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杨忠勇(右)漫步于成华柳林游园,享受“三治一增”带来的成果
早上7点,朝阳初升,59岁的杨忠勇穿上新买的运动鞋,开始这一天的晨练。老杨常去的地方就在小区门口,是一个名叫成华柳林游园的小游园,虽然面积不算大,但花红柳绿、翠意盎然,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按老杨的话来说,每天在这样的地方散步,颇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然而,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区,过道狭窄、环境脏乱,“邋遢”的形象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那时候,谁都不会想到,就在这个令人无法期待的地方,竟会诞生出全成都市第一个棚改公园绿地项目。
自从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柳林游园已经成为周边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天来这里散步休闲、锻炼身体的市民络绎不绝,“游园的建成不仅仅增添了一道绿色风景,更是改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让每个人从中收获了实在的利益!”杨忠勇说。
棚户区变身游园 生活品质有了提高
虽然投入使用才两个月,但老杨和小游园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每天早晨和傍晚,他都会准时来到游园里散步,享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感觉,如果儿子回来得早,父子俩还会在新增的球台上切磋几盘乒乓球,不但享受了生活,也增进了感情。记者注意到,这个园区大约有4000平方米,到处可以看到绿色景观,各种健身休闲设施也很齐全。因为周围有不少高楼,这个不算太大的游园,就成了镶入闹市中的一块“碧玉”,让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可以说,现在的柳林游园,是我们所有居民的后花园!”老杨说。
然而,这个人见人爱的小游园,之前却并不那么受待见,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环境脏乱、设施简陋的棚户区,“条件差不说,下个雨还要积水,周围居民来往都不方便!”老杨说,那时候小区出来就是房子和马路,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供活动的绿化环境,稍微近一点的地点就是沙河畔,可还是有0.5公里路距离,“我们这边有好几个小区,那时候,大家都期盼能有一个环境好点的活动场所!”
这样的愿望在去年得到了实现,当时成华区大力推进棚改项目,杨忠勇所在的柳林社区就是重点之一。当时,政府通过棚户改造,在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腾出了一片土地,用于增绿添彩,提升周围居民生活品质,这就是现在的柳林游园。当时,施工方为了提升环境,在这里栽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还增添了健身设施、公共卫生间等等,“短短半年时间里,原来破破烂烂的棚户区,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小清新’,这么大的变化,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老杨说。
建设融入新理念 居民素质也有变化
可能很多居民还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小游园,还融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方式,使公园成为城市海绵体,从而帮助雨水下渗,可以说在美化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体现了先进理念,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老杨告诉记者,游园刚一开放,就成为周边居民的“宠儿”,好几个小区的居民都要来这里休闲散步,“游园开放,感觉整个小区环境都活跃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游园、锻炼身体,可以说它的存在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小游园的开放,同时带动了居民素质的提高,以前偶尔会发生的不文明现象,现在都很难再看到。”老杨说,游园开放两个月了,整体环境一直维持得很好,各种设施崭新如初,没有脏乱,也没有破坏,“可以说,每个人都很珍惜建设的成果,大家都像对待宝贝一样,把它护在怀里。”与此同时,社区也经常组织志愿者前来检查巡视,稍微发现一些不文明苗头就会及时制止。
对于这次出台的成都“增绿十条”,杨忠勇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中的每一条,都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都是大家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比如公园增绿的做法,杨忠勇就非常支持,因为他自己就是典型的受益者,“我觉得就应该多修一点像柳林游园这样的小游园,以这种方式带动城市绿化,效果会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绿化,而是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给老百姓提供拿到手上的福利,“我觉得这就是获得感,这就是幸福指数,这就是群众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刘阳
原标题:“碧玉”妆成一游园 棚户变身“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