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4月7日报道 还有3天,被号称为“赛宝大会”“丝路之魂 敦煌石窟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就要和成都说再见啦!来自敦煌的8个精品复原石窟、70幅敦煌壁画临摹复制品、上百件精品文物,60余件来自新疆石窟与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彩塑精品,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让这场展览化身为“赛宝大会”。
大展从正式开展至今已经吸引了超100万人次观展,其魅力可见一斑。记者还从成都博物馆了解到,来参加“丝路之魂”大展的文物们可谓是个个“出身名门”,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很多是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就为网友们来个大盘点,回顾展览中决不可错过的“明星藏品”。
南京市博物总馆镇馆之宝——七宝阿育王塔
作为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镇馆之宝,七宝阿育王拥有单独一个展厅,观众前去观看时,必须要保持8米距离,想看细节还得通过视频资料。此次大展,阿育王塔“走出”宝殿来到成博,观众可以近距离一睹国宝真容。七宝阿育王塔出土于长干寺地宫。这座宝塔得名源于塔身通体镶嵌水晶、玛瑙、玻璃和青金石等佛家七宝。塔高1.2米、宽40厘米,总重50公斤,是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格的阿育王塔,也是中国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堪称阿育王塔之王。
内蒙古博物院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
在杭锦旗阿鲁柴登发现的这一件金冠,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套完整的“胡冠”实物。整套金冠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整体模铸、錾刻而成。冠顶为傲立的雄鹰,鹰体、鹰尾分别由金片锤揲而成;鹰翅、羽毛刻画清晰逼真;鹰的头和颈部分别由绿松石制作,各部分由金丝联接,头、颈、尾可以摇动。展翅的雄鹰踏在狼羊咬斗图案的半球体上。冠带由三个半圆形金条组成,两端铸有浮雕马、羊、虎等动物图案。整个冠饰制作精美、工艺考究,融铸造、锻压、锤打、抽丝等工艺于一身,代表了当时金属铸造业的水平。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
还记得在同一展柜里“相爱相杀”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这对小冤家吗?越王勾践剑剑身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8 个鸟篆铭文,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为勾践铸造的宝剑。这件兵器制作精良、犀利异常,经千年不朽,是东周兵器中的精品。能够为大王铸剑的人肯定是当时最一流的工匠,越国的铸造工艺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吴王夫差矛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据铭文可知,这是工匠们为吴王夫差所铸的。和越王勾践剑一样,此矛冶铸精良,保存完好,均为春秋时期的宝贝兵器。
荆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虎座凤鸟漆木架鼓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全器以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悬挂一面大鼓。通体用红、黄等色绘虎的斑纹和凤的羽毛。
丝绸之路上的天府制造
除了各地的镇馆之宝,丝绸之路上的天府制造也甚为引人瞩目。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和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非常紧密,这在考古出土文物上都有明确地体现。部分珍贵文物正在成都博物馆“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展出。
“蜀郡”铁锸、“成都”铁锸
这两件汉代的铁锸,它们分别出土于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和四川凉山州德昌县。它整体呈“凹”字形,上面虽有铁锈斑斑,但铭文却清晰可见。昭通这件铁锸上铸有“蜀郡”两字,而凉山这件则铸有“成都”两字。汉代的蜀郡辖有今四川盆地西部,其郡治为成都县。两件铁锸的铭文表明它们的产地就是现在的成都。
众所周知,南方丝绸之路是从成都出发,经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途径昭通的五尺道和途径凉山的灵关道正好分别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和西线。所以,出土于昭通的“蜀郡”铁锸和凉山的“成都”铁锸,就是两千年前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成都制造。
铜斛承旋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盛酒器铜斛承旋,通体鎏金,由上斛和下旋两部分组成,斛为酒樽,旋为承盘。斛和旋均有三个足,其形态为蹲坐状的熊,熊身都镶嵌着绿松石和水晶。旋口下方有铭文一行,铭文中记载此物造于建武廿一年(45),是蜀郡西工出品的乘舆之器。蜀郡西工就是位于郡治成都西郊的工官,乘舆泛指皇帝用的器物。铭文还详细记录了这件产品的装饰、尺寸,以及具体的制作工匠和督造官员。这说明当时成都的铜器制造已有非常明确、精细的分工,这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管理“物勒工名”制度的具体反映。
