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摄影:何勃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刘雨 刘杰)10月14日报道 岷江碧水傍城,五条河穿城而过,灵岩山城区矗立,山水田林堰相融,人与自然和谐,漫步都江堰,一幅生态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市深入贯彻中央、省、成都市有关部署,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产业转型有序推进,品质城市持续打造,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管党治党从严从实。如今,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刻,这座世界双遗之城,正大力践行成都市委“西控”战略,建设绿色都江堰,永葆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本色,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
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都江堰市将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围绕“双心两区”全域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都江堰特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生态、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模式,争做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大熊猫 摄影:何勃
深化改革 创新驱动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
都江堰市柳街镇,毗邻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的青城山,正逐渐发展成为大青城旅游度假区中的重要旅游区域。而柳街镇水月社区也因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渐被市民和游客熟知。
近来的水月社区更闹热了,起因是当前轰轰烈烈拉开的社区发展治理。
通过寻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水月社区展开探索,走出社区治理的新路子。社区居委会将全社区整合划分为7个自治院落(网格),建立起了“一组三会”自治组织。社区成立了水月民宿旅游协会和协会党支部,让协会支部党员与群众结对打造民宿。
悄然变身的水月社区,带动了当地居民投身旅游的热情,也带动了他们增收致富。目前,每户参与民宿的居民每月能增收1000余元。下一步,水月社区正大胆构想建立“民宿创客基地”,吸引更多的有田园梦想的外来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到水月社区。
“水月社区”旅游的崛起,可以说“改革创新”的思维贯穿始终。而在都江堰市,“深化改革”更是充分体现在社区发展治理中。
放水节活动 摄影:何勃
都江堰市在成都市率先制定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行动计划,细化分解了按照“3+1”功能区管理架构与乡镇行政区调整设置、打造独具天府文化和都江堰精品灌区品牌的旅游景观等28个方面59类99项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同时,都江堰市委社治委也率先设立。都江堰市通过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将为全面落实“西控”战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提供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是一项全面的工作。世界双遗之城都江堰,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破冰之举,首先是建立“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日前,都江堰市一件大事让人印象深刻——都江堰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简称旅发委)正式成立了。“旅发委属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的议事决策机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负责全市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综合改革等工作。”
“旅发委下设办公室在都江堰市旅游局,负责旅发委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旅游局局长兼任。从而,通过机构设置的改革,分工明确,理顺了涉旅部门的职能职责,做大做强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局。”都江堰市编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至此,“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改革,在都江堰市取得阶段性成果。“1”是指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体制;“3”是指目前已经成立的旅游警察大队、旅游纠纷专业审判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N”是指多个旅游服务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N”的内容不断丰富。今年9月,全国首个生态旅游检察科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旅游检察科主要由侦监、公诉、民行等业务部门检察干警组成,以实现生态旅游案件的“一站式、集约式”办理。
解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市坚持创新有为,强化改革突破、开放合作,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今年更是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165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启动制定人才引进集聚办法、编制旅游营销资源目录,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组建岷江水务集团,开展水务资产证券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率先组建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队伍。
转型升级
瞄准“双心两区”增强绿色产业能级
都江堰猕猴桃再添国家级金字招牌!记者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的2017年第74号公告中获悉,都江堰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这也是2017年成都地区唯一新增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了这个金字招牌,将让都江堰猕猴桃成为助农增收的一把‘金钥匙’和对外交流的‘友谊大使’。”
殊荣接二连三而来。记者还得知,日前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崭新出炉,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成功创建名单,我省都江堰市与“北京东城”等15家同列于公布的名单中,意味着都江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了。
“两个国家级的金字招牌的获得,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都江堰市正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正大力增强绿色产业能级。”
