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机会很多 创业停不下来

2017-10-09 07:2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王雪意   责任编辑: 马兰

新成都人艾瑞克喜爱挑战,更爱成都的包容友善和创新精神

【数说】

“家在成都”

常住外籍人士已有1.4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常年在成都居住的外籍人士已经超过1.4万人,因为投资、就业、留学、旅游等各种原因,在蓉停留的境外人员超过63万人。

同年,一个充满“洋味儿”的民生工程——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全面铺开,随即,“12345”市长公开电话增设英文坐席,英文电视、电台节目制作开播,《外国人在蓉生活指南》《外籍人士在蓉办事指南》《在蓉外籍人士购房及租房办事指南》等信息资料编印发放,“外籍人士之家”在武侯区桐梓林社区建立……

2010年,23岁的德国小伙艾瑞克(Erik Ackner),作为交换生,第一次来到成都,就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留学结束后,他又多次重返成都,在这里实习、创业。现在,30岁的他已经从一名普通创客成长为一名创业导师。“我就是爱挑战,成都的机会很多,创业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他说,这座城市的包容友善和创新精神,让他感觉甚至比在德国还如鱼得水。

结缘

来成都留学印象深刻

实习再次回蓉感受发展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那时起,我就确信,成都将会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白皮肤、高鼻梁、络腮胡,让艾瑞克在众多成都创客聚集的天府新谷显得与众不同。但当他说起话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及不时冒出的四川方言,又让他自然地融入了这个环境。被问及“中文为什么讲得这样好”时,艾瑞克说:“在成都呆了四五年,自然就成这样了。”

若把这话拿来总结他这些年在成都从普通创客到创业导师的历程,也再合适不过。

2010年9月,艾瑞克还是德国柏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商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华人同学李宬的建议下,他决定来中国使用半年的交换生机会,成为了西南财经大学的一名留学生。

“我来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成都的视频。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有可爱的大熊猫,还有我平时很难吃到的辣味……成都的一切都与我生活过的地方很不一样,很有中国特色,我很想去探访。”自出生以来,艾瑞克已经换过七八个地方生活,从只有27人的小村庄,到5000人的小镇,再到有300万人口的柏林,而且每次都越换越大,这样的经历锻造出他勇于挑战的性格。

高楼林立,世界500强企业云集;会英文的本地人不多,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却不少;刚来没多久,地铁1号线就通车了……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成都,处处生机勃勃,既让艾瑞克感觉陌生,更让他感觉兴奋。“没有什么比掌握语言这把钥匙更重要。”艾瑞克迫不及待地想要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他把交换生期间的所有课程都选成了与汉语学习相关的课程。半年下来,他掌握了八九百的汉语词汇量,足以应付日常的口语交流。

次年9月,对于半年的实习机会,艾瑞克没有丝毫犹豫,再次选择来到成都,在一家中德合资公司做总助,负责翻译、起草领导讲话、制作PPT等工作。进入职场,更让艾瑞克发现了成都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那时起,我就确信,成都将会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起步

怀念成都 选择回来读研

初涉创业倍感很有挑战

“我做创业社区的一个合伙人曾在美国9年,也被成都的创业环境和机会吸引回来了。”

2012年上半年,艾瑞克不得不回柏林,完结自己的学业,随后在当地一家环保企业找到一份销售工作。然而很多创意没有得到支持,老板承诺的待遇也没完全兑现,会中文的语言优势也毫无用武之地,这些都让艾瑞克越发怀念在成都的日子。于是,2013年,他毅然辞职,重返校园读起了研究生课程。“一方面是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此为跳板,争取政府的资助,获得再次去中国的机会。”

读研的第三学期,艾瑞克如愿以偿,成功申请到了柏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培养“中欧经贸研究”双硕士项目。再次来蓉的第二个月,他就参加了一个名叫“创业周末”的创业社群活动,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回想第一次参加路演,艾瑞克尴尬地捂起脸,笑说“太紧张了。”为了参加“创业周末”的路演活动,他与两名中国朋友组成团队,用两天时间打磨出创业项目——一个对接设计师和企业客户的线上活动策划平台。

他们是那场活动中规模最小的团队,还是首次参加路演。“队友怯场,只能我上。”尽管毫无创业经验,勇于挑战的艾瑞克还是挑起了团队大梁,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介绍团队项目。

