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日报专栏  »  正文

孙中伦:归来仍是少年时

2017-09-10 14:1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高赛琦   责任编辑: 马兰

 

 

孙中伦和成都漆器厂厂长王岳峰

本报记者(左)采访孙中伦(右)

本报记者 孟蔚红/文 图据资料

嘉宾

孙中伦,生于1994年,美国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学生,主修PPE(政治经济哲学)和德语专业,罗德奖学金最终候选人,入选剑桥大学2017年社会人类学硕士项目。

手记

在言几又书店《回来》分享会上,成都漆器厂的王岳峰厂长作为分享嘉宾与孙中伦重逢,差不多一年前,他和孙中伦的一段对话我还记忆犹新:

“为什么会有这个选择?

“因为对漆器这一行蛮有兴趣,想看看传统的手工业。”

“我问的是,为什么休学?”

“有几个原因——”

“挑最主要的说。”

“因为,学哲学,到最后你会发现有些问题超越了哲学的理性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外只有用戏剧或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答案,不过可以提供一种感性认知,但是故事从哪里来……我回答上一个问题就是,我想从叙述中寻找答案。”

2017年夏天,孙中伦带着记录着由这段对话开启的在成都漆器厂20多天见闻的一本新书《回来》回来,这本书的出版方广西师大理想国安排了一个全国范围的读者见面分享系列活动,成都是其中一站。当然,漆器厂只是《回来》的一个章节,翻开这本书,你还将随着这个叫孙中伦的青年,去东莞的电子厂、大理的人民街、定西的乡村学校、北京一家叫“单读”的新媒体……他会带你遇见一些人,他与这些人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地相处,聊或者只是感受、观察他们的生活,再写下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多么惊心动魄,写下的却是那么平淡和无奈,以及之后的善良、勇气和忍耐。孙中伦说,他无能为力又深陷其中,他们的命运与他,是真实相通的。

很多人会问,这一年你有哪些收获,哪些改变?这是孙中伦非常害怕的问题,他在书中写道,“我更希望他人发现,我没有多大改变,正如我并未偏离二十岁时想象的自己。”

我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与几岁时的他,除了外在的茁壮之外,别的真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么圆润的面庞,聪慧明亮的双眼,温和纯善的笑容,我也几乎能够想象,几年后,十年后的孙中伦,依然是这样的赤子模样。

叙述

“什么都不缺”的这代年轻人的反叛

为什么休学?自从孙中伦在大三做出这个决定后,直到现在,无论是家人、朋友、回来所到之处遇到的人,还是书出版之后的媒体、读者,这个提问从未停止过。

孙中伦理解这种不解,也试着做出一个解释。

在2015年做出休学决定前的孙中伦,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尤其从江阴转学到上海中学后,顺利考入美国波莫纳文理学院,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外人眼中,他一路顺风顺水。我的大学同学、学者金心异说,孙中伦是当代都市年青一代的代表,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往前是属于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有一份光鲜的职业和优渥的生活,但在孙中伦内心,却一直潜藏着强烈的不安。

孙中伦说:“我一直接受的是人文教育,学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这些比较大的虚的学科,在之前20多年人生经历中很少能够了解他人的生活,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如果我对在路上碰到的清洁工,路过工厂的工人的生活都一无所知,那我有什么资格去谈论他们?我需要一些直接经验,这是我休学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有人说,孙中伦这一代是属于什么都不缺的年轻人,有时会用超出常规的方式来反叛,他说:“反叛当然有,但我认为是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因为你想去了解这个社会,去反思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一些同学挺不以为然,因为现在容易把教育定义为精英教育,学生把自己也当成了精英,仿佛自己是精英,别人就不是,自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就要把这个特权巩固下去。我甚至觉得这样是一种可耻。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我有个朋友,学的是政治学,大四时就休学了,回到非洲自己的故乡去造房子,跟祖母祖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还有,我的导师给我说,他的学生,大二结束时休学,花一年时间去竞选波特兰市市长,差点被选上了……这些挺触动我的。”

孙中伦说,希望自己到老还是这样赤诚,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接受一些事情。

这么年轻,却有一颗老灵魂

在孙中伦最早的设想里,休学回来后是去当一名理发师,从南一直走到北。后来的确是从南方开始,在深圳,本来想在华强北做电子销售,或者在大芬村当一个画匠,结果一辆小货车把他拉到东莞,在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当了一名操作工。后来,孙中伦彻底不去做什么规划,让可能性穿过自己,而不是去设计什么。

东莞之后,10月份去了大理,在民宿里当店小二,11月、12月在定西当初中英语老师,1月休息,2月在苏州小庙里当居士,3月、4月在北京“单读”,5月来到成都,在漆器厂一个月,6月去了湖南郴州,去东莞认识的胡哥家,还去当地一家银器首饰厂里体验了一下,7月去了东北,原本打算进一家二人转剧团,后来看了几场演出,结束了一年的行程。

孙中伦并不会在所到之处,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采访姿态,而是在逐渐相处的过程中闲聊,当然会提问,别人不答,他也不会追问。王厂长回忆说:“中伦来的时候,我有一种如临大敌感,但我们决定向可能性敞开,一个几十年的老厂,一直在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状态下关起门的状态,它的打开是必然的,是早晚和方式的问题,我很庆幸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或者说被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然后我就让这个事自生自灭了,我的安排就是第一天带着中伦走了一圈,知道有这么个小伙子来了,他来做什么他们不知道,我大概知道,但不重要,就让它发生好了。”

