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国家食药监来蓉抽检活鱼 为啥重点查它们?

2016-12-02 18:4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王玲)12月2日报道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出通知,将于这个月,在包括成都在内的12个城市开展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专项检查,并将在12月10日前完成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

最让成都市民关心的是,国家食药监来成都查什么?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了解到,除了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外,这次抽检的重点,是那些不该用在鱼身上、不该被消费者吃下去的三种违禁药物。

为什么主要查它们?违禁药物使用在哪些鱼上比较突出?销售者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违禁药物吃下去了有啥危害?本网昨日进行了采访。

重点检查四种水产:多宝鱼、黑鱼、鳜鱼、明虾

这次抽检的重点之一,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及其在经营环节违规使用违禁药物情况。哪些水产品是抽检重点呢?根据《通知》,抽检主要针对近年来部门抽检监测问题相对突出的大菱鲆(多宝鱼)、乌鳢(黑鱼)、鳜鱼和明虾等4种鲜活水产品情况进行检验。

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负责,开展随机性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各类单位检查比例按照餐馆40%、集中交易市场40%、超市20%进行分配,其中对集中交易市场的专项检查应优先选择水产品批发市场。

根据时间安排,抽检将在12月10日之前完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由承检机构出具检验报告,并在报告出具2日内将相应的抽样单和有关票据递交给抽样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12月20日之前,各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总局报送专项检查工作报告。

严查三类违禁药,它们有啥危害? 

国家食药监总局将重点对水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养殖用水进行抽样,对其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违禁药物残留。这些违禁药物是什么?有啥危害?销售者为什么要使用?本网记者采访了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水生动物营养研究工作的冯琳老师。

•孔雀石绿:毒性较大 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

冯琳老师表示:“孔雀石绿毒性较大,是明令禁止使用在水产养殖中的。” 孔雀石绿是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和杀寄生虫的化学制剂,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规定,在所有食用动物中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然而,近年仍时有查出孔雀石绿的违规使用。为什么有的不法商家要铤而走险呢?据介绍,这种药对鱼体水霉病和鱼卵的水霉病有特效,且能在运输中大大延长活鱼的生存期。这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贩使用的根本原因。

•氯霉素:残留在鱼内 累加食用有害

氯霉素是一种具有旋光活性的酰胺醇类抗生素。冯琳介绍,氯霉素作为抗生素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是会残留在鱼类体内。“如果一个人今天只吃了一斤喂养了氯霉素的鱼,这些鱼体内残留的氯霉素是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但累加食用之后肯定还是有害的,所以国家要禁用。”

•硝基呋喃类药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

硝基呋喃类药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这种药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以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由于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中国卫生部于2010年3月22日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列入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使用违禁药物 可处5-10倍罚款

商家使用这些违禁药物,将面临哪些处罚呢?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此前在成都也曾查处过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在活鱼中的使用。今年11月4日,成都市食药监局公布的《2016年第四期食品、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监督抽检结果的通报》中,共抽检了水产品172批次,其中,有7批次产品不合格,包括草鱼、鲶鱼、乌鱼等分别检测出3-氨基-2-噁唑烷基酮和孔雀石绿。据悉,按照相关规定,对这些违规商家采取了: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并依法对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行政处罚或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等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将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记者还从成都市食药监局得知,在今年年底左右,市食药监局讲会对老百姓们关心的水产品问题,就今年市局检查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总并对社会进行通报。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