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大瓦房是成都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建筑,被列为“成都市文物古建筑重点保护单位”,并被四川省列为“客家保护民居”
钟家大瓦房祠堂正中挂着的“琴墨堂”牌匾,正是为了纪念钟子期
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是性格相投的朋友,重在志趣相投。世人重视知音,所以有“士为知己者死”一说。日前,成都市公布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有着248年历史的钟家大瓦房也名列其中。但很少有人知道,成都这家客家建筑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俞伯牙每奏一曲,钟子期就能听出曲中志趣,二人于是结为知音。钟子期染病去世后,俞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由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此后,由于朝代更迭,战乱不断,钟子期的一支后裔在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期,迁移到了成都龙泉驿。而如今钟家大瓦房祠堂正中挂有的“琴墨堂”牌匾,正是为了纪念钟子期。
九天十八井
大院户户相通
钟家大瓦房坐落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二村的一个院坝之中,坐北朝南,呈对称形式布置,正大门与正堂屋相连,正堂屋东西两侧各设三道大门,均为一进三厅,形成既相连又独立的建筑格局。200多年的时光洗礼抹去了钟家大瓦房原本鲜艳靓丽的模样,石灰墙已经斑驳脱落,墙角堆满了石头、柴草,就连不知名的藤蔓也从屋顶的黛色瓦片上悄悄爬了下来,更添显了一分落寞。瓦房内早已无人居住,仅有稍微保存完好的祠堂、大厅和刻有精致图案的房梁木,能依稀显现出昔日辉煌的景象。
大厅进门的左边挂有一个黑色的牌匾,记录了钟家大瓦房的历史及建筑构造:钟氏家族是移民成都的第一户客家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移居龙泉柏合镇。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兴建了钟家大瓦房,为钟家始祖“荣昌公”始建。得六子后,在祖堂两侧扩建。而后,代代繁衍,形成了由7个建筑单元、7道大门、100余扇小门、22个天井和1个屋前大院坝构成的大瓦房建筑群。
今年62岁的钟家后裔钟永其回忆起当年居住在大瓦房里的时光感叹说,“以前小的时候,每逢下雨天我们都在瓦房的巷子里嬉戏玩耍,因为巷子相通,还有既可以排水又可以采光的九天十八井,我们从来不会被雨水打湿。”
谈到钟家瓦房的历史,钟永其更是感慨连连,“那时候钟家几百人都住在这个大院里,以祖屋为中心陆续在周围建房居住,每家每户都是相通的。修房子的每一根木头,都是从仁寿运过来的,并加以客家特色的精心雕刻。这些年因为保护建筑,陆续组织了钟家人搬离老瓦房,慢慢人去楼空,只有我妈妈平日里还会再来打扫一下祠堂和大厅了。”
记者在钟家大瓦房里探访一圈发现,正堂屋墙上的照片将当年钟家大瓦房内的辉煌景象和生活气息一一呈现在眼前。作为成都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建筑,2001年钟家大瓦房被列为“成都市文物古建筑重点保护单位”,并被四川省列为“客家保护民居”。
保存老房子
给后人留个念想
婆婆李淑芳(音译)今年已经80岁,嫁到钟家来已经64年了。记者碰到李婆婆的时候,她正要去街上买菜。李婆婆说,他们一家搬出老房子已经很多年了,但她还是舍不得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会经常回来看看,顺便把房间内的卫生收拾一下。“有时候会带着孙子来看看这老房子,给后人讲些以前发生在老房子里的事情,希望后人可以记住钟家的家训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
李淑芳回忆,以前大瓦房100多个房间最多能住300多人,周围环境好,有树有水,而最有特色的就是钟家每年清明节的“蒸尝大会”。原来,钟氏家族自宋以来,除了战乱时期,每年4月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家族聚会,届时钟家家族的人率全家老小聚集在祖屋的大瓦房,严格按照辈分制度排定,宣读家法家规、进行奖惩,并商议族中大事。“清明节的时候,族长会主持祭祀大典,宣读祭文,供奉祭品,我们钟家人都要扫墓祭祖。”
最后就是吃“坝坝宴”,李淑芳介绍说,那时候会在钟家堂屋一字排开,几十桌人,现场搭灶台,以客家传统的“三蒸”“三炒”“三凉”的“九大碗”为主打,几百人在旷坝上同时开吃,那场面好不热闹!“现在想想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房子现在也一天天变老,好多地方塌了,看到很是难过。几年前我们钟家人自己捐款把祠堂的墙面重新修了一下,我真的非常希望老房子能保存下来,希望能够修复成以前的那个样子,给钟家的后代子子孙孙留一点念想,让他们记住自己家族的历史。”
祝萧 本报记者 白洋 张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