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变化气象万千 本报资料图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成都城市格局之变靠什么?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部署,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开启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这座城市在城市工作理念、干部作风士气、社会舆论环境、城市公众形象等方面悄然发生着全方位、深层次的积极变化。正处城市转型期、功能提升期、开放窗口期的成都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成都用新发展理念指引工作,用新话语体系指导工作,一以贯之于城市发展的每一领域、每个环节——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悄然转变的城市工作理念,正由表及里、由外及内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着成都的城市格局,在新时代以日新月异的城市新气象,折射出发展的万千气象。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城市格局由“单级”向“双城”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转变
东跨龙泉山开辟城市永续发展空间,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破除圈层发展瓶颈和资源环境约束……成都正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天府特色、高点定位重塑城市空间和经济地理。
这样的长远考虑和宏伟布局,源于一次次的深入调研和专题研究,源于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与决心,更源于对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对表看齐,是一次城市工作理念的深刻转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在论证雄安新区选址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从我国经验看,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省委对成都要求,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学习运用世界先进城市规划理念,促进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转变。
这为成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城市格局由“单级”向“双城”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转变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过细致反复的科学论证,在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城市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上,成都具体谋划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功能体系。对成都而言,其深远意义在于,改变的不仅是已经不再适应新发展理念的传统空间布局,更将进一步引导人口和产业重新布局,引领城市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匹配,推动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和城市治理方式,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国家中心城市治理体系
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掀起新一轮产业发展浪潮。紧接着聚焦城市发展治理不同层面,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新经济发展大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相继召开。
可以说,从城市工作理念变化维度来看,成都这一系列谋划一脉相承——聚焦不同领域,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和城市治理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治理体系构建增加了信心、开拓了视野、厘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明确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省委则特别要求成都从产业培育发力,建立完善产业推进机制,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研究、规划、推动,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纵观全球,任何一座发达城市和中心城市,都无一例外地兼备“软硬”实力,既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也构建起了成熟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面对产业宏观层次和技术微观层面呈现出的新格局、新态势,成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加强产业政策创新和经济组织方式变革,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也必然要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治理方式,探索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治理体系。
科学研判成都产业发展现状,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成都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城市的内质和面貌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深化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差异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新经济委员会,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环境和市场沃土正加快构建;全域乡村规划编制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在全国率先成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和三年计划全面实施……
——坚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新人才观,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汇聚城市发展强大动能
以新人才观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建设。7月18日,成都发布“史上最强”人才新政——《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成为了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人聚而城旺,才至而城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人才观,是成都对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省委“着力建设一支更好适应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重大要求的具体落实。以新人才观为指引,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都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38人、省“千人计划”146人、“蓉漂计划”114人,吸引10万余名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成都,按照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干部用人导向,面向全国遴选专业化干部105名,面向基层遴选推荐优秀年轻干部942名。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根本动力,开放是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明确了一系列重大要求。省委明确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成都鲜明提出“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将改革创新和开放引领作为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聚焦聚力改革创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专业化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进,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双轨运行的户籍改革顺利启动。
聚焦聚力开放,以新开放观为指引,着眼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高位启动,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欧洲中心投入使用;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动城市东进,主动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合作。
随着一项项具体谋划的深入实施,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之际,成都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正加快形成,势必汇聚强大动力,助推城市高质发展、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成都对绿色和生态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党的十九大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四川。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上看,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这是成都应尽之责;从推动城市永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责任上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更是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从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责任上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无疑是提升民生福祉必须且必要的善治德政。
当前的成都,已然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鲜明特质,从“三治一增”到天府绿道建设,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一项项具体谋划,是成都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的具体行动,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主动作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大要求,成都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质,“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随着成功举办、深度参与天府文化周、香港文创推介会、世界旅游组织大会、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活动,天府文化不仅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更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成都也成功入选了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第33个会员,迈出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步。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成都一以贯之落实从严从实要求,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坚持从严从实教育干部,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在新时代,以新作为新气象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根本保障。
本报记者 徐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