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代表到成都市城市规划馆考察
来自广州日报的张晓雯,昨日在成都天府五街上的菁蓉国际广场上,再次刷新了对这座城市的认知。“这是我十年后的再度来蓉,成都的变化实在惊人。”
这种变化体现在哪里?在张晓雯看来,从前认为成都“是一座慢生活的城市”,但这一次的探访,明显感到城市发展速度之“快”——不仅是城市的干净环境,科学规划,更是这座城市在新经济发展中展现出的新动能,带来了更多新鲜血液和创业团队,让这座城市的未来描绘了更多希望。
张晓雯是参加成都市城市规划和新经济发展考察的120多位嘉宾之一。12月26-27日,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嘉宾们随后参加了上述考察,背后反映了这座城市传媒重镇的地位。
首都经贸大学人才学研究中心秘书长丁雪峰亦是活动嘉宾之一,他则评价收获颇丰,“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几年成都新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离不开这里吸引人才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气氛正浓
“成都新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
“成都是一座很聪明的城市。”在菁蓉国际广场参观了展示大厅、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外籍人士创业之家后,丁雪峰对成都的创业环境发出赞赏。
实际上,这并非丁雪峰今年首次赴蓉。今年9月,成都举办了2017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丁雪峰亦参加了盛会。在他看来,这座城市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特质,正在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来这里安家。
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将为成都带来什么?作为人才研究学专家,在丁雪峰看来,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成都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都很容易留住人才,“可以说,成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引进。”
在菁蓉国际广场,嘉宾们还参观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这里也被称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旗舰店”。在这里,企业将获得项目入驻、政务政策、基础配套、生活配套、创业辅导、技术平台、专业中介、科技金融、企业培育、新经济孵化等全方面服务。
这个超市获得了在场嘉宾的纷纷点赞。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中心大厅的一处角落还放有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安放的无线充电装置,有嘉宾这样评价——“成都城市的科技化,真正地走在了前头”。
千年文化融入城市规划
“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当之无愧”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参观了菁蓉国际广场后,嘉宾们来到了成都规划馆,在3D数字影院观看了成都规划宣传片,并了解了成都城市规划、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
在成都规划馆的参观内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李劲松直呼“过瘾”。这一次受新华社邀请来蓉参会,李劲松表示再一次认识成都——“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当前成都对自己设定了很好的规划,同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升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在观看了成都规划宣传片后,李劲松更是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在他看来,千年文化融入到了这座城市的规划中,而其中的包容文化是吸引更多人来蓉的“重要法宝”。
成都的千年文化,打动的不只是李劲松。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赖冬阳直言,“文化和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成都很早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管是从历史沿革还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当之无愧。”
述评
新媒体正为成都新经济汇入源源动力
“既有高校人才储备,又有乐观包容心态,这座城市正在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落户,共谋媒体行业新发展。”就在前几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受邀参加了在蓉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现场表达了对成都的赞扬之情。
和许多熟悉成都的人一样,在宋建武眼中,这座城市“慢”在生活节奏,而“快”在城市发展——在这里,不仅有府南河边大碗茶,望江楼上薛涛诗,更有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和新产业,正在萌生新的改变。
而新媒体,正是成都这场改变中的重要动力之一。作为中国的传媒重镇,成都正在向媒体融合中谋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网络、视频、传播、动漫、广告、文化创意、通讯、电子、娱乐、教育、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IT、影视、传媒、教育、移动终端、电子、手机等多个行业的新兴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新经济增长点”。
纵观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具有极强新经济性。仅在新媒体的直播领域,今年上半年国内用户规模就已达3.43亿,网民使用率为45.6%。根据智研咨询预测,到2020年,国内直播市场规模还将达到600亿元。
这意味着,新媒体的发展,正在为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一方面,成都当前重点发展的 “六大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也正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成长起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兴媒体。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也正在与新经济形态进行融合。例如,成都正在大力发展的创意经济,未来将与媒体的核心产品——“内容”相结合,发展和创新新媒体文化产品,着重培育具有“蜀”味的原创IP经济,推动技术上有创新性和独占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研究,网络视听等领域产业发展,以此来促进媒体创意经济的发展。
到那时,或许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成都声音”,将在天府之都唱响新经济之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邹悦
实习生 向莲君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原标题:“搞经济,谋创业,这座城市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