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成都将尽快出台分时租赁电动车发展指导意见

2017-03-16 18:1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郭莹)3月16日报道 绿色发展、共享出行成为2017年交通运输领域热门词汇,3月16日,成都市交委主任刘兵就成都绿色发展、共享出行成都实践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采访时透露:成都将加强多种交通方式建设,倡导绿色出行的交通模式,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道路上,引导公众绿色出行、体验城市、体验生活,实现城市交通向绿色、低碳转变。

2020年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六成以上

“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努力打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刘兵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其中推动绿色出行就是重要任务之一,形成地上地下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刘兵介绍,2015年以来,成都市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努力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2017年全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3条,459公里,建设规模和速度都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建设规划,至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规模将达到1000公里,其中地铁运营500+公里、开工建设150+公里,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200+公里,建成至少1条有轨电车示范线,开建1条磁悬浮示范线。“这为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找到了根本之策。”刘兵说,到202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达到60%以上。

近4个月中心城区共享单车投放已超38万辆

“共享出行是共享经济与传统交通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只求所用、不求拥有’的经济模式,能用较少的交通工具存量满足较多的服务需求,这与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刘兵说,在城市交通中,共享单车能有效解决出行最后1公里的问题,减少大家对机动化出行的过度依赖;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本质上也是共享汽车,可极大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根据测算,1辆分时租赁汽车可有效替代5-8辆私家车,因此这种出行方式还是很绿色环保的。”刘兵表示,网约出租汽车、共享停车等新业态,这些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今年3月,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公布实施,成都因此成为国内首个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发展的城市。刘兵告诉记者,自2016年11月16日共享单车开始投放我市,到2017年3月14日,不到4个月时间,中心城区投放总量已超过38万辆,注册用户数达460万人次,累计服务逾4500万人次,日均骑行量已达150万人次以上。“轨道交通+共享单车”正成为成都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和潮流。

刘兵还表示,成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也于2016年11月5日公布实施,在全国创新建立了传统巡游车和网络预约车融合发展的“成都模式”。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悄然进入成都。”刘兵说,目前,在我市运营的企业主要有EVCARD、盼达和SODA出行三家,共投入新能源汽车约900余辆。其便捷的注册、取车、还车、结算支付方式,以及经济实惠的特性,得到了市民的迅速认可,运营企业积极性高涨。

将加快拟定分时租赁电动车发展指导意见

刘兵告诉记者,当前,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加速与传统行业、业态融合,线上与线下问题不断交织,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涌现,政府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秉承开放、包容、创新、分享的理念,加快建立完善制度,创新手段,做好鼓励、引导、规范工作,为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营造公平、有序、开放、包容的外部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健康绿色的出行选择。”刘兵说。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成都市交委将加快拟定,适时出台分时租赁电动车发展指导意见,鼓励、推动、规范其发展,努力实现优化交通结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多重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加快研究促进共享停车发展的办法和举措,整合停车资源,推动互联网+停车融合发展。推动既有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推行错时停车,鼓励有条件的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允许个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个人所有停车设施错时、短时出租(出借),并取得相应收益等等。此外,继续强力推动ETC的应用,实现由人工收费向ETC电子收费为主收费方式的转变。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