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6月10日报道 今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盛大开幕。在非遗博览园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和《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视听展》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目光,前往的市民无不发出惊叹的赞美,“在这里,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天府文化的厚度与温度。”
巴蜀匠心展现文化魅力
在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上,成都漆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尹利萍此次带来了《春暖花开》和《藏羌风》两件花器,前者在产品打造上采用了传统的脱胎工艺以及浮雕堆漆、银平脱丝光晕彩等复杂工艺,在产品设计上采用了简洁、流畅的造型,非常适合现代家居;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藏羌风》,则将漆、银两大工艺紧密结合,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都漆器历史底蕴深厚,工序精湛。作为这项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我感到很自豪。”尹利萍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带来了《天鹅湖》《丝路花语》等5件蜀绣作品。她利用蜀绣针法平、齐、光、亮的特点,绣出了轻盈飘逸,展现蜀绣的魅力。
渠县刘氏竹编的传承人刘江,将传统的竹编技艺创新的加入了现代元素,充满现代设计感的茶具、花瓶等生活品极具质感。
天籁之音活态展示 奏响华丽的乐章
位于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二楼的《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视听展》,集中展示了四川非遗传承人的天籁之音。这次专家采访组历时两年,行程一万五千公里,采访了2000多位非遗传承人。他们按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的分类,对以巴蜀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的80个精品非遗项目,进行素材采集、同步录音录像、后期剪辑制作,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形成了80集广播专题节目、20集精品广播纪录片、60个小时的音频资料、80个小时的专业高清采访视频和5000多张图片资料,成果颇丰。
成都的蜀派古琴,阿坝的安多弹唱藏族祝福歌,甘孜的康定溜溜调,凉山的阿都高腔,嘉陵江的号子喊出了千年的追求,羌族多声部为出征的将士壮行,仓山大乐震天下,黄丝蚂蚂有名堂。
四川各地用声音传承的非遗项目,都在这一场“音乐会”性质的展演中奏响华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