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天府绿道 打通全域成都绿色“经脉”

2018-02-07 06:45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段琪琳   责任编辑: 马兰

如果从空中俯瞰成都,14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条条绿道犹如经脉,勾勒出成都新的城乡景致。

从天府绿道建设提出至今,8个月时间里,成都已经建成各级绿道785公里。而未来十多年里,成都将修建16930公里的“翡翠长廊”,打通全域成都绿色“经脉”。

785公里尚不足16930公里的二十分之一,但踏足其中,已能感受其中非一般的“道”。

历史文脉之道:传承天府历史文化

对邛崃市建设者来说,绿道,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植入文君文化、邛窑文化等邛崃特有的历史印记,重现“琴台夜月”“南河渔唱”等“临邛八景”后,绿道,成为“讲好邛崃文化故事”的载体。

在长约5.4公里的青羊区金沙滨河公园绿道,结合沿线古蜀、秦汉等多个时期文化资源,恢复和新建多处亭台楼阁墙,历史记忆在这里鲜活重现,展现了一幅金沙文化与熊猫元素结合的完美画卷。

在成都市的建设决策中,天府绿道不是简单的生态功能,而是承载了城市发展多功能复合、多功能叠加的载体,历史文化正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截至今年1月,在成都全市开工建设的1178公里绿道中,都江堰水利文化、熊猫文化等被一一融入景观。而在随后的绿道建设规划中,历史文化的投映将更加活跃。

位于武侯区环城生态区范围内的天府芙蓉园,以打造“中国芙蓉赏花第一园、天府文化体验区、成都文化记忆体”为总体定位,将再现成都芙蓉文化,并引入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合作建设、专业运营。

新经济之道:孕育新产业新动能

在锦城绿道中和湿地段,一间售卖面包和牛奶的小站亭、一排散落于草坪间的露营帐篷……为游人提供了秀美风光之外的更多选择。

在成都市决策者看来,绿道建设,在提高生活品质、改变城市形态之余,更要打造一种新经济发展的新场景:通过这个载体,吸引全国各地的名人名家名品,形成新的消费流,再转化为商业流,孕育新产业新经济。

“绿道+”的创新招数,在各个区县已建成的绿道上已能一窥端倪。

金牛区投入4000万元打造占地117亩的府河摄影公园。公园以“摄影”“花卉”为主题,构成“四季有景,生态摄影”的生态绿色景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成都摄影界的“网红”,摄影经济正在形成。

新都区结合“十五分钟公服圈”的理念,启动实施了毗河绿道双水岸段2.5公里示范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已配置有服务中心、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儿童游玩设备、厕所等公服设施,并成为周边7个小区6万余人休憩、运动、体验的场所。

正在建设中的锦城绿道江家苑段,以田园为纸,草木为绘,池渊为墨,组合浅丘、森林、田园、湖泊、池塘、花海等景观,欲吸引运动青年人聚集。

一个共同特点是,在这些项目中,都出现了社会资本的身影。2017年,天府绿道获得社会资金13.74亿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7个、35公里,社会投资项目12个、25公里。

成都市认为,只有充分调动区域建设单位和资源共享单位参与绿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持续推进绿道建设。

乡村振兴之道: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沿着彭州市葛仙山镇健康绿道的木栅小道一路登顶,放眼望去便是千亩梨园。村民李福军已经着手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了。这条全长约14.5公里的绿道,串联了湔江河谷内休闲运动小镇、蘑菇农场和千亩梨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及特色林盘等资源,将城乡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

绿道的建设带来周围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区域水电气讯管网建设得到推进,沿线风貌得到进一步整治,布局商业网点、公厕等便民生活设施越来越多,农村生活舒适度提高,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温江区全域绿道建设体系中,贯穿农村区域的“北林”田园绿道总长350公里。如何推动城乡要素沿绿道一体化流动、产业沿绿道一体化布局、人口沿绿道一体化集聚,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成为温江区思考的问题。

温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江有机嵌入都市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业态,依托特色资源,鼓励绿道沿线花木企业改造提升园林景区,集成展示特色精品花木资源;同时依托川农大、市农林科学院,引导沿线企业、农户开发迷你植物编艺等新产品,带动消费新需求;串联陈家桅杆等川西文化资源及国色天乡等时尚文旅项目,形成环绿道消费圈。

未来行走于绿道,一批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型等特色林盘聚落,以及以原乡和林等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串联其间,“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移步换景,川西平原之美跃然眼前。

原标题:天府绿道 打通全域成都绿色“经脉”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