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1日起,连续三天,《人民日报》以“来自农业大省四川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为题,报道了几位四川农民的个人“账本”。从中,不难看出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主线,四川农业、农村、农民的可喜变化。
如此大篇幅、大力度,传递出强烈信号:其一,做好“三农”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其二,破解农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必须坚定发力供给侧;其三,四川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全国具标本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供给侧改革关键。去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入文件名。这一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探求农业供给侧改革路径,“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中国现代化整体推进征程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四川乃天下粮仓。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农业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也牵动着最高领导人的心。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四川代表团,谈农业,“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谈扶贫,“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从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到主攻农业供给质量;从注重可持续发展,到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到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总书记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出了一整套药方,表达了对农业转型、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期许,也对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寄予厚望。
如此背景,如此情势,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不负重托,必须立行立干,必须一马当先。
改什么?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地方实际,对全国农业农村共性问题和四川特点施策,先后印发了《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等文件,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部署了包括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拓展农业供给多种功能、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毫不松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以“四个好”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五大任务。可谓既贯彻中央精神,又突出四川特色,比如强调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多种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明确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新政策新举措等。
怎样改?
有专家分析称,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两句话精炼概括:保证有效供给,调优调特调安全。简单两句话,实则内涵丰富。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是主攻方向,满足市场需求是最终目的,实现绿色发展是重要底色,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目标。经济理论一般认为,供给侧主要有五个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对此,四川统筹发力。比如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和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等农村产权确实权、颁铁证,让农业生产的各项要素进一步“流动”起来;不断探索新的农业经营体系——“共营制”、“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遍地开花;创新开设蔬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为农业、农民撑起“保护伞”。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如雨后春笋;“农业云”管理、农产品溯源体系突飞猛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正深度融合。此外,“小组微生”新村建设和“产村相融”发展模式,不仅广受农民欢迎,也得到国家层面肯定。
成效如何?
从点上说,《人民日报》三篇“调查”是为实证。从面上看,根据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四川农业生产稳定,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92元,比上年增长10.2%。个人账,集体账,都是一个“增”字。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历来敢为天下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村改革亮点纷呈:一开始就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全国唯一在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之始就把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作为主攻方向;在全国率先采取“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方式系统集成推进农村改革;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农业农村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而今,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上,四川正孜孜以求、攻关夺隘。
春风春雨醒蚕丛。四川广袤的田野上,桃红李白、油菜花黄,希望的种子正破土而出。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雷,深藏于天府沃土的强大动能正被激发。
美丽四川,正在春天绽放。
原标题:蓉平:《人民日报》持续聚焦四川农业发出了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