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2018年的经济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在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看活力
把握主线,加大配套,用好平台,激发改革活力
活力怎么激发?要把握主线。眉山市市长罗佳明表示,经济要有活力,首要一点就是要去除“僵尸企业”,让宝贵的社会资源流向充满生机的市场主体。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商华认为,在全面创新改革过程中,要以知识产权为纽带,通过专利展示、供需撮合、金融服务等,破解“产学研资用”脱节难题。
要加大配套。省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举例,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改革试点已经走出第一步,但顾虑犹存,需要从法律保障、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等方面配套跟进,最大限度激发改革的积极性,释放活力。
要用好平台。省商务厅厅长刘欣透露,2017年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接下来将利用好这个平台,同时与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融合发展,围绕空港和临空经济,向国家争取自由贸易港政策,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看动力
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消费热点
会议提出,切实抓好投资促进和市场拓展,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认为,实施“项目年”,不能和搞“铁公基”等同。未来,将继续把投资拉动和调整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如何实现?省投促局局长陈光浩认为,今后招商引资更突出精准,告别“捡到篮里都是菜”,转向缺什么招什么、补什么,更突出精品。
从消费看,就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刘欣介绍,一方面要扩大消费供给,“给消费者上更多的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加健康养老、科技服务、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消费供给;另一方面要拓展消费热点,鼓励高品质产品消费。
看“三农”
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会议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整体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总抓手如何抓?要找准主要战场。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认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县,要统筹规划县域、场镇、村落等。
要找准主攻方向。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看来,农村改革要继续坚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这个主攻方向不动摇。明年,我省宅基地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深化,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为乡村振兴开路。
要着力发展支柱产业。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认为,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
看路径
更加突出特色、协调和质量
会议提出,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
省政府秘书长唐利民坚持一个“老观点”:越是要协同发展,越是要强调特色。协调发展的过程不是抹煞特色的过程,而是相反。各地都应找准特色、发挥特色、坚持特色,不能人云亦云,一拥而上。
“要注重协同。”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表示,眉山将继续融入成都,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行业龙头和大企业大集团,与成都形成合力。
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如何提高?如何着力?
泸州市市长刘强认为,要通过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化建设,用快速交通链接区域,加大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同配合,降低各个类型城市之间的沟通成本。
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认为,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首要一点是提升城镇人口的服务质量,一方面是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让那些已经进城但没有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的人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城市居民,要优化和提升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公共服务。
原标题:聚焦新目标 落实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