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的大邑,明天要去金堂……除了周一在单位开会布置工作,其余时间都在外面跑。”王顶的记事本上写满了每一周的工作安排,2011年他成为成都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一线执法人员后,6年里,2000多个日夜,10万公里的执法里程,数百次的环境执法行动,查处违法案近百余起,虽然有时候连续两三个月无休,熬夜值查企业排污更是常有,但眼见朋友圈满屏的“成都蓝”之时,王顶满是职业荣誉感和城市幸福感。来自黑龙江大庆的他说:“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为守护故乡的青山绿水,工作再累也值得!”
门门懂的“万事通”
不仅需要有环保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等了然于胸
记者见到王顶时,他刚刚和同事驱车抵达某有色金属公司,此行是递送执法文书,这已是他当天去的第三家单位。当天清风拂面,阳光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王顶满脸笑意,“这是我们工作最好的成绩单……”递交执法文书看似很简单,但执法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去企业送达执法文书,会遭到拒收,甚至有一次当着我们的面就把文书撕掉了!”王顶至今印象深刻,当时涉事企业不认可排污超标的处罚,不仅把执法人员拦在厂门外,撕毁执法文书,还和保护文书的执法人员发生了肢体摩擦,“他们来抢文书,避让不及,抓扯中几个同事的手臂都被抓青,还有人手臂肌肉被拉伤。”
“新《环保法》出台后,我们干起工作更有底气!”王顶口中的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按日连续处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查封、扣押”“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等配套执法手段,多项“钢牙”措施,让环保执法强硬了起来。
虽然大学里学的是环境工程,但到实际工作中,王顶发现,不仅需要有环保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等了然于胸。6年的监察执法工作,王顶把自己练成了门门懂的“万事通”。
笑称自己有个“狗鼻子”
只要走到企业厂区,鼻子闻闻就基本能判断有没有违规排放污染物,灵敏的嗅觉来自于一次次的巡查
“你好,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些工厂企业,最近晚上都能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你们能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吗?”对于王顶来说,在日常环境执法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为此,他们在半夜蹲守、到郊区(市)县突袭检查,已成为常态。一旦发现企业存在违规违法情况,他们立即提出整改意见或者直接提出限产、停产要求。“现在走在这些涉排企业厂区,鼻子闻闻就基本能判断有没有违规排放污染物。”王顶笑称自己有一个“狗鼻子”,灵敏的嗅觉来自于一次次的巡查。
环境监察当然绝不是靠鼻子闻出来的。去年,市环境监测执法支队首次使用无人机锁定证据。王顶记得,当时有群众举报一家企业的生产废水污染农田,但属地环保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却一直无法发现该企业排污的去向。面对这个难题,王顶所在的支队就请出了秘密武器,弄清楚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设置在哪儿,然后对其污水处理情况及排污去向进行高空侦察和证据锁定,是否超标排放污染物,拿得出充分的证据予以查实。据此,依法对其实施立案查处,并将相关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拘留。
面对质问从不去争辩
“很多人并不了解实际环保工作,也对污染天气的产生存在误解。”
遇上污染天气,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会问:“你们怎么不管管?”王顶也不去争辩,“很多人并不了解实际环保工作,也对污染天气的产生存在误解。”以环境监察为例,已从固定企业、固定频率的常态化检查转变为“双随机”抽查。随机抽取企业、随机选派执法人员,有效避免了环境日常监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在王顶看来,“双随机”给执法人员戴上了“紧箍咒”,也让企业头上悬了一把剑,不敢心存侥幸,冒险违规,增强企业守法自觉性。
就在近期,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开展为期一周的“回头看”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除了日间检查,还结合夜间检查,开启“飞行检查”模式,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从新都区家具产业园区100多家家具制造企业中随机抽取40家企业进行现场执法检查,现场采样与此同步进行。“现在执法,都会有警察一同前往!”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后,让王顶感受最深的还有,环保工作从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变成了现在的协同作战。
为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联动执法机制的意见》,环保与公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公检法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记者了解到,面对重大、疑难、复杂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时,例如遇到阻挠、恐吓或暴力抗法的情况,将启动联合执法,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依法受理、依法立案……由于此类案件的证据有“瞬时性”,公安部门提前介入,可有效防止证据灭失。此外,通过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四大部门的信息能及时共享沟通。
近日,市环保局还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共同签订《成都市环保执法信息征集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成都境内所有企业单位的行政处罚及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信息,都将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组建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将反映在企业信用报告的内容上面,作为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成都的天一定会更蓝,水一定会更清,山一定会更绿!”如今,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已经打响,王顶期待着,成都早日成为一座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这些数据
值得每个市民期待
2017年
PM10较2013年下降25%
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中心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大力实施宜居水岸、严重污染水体整治、良好水体保护、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
“三大工程”
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预警
土壤污染分类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到2020年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0%以上
岷江、沱江流域纳入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0%以上
区域大绿隔体系初步形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基本建成。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50%以上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摄影 田宇
原标题:环保卫士鼻子闻闻就基本能判断是否排污 如今他又有了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