南方报系从事社会纪实报道的记者杜强说,我们采访遇到那些还在为温饱劳碌的人,特别怕问一些比较刺激的比如理想问题,中伦却会直接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年轻人让人羡慕的特别舒展的地方。

有些人会问,你去了这些地方,会为他们带去怎样的改变?中伦老老实实地说,不会有什么改变。其实当然还是有,孙中伦在漆器厂认识的90后漆工阿申说:中伦愿意经历这些事情,足以让人心生敬意,很多人有很多时间也不会付出行动,中伦让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在这样思考问题,这样行动。

对孙中伦来讲,能和原来生活轨道之外的人建立联系非常重要,比如说东莞厂的胡哥,孙中伦去了他在湖南的家,书出了,又给他寄书,问他看了没,胡哥说看完东莞的了,还有错别字。

这样脱离原有生活轨道的经历对孙中伦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他说,因为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在一种惯性中,或者是外界的一种期许,很少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不仅是对现在,也对过去,不是过了就过了,记忆随它走,我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刺激它。

读者傅姐读了《回来》非常感慨,她说,孙中伦敏感细腻,观察与描述都非常成熟,非常有镜头感,尤其那种悲悯,在现在的年轻人中非常难得,孙中伦这么年轻却有一颗老灵魂。

价值

2015年夏天,21岁的孙中伦大三结束,他决定休学一年,回到中国。

他去到东莞、大理、定西、苏州、北京、成都,做过流水线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师、漆器厂学徒……一边流浪一边打工。

在这场寻路中国、寻路青春的旅途中,他在他人的故事里找寻自我、认识世界。

一年之后,孙中伦记录这一年经历的文字,由广西师大理想国出版,取名《回来》的新书在这个夏天推出。

编辑之一雷淑容说,“中伦写下了许许多多自己遇见的人和事,但自始至终,他都在观照、审视和认识自己。这是我认为最动人的地方。如果用那句流行的电影台词来描述中伦的写作,我觉得他一出手就具备这样的气象: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跟他的教育背景有关,当然更多是因为他天生的自省、独立、悲悯。”

更愿意在书里和你对话

孙中伦说,这一年里,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遇到怎样不可思议的事,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为这段经历写一本书,是一开始就想好的,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最开始在东莞,以日记方式记录每天见闻,越到后面,越觉得必须认真对待,不仅仅是记录,应该用更郑重的方式,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因为太珍贵了,如果简单记录的话,对这些素材是浪费,没法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不可思议,如何盘根错节。

这本书很多地方的描述,并不是通过采访而得,而是孙中伦通过与对方的相处、了解和观察而得,比如在定西一所中学,孙中伦所在班上有个女孩,特别活跃,因为成绩不好,怕被老师忽略,为班上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画板报,主持各种活动。她说,我是一个留守儿童,没人照顾我,受了欺负只能跑回家自己哭。孙中伦说:我有和她一样的感受,我初中在一个小城市,然后转到上海念书,那种无助,被同学轻视甚至欺辱是一样的,我非常理解她的沮丧。

孙中伦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把自己的书归到非虚构里面的原因,因为非虚构不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现一个人的状态,我只能说这是我看到的,我听到的,这是别人告诉我的真事,我不敢保证别人的叙述是否真的,客观的,其实客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叙述,了解背后的生活。”

《回来》在结构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孙中伦成年后才知道,当年妈妈生他的时候才发现怀的是双胞胎,可惜另一个生出来就夭折了。在书里,他给这个从未谋面的兄弟写了7封信,告诉他自己在哪里,又要到哪里去,然后又用胞兄的口吻回了7封信。他想用这种方式,来确认兄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据,也想通过设想有一个人在身边,用另一双眼睛来看他的生活。

《回来》一书,让人难忘的是孙中伦强大的叙述能力。叙事论事,条分缕析,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对哲学的学习赋予他灵动的智性,这灵动的智性蕴生于、化合于平静的德性之中。这是中伦行文最大的特点,而且是中文写作者中常常最缺少的。站在这个基点上,我想他可以走得更远。

他不缺运用绚丽语言的能力,铺陈辞藻,绘声绘色,这是年轻人尤其是某些名校毕业的年轻人最容易展现出来的特点,但中伦却有一种强大的克制力,不滥用任何语言的华美,不泛滥任何的感受与激情,这也是他这个年龄很少见的。这种节制与克制,正是我前面所说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所拥有的最大特点,美而不艳,爱而不淫,哀而不伤,思而不罔。

我常常说文章讲究三种美:文字之美、逻辑之美、思想之美,我想中伦在这三个方向上都努力追求上乘,他的天赋和努力都让我这个父执辈感到嫉妒。

同为写作者的年轻撰稿人于迪采访完孙中伦说,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走进中伦,他把所有入口放在书里,书里的他是很好接近的,他更愿意在书里和你对话。我觉得,这也是孙中伦最让我佩服之处,他将自己刻意隐藏,他曾说过,我一直是一个失败的抗争者,我很幸运,还从未沉沦于成功的假象。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