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长漂第一人”雕像入驻建川博物馆

2017-07-25 07:3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1985年,尧茂书背着相机奔赴长江。(资料图片)

1985年,尧茂书背着相机奔赴长江。(资料图片)

尧显峰(中)、彭富伦(右)为尧茂书雕像揭幕。

尧显峰(中)、彭富伦(右)为尧茂书雕像揭幕。

1985年7月24日,四川乐山青年尧茂书,为了赶在美国人之前首漂长江,独自驾着橡皮筏从长江源头下水,一路闯过十几个激流险滩,直到途经金沙江时不幸翻船遇难。“长漂第一人”尧茂书的壮举,在当时激起了热血青年前赴后继的“长漂”热情。

2017年7月24日,在尧茂书罹难32周年纪念日这天,他的雕像落地建川博物馆长江漂流纪念馆。原长漂队队员王岩、张国宪、沈大刚、吴涛、杨帆、罗显裕、李大放、秦大安,以及尧茂书姐姐尧显峰,雕塑家彭富伦共同参加了雕像揭幕仪式。

当红色的绸布从汉白玉的雕塑上缓缓揭开的时候,尧显峰端详着弟弟的雕塑沉思了片刻,呢喃着说:“像,真像!茂书弟共有4座雕像,这座最像他本人。”

中国母亲河,中国人首漂

7月24日上午,身着浅绿色连衣裙的尧显峰,拎着提前打印好的背景资料,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一同搭乘李大放的车,赶往建川博物馆。那包资料中,还有国家民政部批准尧茂书为革命烈士的证书扫描件。

尧家兄妹8人,尧显峰排行老七,尧茂书是她的幺弟。一提起这个和自己年龄最为接近的弟弟,年近七旬的尧显峰能准确地描述出弟弟辞行前的种种细节,几度眼眶湿润。

1985年初,当获悉美国探险家肯·沃伦及其漂流队将于8月来华漂流长江的消息后,尧茂书怀着中华民族的赤子之心,毅然将准备了六年的长漂探险计划提前执行。当年5月,尧显峰去交大宿舍看望弟弟,尧茂书先是和她探讨振兴中华教育的构想,然后透露了提前长漂的计划。时隔32年,她还记得弟弟在水池边洗手时,慷慨激昂地表态:“长江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首漂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完成。”

尧茂书的壮举,得到了三哥尧茂江的支持。1985年5月29日,他在三哥的陪同下,经青海格尔木进藏,一路牛驮马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于6月11日到达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南北缘冰川,热泪盈眶地将五星红旗和交大校旗插在各拉丹冬峰顶上。这意味着初战告捷。

6月20日,兄弟俩从沱沱河纳欣曲的涓涓细流下水,拉开了“万里长江第一漂”的序幕。数日漂完300多公里的沱沱河,到达通天河口时,尧茂江因假满归队,带着第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成果——18本彩色电视胶片和几十个胶卷返回成都。尧茂书一个人继续漂流,他独自克服了千难万险,在800里人迹罕至的河流中创造出奇迹,完成通天河全程单漂,于7月17日到达川、青、藏交界的直门达。

1985年7月23日,尧茂书和他的“龙的传人号”进入金沙江,一路闯过十几个激流险滩,于7月24日下漂时不幸罹难。1986年4月,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尧茂书“首漂长江、勇于献身祖国的优秀青年”光荣称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茂书牺牲时才35岁,如果他活到现在,仍然会是个文武双全、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到这里,尧显峰有些哽咽。

耗时4个月,他六易其稿

2013年6月23日,建川博物馆聚落建成开放了长江漂流纪念馆。馆中陈列了当年的皮艇、日记、遗书等近千件实物。当年的总指挥侯惠仁、尧茂书姐姐尧显峰以及20多位当年的长漂老队员赴馆纪念。同年10月24日,原长漂队员杨勇、冯春等耗资数万元,用新碑换下位于长江之畔的尧茂书纪念碑,将老碑捐赠给建川博物馆。

尧茂书当年罹难后,他的遗体未能被打捞起,融入了大原大山大江。对此,馆长樊建川一直心存敬意,他决定在长江漂流馆前塑一尊像,以永远供奉尧茂书之灵。经过深思熟虑,樊建川邀请四川70后雕刻艺术家彭富伦先生,为尧茂书烈士创作雕塑。

今年3月,彭富伦满怀激情投入创作之中。虽然不认识尧茂书,但关于30年前的长漂传奇,彭富伦小时候就心之神往。接到这个选题,他查资料,找图片,从尧茂书仅存不多的照片中选择了一幅精神抖擞、像素高清的照片作原型,在虚实之间寻找平衡。

“尧茂书到底要不要拿相机?他是面带微笑还是表情严肃?衣服纹路简单还是风餐露宿?围绕这些细节,我构思了6个版本,反复琢磨比较,最终选择了现在这个版本,给自己打个80分吧。”从塑泥、制模到雕刻,他都亲力亲为。7月10日,一尊栩栩如生的尧茂书汉白玉雕塑,终于安装在了长江漂流馆门前。尧茂书手持相机,目光如炬,身材如山峰般高大,脚下滚滚波涛,英勇坚毅。

雕塑揭幕仪式上,尧显峰动情地追忆了这位幺弟:“他爱国、探索、奉献的精神轰动了神州大地,感染了亿万炎黄子孙。他首漂长江的壮举,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思想,激发了国人的理想主义。他为中华民族争光,而迸发出的开拓、创新、拼搏精神让他成为时代的先锋、青年的楷模,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他献身一年之后,全国20多个单位组成长江科考漂流队,踏着茂书的足迹,完成了他未竟之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摄影报道

原标题:“长漂第一人”入驻建川博物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