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华加快打造“文旅成华” 奋力建设“中优典范区”

2017-10-13 09:3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近五年来,成华经济发展增长迅猛,全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

改造后的城北第一景观大道熊猫大道

成华区大联动中心

十八大以来,成华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辖区落实,全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连续五年位居五城区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城市形象和品质全面提升,积极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成华力量。据悉,成华区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13年至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等数十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关键词 城市品质提升

打造“文旅成华”

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国际化城区

成华区贯彻落实“中优”部署,牢固树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发展理念,顺应成都城市能级跃升大势,把握“交通条件便利、发展空间较大、文旅资源富集、生态本底良好”等区情,坚持以“文化为魂、旅游为翼、生态为底、产业为柱”,提出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积极承担中心城区总部办公、国际交往、文化创意、都市休闲旅游等核心功能,加快由“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业宜商宜居国际化城区转型。

更新增配,做优城市功能。大力实施“交通畅行”工程,着力构建“12横8纵”骨干路网体系,加快改善了作为工业生产基地的路网格局,架设起了现代化城区的“城市脊梁”,打通了新成华大道、中环路、建设北路、双林路延线等多条“产业通道”。成华区城市发展格局也从原来建设路片区单一的“点中心”变成了多维发展“轴中心”,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全域发展新格局。据介绍,今年重点推进107个道路建设项目,加快打通34条断头和堵点路。通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成都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体地标项目建设,适度超前修建教育、医疗、文化、城市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通过实施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打造青龙新街口等特色街巷空间。

着眼民需,提升设施配套。大力实施公共配套品质提升工程,将投入近140亿元,完成380多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基础教育配套、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综合体4个方面,大力提升公共配套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形成一批功能齐备、服务完善、品质优良的综合公共配套设施。未来几年,该区计划投入约40亿元,建成配套学校、幼儿园77所,其中中学13所、小学22所、幼儿园42所……

留白增绿,夯实生态本底。大力实施全域增绿、宜居水岸等重点工程,积极贯彻落实“成都全域增绿十条”,用三年时间统筹推进“22.6平方公里生态区+620公里绿道+14个公园+54万平方米小游园和微绿地”城市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年内二仙桥等6个市政公园建成开园、全区公园总规模突破1100亩,实现20片10.3万平方米小游园和微绿地建成开放,让群众“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大力实施28条112公里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打造百里生态河渠和绿色景观,为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盛景贡献新的力量。

传承增韵,弘扬天府文化。大力实施“天府文化弘扬”工程,制定出台《工业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对机车车辆厂等重点工业遗址实施保护性开发、示范性利用;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提升打造“城北古蜀留痕”“机车厂中国最美地铁站”“东客站光影都会”等特色文化地标,打造“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动感成华”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发挥成华作为全球唯一“熊猫都市家园”资源优势,推动大熊猫繁育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着力打造“《熊猫PANDA》秀!”“摇滚熊猫”等大熊猫国际交流活动品牌,为天府文化注入更多新活力……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培育2.5产业新形态

打造现代服务业汇集地

近五年来,成华经济发展增长迅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位居五城区第一,成功打造建设路“百亿商圈”、猛追湾“千亿总部集群”、全省百亿旅游强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重大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保持10项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成都五城区前列。到今年,成华区经济发展全面进入“井喷”期。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华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构建形成集聚发展、高端引领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实现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型升级。

今年3月以来,繁星戏剧村、香港瑞安成都天地、喜马拉雅西南总部、福中西南总部、中车产业城等近百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纷纷落户成华,涉及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目前,成华区正立足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统筹布局“一带五区”六大产业功能区,重点依托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新经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培育2.5产业新形态,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高端高新高质的现代产业格局。可以说,这标志着成华区产业发展步入质量和数量“双提升”阶段——

锁定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在大龙潭片区聚焦通信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新兴领域,大力推动以航天科工ODM中心为核心的智慧海派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成都首个都市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发挥猛追湾千亿总部集群、建设路百亿商圈和电子科大等创新资源辐射聚集效应,大力推动“四院三司一行”、中关村领创空间等龙头创新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高端商务总部发展区。

