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生态成都 传承自然基因

2018-02-01 19:4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2月1日讯 今日,凤凰网刊载《生态成都:传承自然基因》,描绘成都绿色发展。文中提到,古老的自然一直镌刻在成都的城市记忆中。如今,这场已深入到城市“毛细血管”的治理工程让天府之国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也是回归之路。据生态学家颜京松介绍,“生态”的经典定义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生物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成都而言,这种关系在“三治一增”中变得更加清晰,并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格局;同时,也使全社会能够更好地领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使大家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抒写新时期生态文明的和谐乐章。

以下为刊载全文:

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眼里,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这种古老的价值观曾经迷失在工业文明及其不计后果的高速增长中。过去一百多年里,城市的规划者们开始大规模反思如何构建一种更加良性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的成果最终必须体现在个体的微观生存状态中,因而不能像发展GDP那样靠某种功利主义的方式来获取。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润物细无声式地蜕变,背后反映出的是从城市文明的根基中逐渐生长出来的价值观。

自古以来,任何一种群居系统都需要首先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对于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来说,生态环境与和谐宜居更像是一种自然基因,始终伴随着这座城市漫长的发展历程。成都拥有一种令人瞩目的特质是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天然的生态本底,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岷江水系贯穿城市,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其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龙泉山等高品质生态资源离成都城市是如此之近,使得这里的市民有机会不断触摸到真正的自然,望山见水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成都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城市范本。

全域生态治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都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突破1600万,但它并未像世界上其他同等规模的城市那样,必然走上与古老的自然渐行渐远的道路。面对雾霾、拥堵等大城市病,面对市民对更多青山绿水的生态需求,成都清晰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为内容的“三治一增”,立足于空气、水、绿色出行、绿地等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面。它意味着,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实施、逐步推进,才能使这一系列生态建设方案真正结出硕果。

实际上,从去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三治一增”,到随后出台“治霾十条”“治水十条”“治堵十条”“增绿十条”的四个“十条”措施,所涉及内容,其系统性、完整性和丰富性都足以令人赞叹,纵观最近几十年里全球城市的各种生态建设实践,这的确称得上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域生态治理工程。

因此,当成都市提出并不断实施“三治一增”时,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传承,亦即:坚持先进科学的治理理念制定政策措施,延续并拓展这座城市难能可贵的自然基因。

相比而言,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大多不会在城市中全面铺开,而是习惯于集中力量解决单个问题。此种现象既与其面临的现实境况有关,也反映出城市决策者们相对谨慎的、功能主义的诉求。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以解决城市交通难题和垃圾资源化著称;德国南部的弗莱堡则将治理重点放在地面改造、屋顶绿化及河道自然景观的恢复上;日本的一些城市侧重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欧洲的城市更擅长打造生态社区。从某一个领域入手形成独特的生态治理优势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治理成本较低,规划难度较小,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容易。

然而,对于旨在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努力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之生态盛景的成都来说,局部战术显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而“三治一增”方案的最大特色恰恰在于,既体现出国外生态建设案例中常见的问题指向性,又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总体目标结合具体实践,再搭配详尽的局部细则和阶段性指标,力求打造出高标准、立体性、多层次的先进治理样本。

和谐美丽家园

作为一套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满足于对城市环境进行小修小补,而是下决心要将生态治理放到城市发展最突出的位置上。毕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政府清晰地意识到,这座城市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均与生态环境、和谐人居密不可分。无论治霾、治水、治堵还是增绿,其目的都是要使民众能够回归到一种自然舒适的生存状态,重拾天府之国那享誉世界的生态价值观。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还提出,“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的应有之义。如今,在“三治一增”的带动下,成都市民已经感受到身边的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截止去年年底,该系列工程中的许多阶段性目标均已达成。

据报道,治霾方面,淘汰黄标车2.39万辆,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4148家;PM10、PM2.5平均浓度下降13.7%、10.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5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4%。这也是自2013年成都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启动PM2.5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治堵方面,地铁通车里程179公里,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已成为市民重要的绿色出行方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成都还在全国首次提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指标,未来目标将达到85%,其中轨道交通承担40%的比例,常规公交10%,共享单车、步行35%,打造完善的绿色交通体系。治水方面,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达100%。增绿方面,突出的亮点是16930公里世界最长的城市慢行系统——天府绿道体系全面开工建设,2017年已建成633公里,当这张可进入、可参与的绿道大网铺开后,城市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绿色空间将被一一串联;另一个则是规划建设占地1275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的绿心。

可以看出,“三治一增”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系列生态工程,其目标的提出,首先建立在对成都的自然底蕴、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之精准把握的基础上。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与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无疑需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总体环境,而这原本就是成都这座休闲生态名城古已有之的特色,或者说,它早已嵌入了成都的自我定位中。因此,这套生态治理思路背后,透露出的其实是这座城市的总体发展理念,它深植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并被扎根于此的千千万万市民所共享。

古老的自然一直镌刻在成都的城市记忆中。如今,这场已深入到城市“毛细血管”的治理工程让天府之国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也是回归之路。据生态学家颜京松介绍,“生态”的经典定义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生物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成都而言,这种关系在“三治一增”中变得更加清晰,并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格局;同时,也使全社会能够更好地领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使大家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抒写新时期生态文明的和谐乐章。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