“你们怎么将它商业化?”“你们真的了解客户吗?”“市场上有没有同类的项目?”评委们接踵而至的“刁难”,直击要害。如今回想起来,艾瑞克坦言,当时的创业方案不尽如人意,但是第3名的比赛成绩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艾瑞克的创业之路有两大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策划执行文化交流活动。他和房东成都姑娘景如曦合伙,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主要是承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比如,2016年,他们与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合作举办了法国夏至音乐节,邀请了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气乐队来蓉,与成都本地的优秀乐队和音乐人相互交流、切磋,共同为成都市民和在此生活的外籍人士带来音乐享受。由于反响热烈,如今夏至音乐节已成为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每年的保留活动。

另一个方向是组织创业社群活动。如今,艾瑞克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参赛者,成长为“创业周末”“创业磨坊”“搞砸之夜”“精益创业器”等4个创业社群的成都负责人之一。“我做创业社区的合伙人也是一个成都人,他叫饶毅,曾经在美国学习、工作了9年,现在也被成都的创业环境和机会吸引回来了。”

如今,这4个社群的成员总人数已超过1000人,他们中有大企业的职员、小微企业的老板,也有公务员和学生;有中国人,也有在蓉留学、工作的外国人。

作为组织者,艾瑞克脑中的创意点子层出不穷,时而邀请创业者分享自己创业失败的惨痛经历,给其他社群成员以教训和启发;时而组织成员们利用54个小时的周末时光来场“实战”,把创业点子转化为实施方案,吸引潜在的客户和投资者。

在成都的双创圈子摸爬滚打这些年,艾瑞克厚积薄发,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加速

厚积薄发成为创业导师

首批学生在蓉获得投资

“我就是爱挑战,成都的机会很多,创业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今年6月,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SBC(Startupbootcamp)在成都成立了分支机构(以下简称“SBC成都”)。艾瑞克应聘成为SBC成都的项目总监,自此多了一个“创业导师”的身份,他的创业之路也进入加速期。

在艾瑞克的同事、SBC成都市场经理徐力看来,“如果以赚钱的多少来衡量,艾瑞克还算不上一个特别成功的创客;但是以对一个地方的创业生态的贡献来看,他已经非常成功、非常有影响力了。”艾瑞克之所以获得应聘机会,就是因为曾经在组织“创业磨坊”活动时,认识了SBC成都的首席执行官Steven Tong。而他最打动面试官的优势,就是他有经验、有资源,他了解成都的创业生态,知道创客们有哪些困难,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上月13日,艾瑞克刚刚送走他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是SBC成都从全球400多支报名团队中甄选出的13支,创业方向均为数字医疗。这13支队伍在成都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严格创业加速训练,涉及技术转化、科技金融、市场拓展、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随后在成都、北京、上海、佛山、深圳等城市进行路演,接受了行业机构、投资机构的考察。

目标客户不明确、合伙人中途拆伙、找不到生产厂家……加速训练期间,艾瑞克作为创业导师,每周都要与每个团队碰头,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让艾瑞克感到骄傲的是,毕业路演后,他的一大半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获得了洪泰成都基金的投资,有的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有的与长虹集团达成合作,有的入选拜耳的孵化器……

虽然同事们对艾瑞克的工作成绩大为认可,但他自己心中仍然憋着一股劲儿,想在未来两三年内,做一个新的创业项目,“也许是一个用新兴科技手段把双创资源对接起来的平台。”

“他身上有种超于常人的毅力和韧劲。”徐力对艾瑞克充满信心。艾瑞克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单程约50分钟,他习惯在途中收听硅谷最新的创新资讯,认为这是每天学习的最佳时机。让徐力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加班到深夜12点过,艾瑞克依然坚持骑车回家。

艾瑞克和同事们如今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始策划第二期加速训练营。十一大假之前,他还应今日头条之邀,抽空去了四川大学,给同学们做了一次创业经验分享。大假还没结束,他敲定了至少3场在10月份举办的创业社群活动。

“我就是爱挑战,成都的机会很多,创业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从第一次来做交换生算起,艾瑞克已经在成都常住4年了,这座城市的包容友善和创新精神,让他感觉甚至比在德国还如鱼得水。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摄影 田宇

原标题:成都机会很多 创业停不下来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