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高一女生暑期变身古籍修复学徒

2017-08-19 07:36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高一女学生田陈馨今年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暑假,她走进四川省图书馆,当起了一名古籍“修复师”。虽然为期只有两周,但田陈馨觉得“这是自己最酷最特别的一个暑假”。

钟爱历史

成都高一女生走进省图修复古籍

修复师们儒雅而专注,举手投足皆是大国匠人的匠心巧智。文物每一缕光艳动人的神采背后,都藏有他们的努力。他们为文化传承默默奉献的精神,让我心驰神往。——田陈馨

省图书馆9点上班,田陈馨一般提前10分钟到。在一群白衬衫黑西裤的职业装束中,她灰T恤牛仔裤的穿着格外打眼。田陈馨是成都七中高一学生,从7月31日起,她在省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古籍修复暑期实践。

到了8楼古籍修复中心,田陈馨放下背包,就扑到工作台上。她轻轻揭开头天盖在未修复完的古书页上的吸水纸,迅速瞄几下,确定下面将要修补的虫洞,接着拈起镊子,小心翼翼夹起指甲大小的一块暗黄修补纸,翻来覆去与虫洞对比,然后用毛笔蘸了浆糊,沿虫洞边缘仔细涂抹,审慎地把修补纸放上去,用镊子一点点把纸面压熨帖,再把多余的修补纸撕去……修补工作,就是以上步骤的不断重复。马不停蹄工作一天,田陈馨大概能修补完一张古书页。两周里,她一共成功修补了7张清朝乾隆年间的《刘氏家谱》的损坏书页。

“古籍修复确实单调枯燥,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但我喜欢。而且,修复古籍是在保护文化硕果,守卫智慧结晶,能为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我深感荣幸。”田陈馨告诉记者,自己打小爱看书,其中对历史文化分外着迷。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更直观有力地激发了她的兴致,田陈馨几乎按捺不住心中对古籍文物澎湃的爱。今年暑假,学校布置了实践作业,田陈馨恰巧在省图书馆官方微信公号上看到了志愿者招募活动。她鼓起勇气走进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提出实践诉求,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学徒。

“起初经验不足,手艺生疏,有些紧张,出现了一些失误,比方把修补纸与古书页的横竖对错了,但在袁老师诲人不倦的悉心指导下,我进步还算显著,很快就能独立处理基础的古籍修补工作。”学校其实只要求实践3到7天,但田陈馨在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待了两个礼拜。“两周时间太短,我只学到皮毛,补、托、裱、衬等修补工序,我做的是最基础的‘补’。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师徒传承

镇馆之宝出自名师之手

我们古籍修复者,应致力于把祖先创造的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完整无缺地交给后人,让他们不只能对着冰冷的电脑远观,更可以亲手触摸纸张的温度。——袁东珏

“教我古籍修复的袁老师,本来2002年就该退休,但为了古书文化的传承,她坚持留岗至今。”田陈馨口中的袁老师,是省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袁东珏。2002年,55岁的袁东珏到了退休年龄,但当时修复中心只有她一位修护人员,如果走了,那数十万册待修复的古籍怎么办?袁东珏决定留下来,一面修复古籍,一面培养人才。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古籍中心修护人员,发展到9位。

袁东珏从业34年,累计修复古籍超过四千册,省图书馆修复的百余部古籍,95%以上出自她之手,省图镇馆之宝《洪武南藏》、宋代雕版印刷的《茶经》、清康熙年间瓷板刻本《周易说略》等破损严重的孤本珍本,均在她的灵心妙手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古朴与时兴并重的和谐美感。

袁东珏大半生都在为古籍文化的保护传承而奋斗。1983年,文化部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省图书馆派她参训。本是受命学习,不想接触之后,她迅速被古籍修复广博的文化内涵折服,深深热爱上这份工作。 “古籍修复,并非修补纸张那样简单,而是在抢救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传承。现在电子阅读日渐风行,我们古籍中心也在进行古籍的电子扫描,那是不是说把纸质古籍转换成电子版本,文字被保存下来,就可以一劳永逸,再也不用费时费力修复残破的书本?当然不是!不只文字,书本本身也很重要,它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浓缩与象征。古籍在无穷的兵燹霍乱中流传至今,成为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实践日记

“年轻人有义务

接过文化的火种”

笔尖的浆糊一点点浸润了泛黄的书页,拿起修补纸,小心覆上。近三百年的岁月,留下的是破损,是灰尘,是纵横的虫洞,是散落的纸张。新生的纸纵然纹理相似,修补得了伤口,却无法不留下伤疤。

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一天,慢慢地补好一个个虫蛀的痕迹,是分散的小洞,或是成片的交错的长缝。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初次接触到古籍修复,自然是新奇,而又隐隐带着兴奋的。许多先人智慧的结晶都沉淀在书籍里,时代的变迁,让过去的信息无法在今日重现,因此这些古书的存在尤为重要。更何况书籍的装订,文字的排版,纸张的质地,都可能藏着尘封的故事。因此,古籍的保护是我们民族必将肩负的责任。

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是因为所有族人有着同样的文化血脉,同样的历史根源。古籍的修复是周期性的,即使保存条件较好也难免时间的磨砺。修复技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然而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没有继承人的危机,古籍修复也是如此。我想,作为中华民族年轻的一代,我们有义务从前辈手中接过文化的火种,更有责任将这份文化的记忆传递下去。

记者手记

一位二八年华的青春少女,一位年近古稀的沧桑老者,一个浑身透出探索世界的新鲜好奇,一个眼中满是洞穿世事的波澜无惊,相隔半世纪的两人,因文化结缘,在散发油墨书香的古籍修复中心相遇。她授予她手艺、经验、信念,她予以她勇气、成长、希望。她们在方寸之间重塑旧日光景,落下的弯弯曲曲的每一笔,都是对历史的慎重打磨,修补的斑斑点点的每一页,都是对文化的精心雕琢。文化与生俱来的庄重,让短短两周的刹那相逢,成为一次胜却人间无数的文化火炬的传承交接。

其实,在高科技纵行的当下,纯人工的古籍修复,显得笨拙吃力,但正因为包括一老一少在内的这份“不知进取”的顽执,优秀的历史文化才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通过亲力亲为的涂抹剪裁,劳心劳力的补托裱衬,修复师对古书文化的拳拳热忱真心深深嵌入纸张,让古朴敦重的典籍拥有了穿透纸背的温度与力度。

成都商报记者 沈兴超 摄影报道

原标题:“修复的古书里,每一页都是文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