“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
这件锦枕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它是一个用蜀锦制作而成的枕头,上面织有“千秋万岁宜子孙”七个汉字吉语。研究者根据锦枕的织锦工艺特点,认为只有四川的多综多蹑织机才能胜任,由此判定它为蜀锦产品。除锦枕以外,在尼雅遗址还发现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等。这些蜀锦的年代一般都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四川是丝绸的起源地之一,早在秦汉之际就在成都夷里桥南设有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的织造。东汉魏晋时期,成都已成为中国的织锦中心,现在的锦城、锦江、锦里等称呼都因织锦而得名。蜀锦长期声名远播,不但销往大江南北,还通过丝绸之路远运至当时的西域各国,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中亚地区。
童子对棍图漆盘
童子对棍图漆盘出土于安徽马鞍山朱然墓。朱然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所以漆盘的年代在三国时期。盘为木胎髹黑红漆,内底画有两个童子持棍对舞的图案。外底有铭文“蜀郡作牢”四字,表明它是当时蜀郡的产品。四川盆地深居内陆,远离大海。但正如有句唐诗所言:“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长江及其支流是沟通天府之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然水道。在成都城外“门泊东吴万里船”,先沿岷江东南而下至重庆,穿越三峡以后,途经荆州、岳阳、武汉、九江、安庆、南京、扬州等沿江重要港口,出长江口后再向东北航行,就可到达东海、黄海的对岸。湖南、湖北、安徽和朝鲜出土的漆器,正好都分布在这一路扬帆东去的沿江、沿海路上。所以,这些汉晋时期漆器,就是当时成都制造通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物证。
敦煌盛景的经典再现
本次敦煌石窟艺术大展将敦煌的石窟艺术精品“搬”到成都,这些临摹复制品均是老一辈艺术家心血之作,具有艺术再创造性,十分珍贵。甚至在原作泯没的情况下,它们起到留存传承的作用。这些展品原洞窟在敦煌属于重点保护文物基本未向公众开放,即使“打飞的”去敦煌也难得一见;然而在成博,观众却可以大饱眼福,近距离观赏这些石窟艺术珍品,感受中西文化交流。
藏经洞
莫高窟今编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右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公元11世纪初,位于莫高窟的三界寺僧人移洪辩像于他窟,将该寺多年收藏的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他宗教、社会文书等,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闭窟口,并于壁面饰以壁画,故而俗称藏经洞。
莫高窟第3窟
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全窟作成沙泥壁面,上敷薄粉,绘制湿壁画,壁面制作大体符合宋代《营造法式》一书中所记载的方法,洞窟虽小,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第3窟的壁画,标志着元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而成为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至此,莫高窟艺术创造即告结束。
都督夫人礼佛图
这幅供养人画像出自莫高窟盛唐第130窟,榜题为“都督夫人太原王氏”。此图人物描绘优美丰腴,神态生动,已构成独有的审美情趣,而在人物背景上,又树以垂柳,植以萱草,花树之间绘以蜂蝶,仿佛嗡嗡有声,在画面上构想出一片阳春三月、艳阳和煦的情景,为这群供养人增添了一段有声有色的香味飘溢的氛围,这种高超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手法是敦煌艺术具有高度成就的实证。可惜的是这幅壁画原作已多有残缺、漫没不清,现只能看到五十年代段文杰先生经过研究临绘出的摹本。
最大的文物——莫高窟中唐第158窟
虽然158窟是以4/5比例复制的,但其仍以纵6米、横13.6米、高5米的“超大体量”傲视群雄。第158窟位于莫高窟南端,此窟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作为莫高窟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洞窟之一,第158窟日臻完善的佛教艺术和那神形合一、神态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造型,使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最小的文物——广陵王金印
广陵王金印印台呈方形边长约2.3厘米,上立龟钮,通高约2.1厘米。印面阴刻篆文“广陵王玺”4字,字体凝重,刀法老练。龟钮背上铸有六角形龟背纹,龟甲周缘、双眼、四肢等部位,均鉴有龟子纹。金印主人是由山阳王徙封为广陵王的刘荆(约为东汉明帝时期)。广陵王玺是我国发现较为罕见的汉代诸侯王金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除了以上回顾到的文物外,这次大展还有众多文博界“明星大腕”,如首次在国内展出的莫高窟西魏第285窟、盛唐第320窟,从日本“出差”完家都没有回“直飞”成都的“武曌金简”,已知最早记录大禹治水功绩的燹公盨,以“丑萌”表情刷爆朋友圈的亚醜钺等等。离大展闭幕只剩3天,必须抓紧时间一睹如此豪华的“国宝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