过于庞大复杂,难以展开,按下不谈。
节假日高速免费的问题在于,让众人感觉自己是在“占便宜”,过了“这7天”的村,就找不到这个店了。在平时收费的日子里,愿意让旅途舒服一点的,掏钱走收费的高速公路。不愿意的,走免费的国道、省道。可是一到这几个高速免费的长假,价格筛选机制立马失效,各色各样的人都来占“便宜”,于是路面变成停车场,事故频发,道路状况哪里可能好得了?
网络上一则稍显苦涩的笑话,可以用来形象化这件事:一架飞机迫降海面上,空姐让乘客从滑梯下海去坐救生艇,乘客不敢,空姐求助机长。见多识广的机长说:“你要对美国人说这是冒险,对英国人说这是荣誉,对法国人说这是浪漫,对德国人说这是规定,对日本人说这是命令,一切问题就都搞定了。”空姐为难地说:“可他们都是参加特价游的中国人啊!”机长笑了:“那就更好办了,你告诉他们这是免费的!”
而如果把高速公路的经营权完全交给市场化企业,逢节假日恐怕不但不会免费,还可能加倍收费——节假日出行需求高,高速公路资源紧俏,自然应该竞价获得服务,价高者得。市场化的面目,看起来可能不是那么温情脉脉,但肯定是最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再说,你真以为节假日高速免费,就占到便宜了?不不,节假日免费造成的运营损失,可以通过日后延长收费期限的方式弥补,这是有法规依据的——你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花掉了更多的油钱与时间,延长的收费年限也迟早把你占的这点小便宜追回来。所以大多数时候,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于是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节假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人口、车辆潮汐式流动?也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假太少。
根据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于2011年发布的《全球雇员应享假期》报告——这份报告统计了全球62个国家员工的假期数量。报告显示:中国雇员的假期数量排在62个国家里的59名,带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数量之和仅有21天,相比于第1名英国雇员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
如果再较真一点来计算,剔除被“挪假”挪用掉的双休日,中国人的假期其实只有11天。这样挪来挪去的拼凑出来的“长假”,着实并不比正常的双休日更让人开心。
不过即便是这么短的假期,很多国人也未能完全享受。根据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和路透社对各国1万3千名居民进行的调查,其中中国部分的数据表明只有65%的中国人休完了当年各项规定假期。
美国《洛杉矶时报》对此的分析就颇为切中要害:中国的假期往往会挪用周末凑成3天,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以方便民众出游和消费”,这是“有目的地刺激国内消费行动的一部分”。
但是,出于这种目的制定的休假方式,不但与设立节假日的初衷相悖,也直接导致了诸多弊端。比如,遇到长假,人们选择集中出行,而道路、旅游资源尚不能完全满足出游需求,以至于造成交通流量过载和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所以,不论高速公路上的“停车场模式”,还是旅游景点里的“看人海模式”,或许真的怪不到老百姓头上。
《全叔读报》是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原创新闻评论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为第5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