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近百位中外诗人来到天府之国成都。采风、创作、朗诵、交流等活动让诗人们感受到了天府诗韵;而诗人们在成都激发的创作灵感也让天府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是一场诗歌的盛会,美国诗人梅丹理、徐贞敏,法国诗人伊冯·勒芒,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英国诗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斯蒂芬·切利,以色列诗人阿米尔等30余位国外诗人,以及吉狄马加、叶延滨、梁平、李少君、高兴、雷平阳、娜夜,和李亚伟、柏桦、周瑟瑟、梁晓明、树才、沈苇、向以鲜、凸凹、喻言等国内50余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云集成都,吟诵诗歌,感受博大精深的天府文化。
在成都的几天时间里,诗人们参观了武侯祠、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杜甫草堂,并在杜甫草堂、石室中学等地举行诗会分享诗歌。参会的所有诗人在成都期间,都将留下他们书写成都的诗歌,这些诗歌也将成为成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据了解,成都国际诗歌周将每两年举行一届,今后做成一个长期的品牌,成为成都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我想把成都诗歌推向欧美
在参加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的国外诗人中,梅丹理显得有些特别,他背着一个洗得快发白的背包,一件格子衬衫,扎着马尾,像是一个流浪诗人。接近1米9的梅丹理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有时像一个导游一样,向诗人朋友们介绍着成都。 “他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和中国诗人聚会喜欢喝白酒,人也特别豪爽。”这是诗人梁平谈到梅丹理时的第一印象。
美国小伙爱上中文
熟悉梅丹理的人都叫他“老梅”,老梅活得像诗人,很诗意。他曾去中国的宝岛台湾学禅宗,在深山过了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美国读大学时本来学的是生物,志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后来却慢慢喜欢中国的文学,大三后把学的生物改成了中文。
“很难想起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喜欢上了中文,那是属于年轻的狂想。就像每个人年轻时的狂想,很难一下说清楚到底为什么。”梅丹理转到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读中文系继续学习。1986年以交流学者的身份来中国时,他迎头撞上了中国诗歌的辉煌年代。
“那是一个不读诗无以言的时代,通过它能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命力,与未来的潜能。”梅丹理曾在中国的典籍里知道中国诗人的雅集,而在几千年后的中国,诗会依然是诗人、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在中国诗歌有特别的角色,中国传统上历史很重视诗歌,并以诗歌来互相交流。”
杜甫在悄悄影响我
因为诗歌,梅丹理走过大半个中国,他知天文,懂地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作为一名诗人,梅丹理坦言,中国的诗歌对他的影响很大,这些诗人中包括李白、杜甫。
“特别是杜甫。他的诗歌写法对我产生了不小影响,他的句子密度很大,浓缩了很多内涵,给了人们很多联想空间。”对于诗歌,梅丹理渴望表达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内心体验,而杜诗恰恰给了他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梅丹理曾翻译过三本吉狄马加在美国出版的诗集,汶川大地震之后,还曾应梁平邀请,翻译了20首四川诗人的诗作,如今这些诗歌还镌刻在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广场地震诗歌墙上。
在梅丹理看来,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诗人有很强大的创造能力,“四川诗人有属于自己地域的特点的东西。比如李亚伟的莽汉主义,这是属于四川的,读起来和朦胧诗以及其他地方的诗不一样,粗犷,更有属于变动中知识分子江湖的味道。这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和四川的环境有关。”
梅丹理经常给美国诗人推荐一些成都诗人的作品,“我肯定会继续翻译成都诗人的作品,做成全本在欧美推荐。” 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