打好“大熊猫文化”和“工业文明”两张牌,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展演博览等文创业态,建设国家级文化创意发展区;加快推动复地熊猫小镇、灵岭国际旅游主题公园、万达国际医疗集群等高端文化旅游龙头产业化项目,建设世界级熊猫国际旅游区。

大力推动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龙之梦星级酒店集群、西南唯一的国际医院百汇医疗、天祥港澳中心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建设一流枢纽经济集聚区;依托辖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交通条件,积极融入“蓉欧+”战略,大力推动以富森美家居、宜家家居、月星环球港等为龙头的泛家居产业集聚壮大发展,建设区域性商贸旅游发展区。

关键词 民生改善

加快公建配套建设

打造“有温度”的特色街区

“坚持共建共享,做实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成华。”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坚持惠民利民、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持续大规模实施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省、市率先出台助老、助医、助学惠残政策,成为西部首个“养老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单位”;大力发展教卫文体等社会事业,高品质建成32个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创建10个市级名校集团、11所市新优质学校,引进成都石室等7个优质教育品牌,全区高考本科硬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提高优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实施8大类18项1264处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抓好交通畅行、公共配套品质提升、优质教育倍增、全民健康促进、扶贫攻坚等重点工程,加快建成学校、医疗卫生、文体等配套项目64个,完成96个老旧院落、9个棚户区改造。按照计划,成华区将重点加快打造一批人文社区,在八里二仙、大龙潭、昭觉寺等片区营造中有机融入工业文化、客家文化、古蜀文化等元素,提升打造“东郊记忆”“城北古蜀留痕”“机车厂中国最美地铁站”“青龙新街口”等特色文化地标和“有温度”的特色街区,让市民在咫尺间“望得见美景、记得住乡愁”;加快打造一批国际社区,依托全球唯一“熊猫都市家园”,在北湖片区实施教育国际化示范行动、加快七中嘉祥国际学校等国际学校建设,统筹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商业、生活等设施,吸引国际友人和高端人士入住。

关键词 创新社区发展治理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打造成华特色品质生活社区

今年9月,成华区在成都市率先获批设立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简称区委社治委),全面统筹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增强集中便民服务功能,增强社区发展动力,让城市发展演绎精彩、群众生活更具质感。

记者走进成华区大联动中心。长17.92米、高2.88米的环形高清彩色大屏令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整合了成华区25个部门、14个街道的基础数据,形成了大联动·家空间社区发展治理云平台和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努力构建集社区服务、政务和公共服务、市民矛盾调处、城市综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依托大联动·家空间社区发展治理云平台和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及“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目前成华区正全面推进“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深化建设。成华区大数据和政务服务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打造了“网上市民服务中心”,开设“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便民服务”专栏。让市民通过网络实现了审批服务事项全流程“一网办”,通过让数据在网上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少跑路。

目前正按照打造通信枢纽·智慧城区的需要,集成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进社区智慧建设,加快完成保和街道和美社区、青龙街道青龙致强社区等3个市级示范社区和11个区级示范社区的提升打造。

“宜居宜业、品质生活是社区发展治理的主要目标,我们将以历史文化为魂,以特色风貌为形,以信息化为支撑,切实优化街区形态、商区业态和社区文态,彰显闲适安逸的成都生活特质,是打造‘中优典范·文旅成华’智慧特色街区的关键所在。”昨日下午,记者在成华区大联动中心采访时获悉,成华区青龙辖区致强社区综合发挥电信通信、长虹智慧商业等科技优势,在深化“市民驿站”应用,落实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研发“滨海家园”院落协商自治服务系统,努力加快集成“大联动·家空间”智慧街区基础云平台,构建“政务+公服+志愿+商业”等在内的全域社区智慧服务体系。下一步,将打造“豫府新街坊”社区综合体,同步推进“青龙港湾”街道综合管理服务、“社区绿岛”社区多元治理服务系统的研发工作,不断集成区域化党建、“街长助理”、商家治理、楼宇服务、社区慈善等信息化应用,不断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本报记者 李自强 白洋 文/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