日前,2017亚洲景点及游乐设施设备展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在本次展会上,都江堰水果侠主题世界斩获“中国游乐园运营创新贡献奖”。瞄准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这一目标,都江堰市加快布局康体养生、互动体验、娱乐度假、山地运动等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蓝光水果侠主题世界都已正式营业。总投资550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72亿元的外江水主题综合游乐项目已正式开工。
就在不久前,都江堰市与绿地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绿地国际康养小镇项目正式落户都江堰。该项目总投资为200亿元,规划建设总面积约7700亩的“休闲度假+养生养心+健康医疗+生态街区”的康体养生特色小镇,这为撬动都江堰市绿色发展又注入一股强劲动力。
推动这一系列项目,载体便是“双心两区”。“双心”即都江堰主城和青城山镇,“两区”即大青城沿山旅游发展区和田园生态发展区。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思路,创新旅游主导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模式,都江堰市“大旅游、大文化、大生态、大健康”产业定位一举形成。
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市坚持产业转型,强化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坚持抓项目、促投资、增消费,全力推动经济换挡不减速,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GDP增长速度位居成都市前列。坚持抓实投资,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一对一”促建机制,新开工万达文旅项目等10个。瞄准世界500强现代服务业企业、全球前20位酒店集团精准招商,着力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配套服务体系,1—7月,新签约引进变形金刚主题乐园、安徒生童话乐园等项目25个、总投资762亿元。为促进产业转型有序推进,该市坚守绿色发展导向,编制产业园区产业目录、规划导则、入园准则,健全分区规划、要素配套等产业发展制度体系;实施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二次开发,控制产业门类,提高准入门槛,启动落后产能有序转移或淘汰。
生态筹谋
永葆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本色
唐学仕是蒲阳镇蟠龙社区十组组长,现在他有了个新职务——组级“山长”。按照“山长”职责,他每天都要组织组员在辖区巡山。
保护好山林资源,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西控”战略下创新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载体。为此,都江堰市在《“山长制”工作方案》中提出,设立“总山长”下的市、乡镇(街道)、村、组四级“山长制”组织体系。除了有“山长制”,都江堰市还创新推出了“河长制”“街长制”。
都江堰市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成都平原水源涵养地,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放在了保障全域成都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和推动,持续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长效工作机制。一方面实施饮用水水源网格巡查管理制度,实现了巡查工作区域部门、乡镇(街道)、社区、小组“四级巡查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安装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密切监控水质和河道突发情况,不允许有监控死角和任何懈怠。
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各条河流从入境段到出境段是治理和监测的重中之重。如今,都江堰启动了城区2.5环排水管网体系改造工程,主要对城区2.5环内11条主要过境的下河排口进行节流。
“生态意识的树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此我深有体会。”都江堰市龙池镇联合社区主任董泽伦告诉记者,“近年来,联合社区的青山绿水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旅游度假,他们要的就是生态,村上真正能吸引人的也只有生态,产业要发展,老百姓要增收,靠的也只能是生态。”
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市将生态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在践行成都市委“西控”战略的大背景下,建设绿色都江堰,永葆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本色,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在都江堰市正纵深推进。
都江堰市提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争做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其中便是打造成都生态涵养核心区。
惠及民生
让市民在品质城市里感受温暖
今年已经86岁的高天长老人,是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宁江片区A地块的棚改户。就在上个月,高大爷拿到了新居钥匙,盼了一辈子的新房终于快要住上了,心中那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从2014年开始,都江堰市按照成片规划、循序渐进、重点优先的原则,启动城市低洼、内涝、基础设施落后的房屋征收工作。截至目前,7200余户棚改户已签订搬迁协议。棚改让他们圆了多年的新居梦。
惠及民生,都江堰市还着力推动品质城市建设,让市民感受温暖。
近日,随着《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的发布,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的绿道体系正在全市铺开。都江堰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都江堰还将因地制宜地推进绿道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完成全市长约120公里的一级绿道、150公里的二级绿道和各乡镇(街道)内部的绿道支线建设。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PPP项目有了重大进展。都江堰正在加速构建的以高铁、公交、有轨电车等多形态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将越来越清晰,绿色、环保又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将为游客提供在都江堰快旅慢游的全新体验。在未来,立体的交通网络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出行环境,将尽显这座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宜居宜游的独特魅力。
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市坚持共建共享,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福祉持续有效改善。惠及民生,都江堰市首先是让市民享受到品质城市的便利。同时,在有温度的城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151项省、成都市和本级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深化扶贫开发,完成21个相对贫困社区扶贫开发规划,57户173人脱贫摘帽,启动对口支援康定援建项目21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扎实推进平安都江堰建设。
记者 杨华春 图片由都江堰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