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市民热议“治霾十条”“治水十条”:
城市更有幸福感 人民更有获得感

2017-06-20 06:5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亮丽、生活更宜居——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人居环境”与“美丽家园”成为成都蓝图之一。

很快,蓝图转为“路线图”——6月18日,两场新闻发布会让这个周日变得意义不同,“成都治霾十条”、“成都治水十条”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成都公布治霾、治水路线图。

取缔“小散乱污”、“碳改电”、清洁能源改造、绿色施工、淘汰黄标车……两个工作方案,充分体现出成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

两个工作方案一经公开,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在市民们看来,这是系列值得“拍手称赞”的惠民举措,两个“十条”将让成都更具吸引力。

成都行政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童晶:

打造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保障 势必将对外商更有吸引力

“我今天一早就从媒体上看到了成都出台‘治霾十条’和‘治水十条’的消息,感觉很振奋。这样的措施,每一条都是对成都生态环境、城市环境的提升。”在成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童晶看来,成都在此时全面推进“三治一增”、出台“四个十条”,是迅速落实市党代会上建设“五个城市”的成都规划。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5个城市’,就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提出来的。刚刚出台的这两个‘十条’,就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童晶认为,“五个城市”提出,也意味着成都城市能级的全方位提升、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治理体系的全方位完善和生活品质的全方位提升,“这就是一次落地和体现。”

“从城市规划上看,到2030年成都人口要到2300万人,意味着,14年时间要增加700万左右的人口,这意味着,成都要加快城市化速度。”童晶从人口规模分析,成都很快将进入城市化中后期,是加速前进阶段,在此阶段,加强环境治理,从空气到水都加强控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举措。

在童晶看来,这些举措是成都打造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保障。这些举措有什么用?童晶以实例说明,“比如我们在工作中接触一些来投资的外商,生活环境是对方考察的重点之一,成都更加宜居宜业之后,势必将对外商更有吸引力。”

蜀道马拉松研究院跑友丁维:

期待成都的天气一直好下去 9月在家门口跑一场国际马拉松

“政府下大决心了!”昨日上午,市民丁维看到成都出台“治霾十条”的新闻后,当下就在网页上留了言。38岁的丁维是蜀道马拉松研究院的一名跑友,“跑龄”已有3年。对他而言,成都铁腕治霾的举措,将令他的爱好重新进入生活。

开始跑步以来,丁维习惯晚上在成都的街头跑跑,高校、电视塔、公园,都是他常去的地方,跟他相约一起跑步的,还有跑步群里的跑友们。但去年冬天,丁维感觉,群里跑友的活跃度在下降。

转机出现在今年开春以来。丁维直观感受到,蓝天多了,户外跑的时间也多了。今年以来,丁维去过兰州、秦皇岛等城市参加马拉松赛事,他告诉记者,即使与沿海城市秦皇岛相比,成都的空气和天色也毫不逊色,这得益于成都不断对治霾“逗硬”。

今年9月,成都国际马拉松赛将开跑,丁维和跑友们早有约定,要在家门口跑一场国际马拉松。“治霾十条”出台后,他更放心了。“有大决心就有大成果,期待成都的天气一直好下去,我们就一直跑下去。”

5年“蓉漂” 张灵恩:

好天气让人更爱成都 一起为城市的蓝天绿水出力

“我刚在成都买了房,好山好水好空气,就喜欢这样的成都。”这是“蓉漂”张灵恩来成都的第5年,也是他怀疑、犹豫并最终决定留在成都的一年。让他改变主意的,正是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后,成都在改善人居环境上的不断发力,和他感受到的切实改变。

张灵恩告诉记者,当初选择来成都打拼,是因为对成都温润天气的喜爱,在成都生活的每一天,都让他加深了对宜居成都的印象。今年开春以来的好天气,让他重新找到了记忆中的成都,他相信,这一切不仅是气温回升带来的改变。

“最近看到共享单车满城跑,政府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可能这才是改变的最大原因吧。”张灵恩说,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治霾十条”中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让他最为关注。最近地铁4号线2期通到了温江,听说成都还将开行有轨电车,住在西门的张灵恩也不开私家车,改乘公共交通了。“把自己当城市的一员,为城市的蓝天绿水出力,才让成都更宜居。”

廊桥酒楼董事长倪平:

惠及所有老百姓的惠民政策 蓝天白云有共治才有共享

“这是好事情!”一早听说成都出台“治霾十条”和“治水十条”,倪平不禁感叹政策力度之大,“这是惠及所有老百姓的惠民政策。”

“成都周边都是山,我们不可能把山削平撒,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治理,比如节能减排。”倪平是成都人,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在他看来,成都地理环境有“先天不足”,所以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所有人都是老百姓,所有人都应该有共同治理环境的理念。”

“成都现在有一些城市病,比如太堵,比如有时候会有雾霾。”在倪平看来,这是众多特大城市的“通病”,他为成都做出建议,“比如减少汽车保有量。”

正如倪平所说,成都将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坚决淘汰黄标车,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货车,将不予办理入城证。据统计,全市大气污染的各项来源中,30%是机动车尾气,其中黄标车是主要污染源,一辆黄标车的污染排放量大致相当于25辆国IV标准车的排放量。倪平自己也开车,但他表态,愿意节能减排,“碧水蓝天,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钟茜妮

原标题:城市更有幸福感 人民更有获得感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