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华西医院研发出世界首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2017-04-18 22:2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4月18日报道 硝酸甘油的出现使得一氧化氮(NO)在心脏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硝酸甘油作为心梗急救的一线用药,每年救治上万个病人,而作为同样重要的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碳(CO),却由于给药困难一直无法得到应用。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今天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了解到,该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与周诚副研究员目前成功开发了全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Angew.Chem.Int.Ed.》,该药或对于心肺复苏、结肠炎、肿瘤的治疗等有明显作用。

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打开了气体药物开发的创新大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一氧化碳的重要性绝对与一氧化氮可以媲美,这个气体分子已被研究证明具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和潜在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显著提高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存活率等。然而,一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剂量控制、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的个体差异性等使得一氧化碳气体的临床转化异常困难,而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利用“Click Chemistry”分子内反应实现药物一氧化碳可控释放的设计,并成功开发了全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前药。

柯博文介绍,“前药”是指该药本身不起作用,但是到了体内会释放出另外一个分子,而这个分子则是对疾病产生作用。柯博文说,过去也有很多人都在做关于一氧化碳用药的研究,但是都没有成功,而在大多普通人心里,提起一氧化碳首先想到的则是“中毒”。“其实人的身体里面每天都会产生十毫升左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人体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普通人对一氧化碳的认识。”

柯博文告诉记者,很久之前,已经有人研究发现,在吸烟人群里面,结肠炎预后变得更好,发病率更低,原因就是因为吸烟提高一氧化碳在人体内的水平,从而可能对疾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为什么一氧化碳没有像一氧化氮一样被广泛应用?因为一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剂量的控制、精准的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个体差异,都是一氧化碳气体临床转化的瓶颈所在。

“所以从科学性角度来讲,我们不是做了一个发现,而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过去大家都知道一氧化碳有用,却不知道怎么用,而我们解决的就是这关键的技术问题。”柯博文说。

已在四个动物模型上实验

对结肠炎、心肺复苏、败血症和化疗心脏毒性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目前,课题组已经在四个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一氧化碳前药对于包括心肺复苏、结肠炎、肿瘤疾病、败血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药物表现出极强的抗炎活性和显著的治疗效果,释放的一氧化碳能明显提高结肠炎小鼠的生存率。”柯博文说,除了除了把一氧化碳做成一个药物以外,他们还解决了如何控制一氧化碳的释放速度。“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其速度可以是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解决释放速度的问题,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适应症,来针对性解决疾病的问题。”简单来说,假如患者是慢性炎症,需要很慢的释放,就控制到他需要的速度;而如果是结肠炎,需要每天给药,可以控制到几个小时来释放。

研究8年、试验4000余次

他说“这只是刚刚开始”

柯博文告诉记者,该项目是与美国一所大学共同研究的。他从2009年到美国之后开始课题研究,2013年回国之后,项目继续在华西医院进行。“所有的药物,在动物身上有效,但是到人体上不一定有效,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之后到临床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8年时间,4000余次不停的试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柯博文说,为了实验不同成分的物质是否真的会产生一氧化碳,他曾经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用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讲大型烧杯同时罩住试验试管和报警器,“报警器响了,我们就知道真的有一氧化碳。”和数以千计的物质“八年抗战”,柯博文说,很难,但也很有趣,因为很多方法都是全新的。“我希望有一天该药能用到病人身上,去治疗更多的人,让它真正意义的从‘毒药’变成良药。”

那么,该药多久可以用于临床呢?

柯博文说,下一步,一氧化碳小分子药将会进入临床试验,“有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上有效,但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柯博文说,这仍需要进一步更多的试验和长时间的等待。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