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正在航拍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5月3日报道 今天上午,在成都科学城兴隆湖畔天府大阳台,波光粼粼的湖水映照下,几组无人机陆续升空,俯瞰成都科学城。镜头中,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主流新媒体记者围绕着地面巨大的太阳神鸟,大声欢呼:"成都,起飞!"这也标志着“天府新飞跃——全国主流新媒体瞰四川”大型采访活动成都首站正式启航。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主题为“‘瞰’成都新画卷 启五年新征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网信办联合川报全媒体集群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展示成都市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献礼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在5月3—5日期间,大型采访团队将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成都各个点位,聚焦城市能级、城市空间、功能品质、城市动力、现代产业、精神文化、民生环境、城市治理等方面,记录成都发展巨变,展现天府大美风光。
从兴隆湖畔启航 “零距离”感受西部科技中心
成都科学城
今天上午,当无人机飞越兴隆湖,已建成的成都科学城规划展示厅、天府菁蓉中心部分建筑和在建的电子科大天府数智谷、中建西南设计院等尽收眼底。
据了解,成都科学城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成都科学城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理念,旨在建设西部创新第一城,四川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争创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科学城交通发达,正加快构建城市干道、地铁、航空和高铁综合交通体系。“六纵六横”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地铁1号线2018年投运,地处科学城东部的高铁天府站,总规模21个站台、40条线,建成后可从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
成都科学城承担发展新科学、创造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四大核心任务。以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为带动,加快集聚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科学研究基地,把成都科学城建设成为科学之城、产业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
畅览鹿溪河生态区 鸟瞰西部国际展览中心
西部国际展览中心
离开兴隆湖畔,采访团队来到天府新区的又一重大生态项目基地——鹿溪河生态区。该生态区北临天府商务区,南接成都科学城,规划总面积3800亩,水域面积415亩,是天府新区由北向南、组团式建设发展的重要生态走廊。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该生态区分为生态湿地区和田园景观区两大主题区,其中生态湿地区约2500亩,田园景观区约1300亩。鹿溪河生态区湖光掩映、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宛若喧嚣都市中的一座“天然氧吧”。据悉,该生态区201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秉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体要求,最大限度依托自然丘陵地势,保持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漫步生态区后,采访团继而转战西部国际展览中心。据悉,该中心始建于2014年6月8日,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从远处俯瞰,整体是一座灰白色、流线型的“V”字形建筑,充满着未来科技感。该中心位于天府商务区,将作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永久会址、大型会展主办场地和大型高端商务活动平台,是具有现代会展功能、区域支撑功能、现代服务业创新功能和区域形象展示功能的天府新区核心项目。
全国主流新媒体“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赞表达形式新颖
采访团队到达兴隆湖
在兴隆湖畔,新华网记者袁泳摇动操纵杆,无人机从天府大阳台飞至天府菁蓉中心上空。这是袁泳第三次来到天府新区航拍,而参加此次活动,他最期待的则是拍到西部国际展览中心的画面,“那里除建筑造型很独特,更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意义,我希望能借此展示一个对外开放的四川。”袁泳说。
去年5月,袁泳拿到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持证飞行一年来,在他眼里,无人机航拍的画面较地面拍摄更立体、更真实,“特别是反应城市的发展,空中的画面会更加全面。”袁泳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此次活动选择无人机航拍视角,不仅形式新颖全国少见,而且能更好的展示四川城市发展和农村脱贫攻坚的新面貌,反应四川改革创新气质。
上午十一点,成都天气放晴,蓝天白云初现,此时刚登上西部国际展览中心附近观景平台的山西新闻网摄影记者苏航立马端起相机抓拍到几张漂亮的照片。
苏航告诉记者,成都是他来到的第一座南方城市,给力的天气、舒适的温度,让他印象非常好。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北方的人而言,对于此次四川行,苏航十分期待,“早就听说这边气候很好,一来到这里感觉就和北方不一样。”同时,苏航也是首次参加集体航拍采风活动,在他看来,航拍的表现形式非常新颖。他也希望,通过这几天的采访,能更直观的感受成都城市发展,体验四川的美丽风光。
按照相关规定,本次大型采访活动所涉及的成都所有航拍点位,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报备。同时,活动也得到合作单位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