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这一主题,在昨日举行的会议上发布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报告》,从亚太地区旅游发展现状、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典型个案分析等角度解读了亚太地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状况。《报告》以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而成都对大熊猫旅游产品的保护性开发也得到了嘉宾们的肯定。
“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协调当地社区和外来游客、旅游产品开发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报告》指出,显然中央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将旅游业的发展从增长导向型转向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试点体制就是体现这一发展理念转变的典型做法。涉及成都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旨在进一步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试点区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占74%。国家公园试点区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廊道建设,连通相互隔离的栖息地,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通行提供方便。
“大熊猫既是中国的标志也是成都的代表,我很高兴地看到成都对大熊猫旅游产品在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并没有因为大熊猫受游客喜欢就无限制地开放,而是规定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游客最大承载量。”参与该《报告》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代表哈利,在会议间隙参观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特别了解了大熊猫数量以及繁育情况。当得知目前大熊猫已经脱离了“濒危”等级,他非常高兴。“从一开始的几只熊猫到现在的100多只。成都把大熊猫照顾得很好,那里的工作人员也很专业。在闹市中有那么一片土地给大熊猫们生活。”本报记者 程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