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樊建川:我的梦就是建100个馆

2018-02-07 07:2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樊建川

他是一个梦想家、冒险家、实干家,他是中国文博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自筹资金建立建川博物馆群落,把个人爱好和民族责任合为一体,他把对历史的追思和当今的文化建设熔于一炉。

他迄今收藏的文物达八百万件,数量列全国私人收藏之首。

看他办博物馆立志救世,“为人太多,自为太少”,很像庄子书中的尹文子。至于粗茶淡饭,布服素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又很像墨子……吾国中原黄土深厚,蕴藏哲理,宜有儒道两家之外,墨家一脉精神延续下去,而见之于某人如建川者。

——流沙河评樊建川

走进樊建川的二楼办公室,嚯!墙壁上满满当当都是他的字画,“性命可以丢,情义二字不能忘”、“穷骨头”、“死而后生”……这里和外面的建川博物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只有一墙之隔,“舵爷”只稍稍探出身子就能看到广场半截照壁面前那个17岁的自己的塑像。

樊建川半辈子都在外人看来“奇怪”的梦想里走着正步,他说这辈子发誓要建100座博物馆,死后全部捐给国家,他历经多重身份的转换,全年无休,永不稍息。

他是“网络大V”,微博阅读量一天经常突破800万,他发一条自己吃鸡杂面的照片,阅读量就破千万,把他吓一跳。他在重庆火车站席地而坐,照片很快上了热搜……

太多人对他好奇,无数文化名家写过他,说起他,想起他,好像都没有谁真正问过他自己到底怎样评价自己,这次,成都商报记者来问问樊建川如何评价自己。

他的梦想

建100座博物馆 以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樊建川和他的“建川博物馆系”,目前已拥有40余座各类博物馆,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群落。

作为民间博物馆策划、建设和运营的领军者,樊建川的想法是建100座馆,“到时候肯定是全世界第一,更是行业第一。我已经61岁了,我现在很紧张,今年我们同时有9座馆在建,其中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博物馆是‘改革开放博物馆’。有8座馆布局在重庆,但离100座还很远,任务还有一半以上。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要‘跳起来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老天爷对我好一点,让我活久一点,争取70岁把100座馆完成,完成了就可以甩手耍一会儿了,没有完成就一直做,做到死,是多少座就是多少座,100座馆是我的目标。每个人有自己的梦,有的人要建农庄,有的人要买房子,有的要开好店,我的梦就是建100个馆。”

樊建川说话中气十足,说起目前的馆更是声音洪亮,句句砸地有坑:这个馆拍卖了500亩地,聚落内差不多有30个场馆,11年前的2007年我就写了法律文书,我妻子签了字,律师公证,这个博物馆,这几百亩地,这几百万件文物,包括产权、大炮、飞机、炮弹,包括几百件国家一级文物,到时候都全部捐献给国家!

他的自评

完整的吃货 文雅的老师

樊建川建“建川博物馆群落”已15年,很多人说樊建川挣了那么多钱,都拿来做博物馆,值不值得?太多人对樊建川的性格和传奇故事感兴趣。也有太多人写过他、议论他,但好像都没有谁问过他究竟怎样评价自己。

樊建川看了一眼记者,说:“我就是典型的四川人!我(微博)粉丝有170万人,每天平均六七百万的阅读量,是很真实的阅读量。我是比较典型的四川男人,典型的完整的鲜明的吃货。有一次吃鸡杂面,那一条微博的阅读量过千万,形象突出嘛。另外我要写《心经》,写字,还讲一点历史故事,感觉好像还是一个很文雅的老师,我当过八年老师。其实我很生活化,给大家唱歌也还可以。我也有男人的责任感,已建成了40多座博物馆,我要建100座博物馆,建了全部捐献给国家,自己费心费力建,忍辱负重,敢拼敢搏。而且我建的馆,很多主题(题材)都有难度。我很爱和平,珍爱生活,很想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但我很愿意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责任。”

樊建川当过知青,当过兵,干过农活,“当时是正儿八经干了五年活路,手脚全是老茧。后来读了军校,当了老师,当了公务员,当了小官,辞了又到成都来……当时初到成都办理的‘暂住证’现在都成为我博物馆里的收藏。”樊建川说自己从一个暂住成都的人变成现在融入成都,还成了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为成都添光彩,“这说明天府文化的包容。”

他的故事

博物馆前后15年 收藏花费20亿

建川博物馆前前后后15年,买东西花了他差不多20个亿,“其实博物馆最大的资产,不是这500亩地,也不是这几十万平米请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房子,也不是我栽这些树。而是这八百万件文物!包括5·12地震馆,全国有许多纪念馆,但我摸着胸口说我有5万件5.12地震的文物,其中有10件国家一级文物,我们是四川最好的馆。我们这几年把文物收藏做起来了,要使天府文化走出去,现如今已在外面办分馆了。过去在李庄建了6座馆,我们并没有参与管理,建好以后交给地方了,文物捐了1700件,50吨的卡车拉了一卡车,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东西,包括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华博物院的东西,都捐给李庄了,李庄是我的家乡嘛。但这次我们在重庆建了8座馆,全部看完要花一天,完全是我们自己管理,是我们自己的资产。下一步建川系准备在青岛建8座馆,在海南文昌建8座馆,还要给湖北荆门建馆,都在排队……”

樊建川说现在外地找来的建馆“订单”有三四十座,理论上讲是有希望完成100座馆的人生目标的,“有一个目标总比没有目标好,把目标搁在那里,定一个跳起来才能摸得着的目标。如果我把目标定在50座馆,明年就可以退了。”

他的生活

全年无休 除夕夜跟保安一起站岗

访问樊建川,注定逃不过他的生活方式。

没想到的答案一串接一串:他生活简单,吃不来海参、鲍鱼、鱼翅、燕窝……“不是我节约,是我吃不来,连羊肉我都吃不来。”可以吃点猪肉牛肉,爱死了吃面!穿,上台面万把块钱的西装还是有好几套,但平时就是简单的T恤。工作,就是做博物馆,全年无休。现在跟在他身边有三个人,一个秘书两个助理,秘书助理可以轮休,他一年四季全天候在岗。

樊建川每天晚上12点离开办公室,睡下可能已是1点钟,平均每天五六个小时睡眠。“大假肯定是在博物馆。大假一天来几万人,容易出事,投诉、安全问题,一堆堆的事情。每年大年三十我都没有看过春晚,都是和保安一起站岗,不光是我,还有我的副馆长也一起和保安站岗。”樊建川的妻女、孙女周末到安仁看他。“我觉得可能是一种病态,就是癖,工作癖、收藏癖,活路不做完要不得,耍起恼火,要干着活路一直转起,特别是高速运转就要好得多。”

樊建川的“高速运转”还包括一些神奇的习惯坚持。比如坚持了45年,每天早晚冲冷水澡,这是他在内蒙古、西安当兵时留下的习惯,对强健体魄和意志有好处。他同样坚持了45年,每天写日记。他的公司1993年成立,到现在25年了,有的员工跟了他25年,当时帮他创业的“八大金刚”现在还有5个人在这里工作……他要求他的员工每天坚持写“工作日志”,跟了25年就写25年。

除了管好文物,运营好博物馆,樊建川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找钱养馆,“我这个馆长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馆长,应该叫‘馆主’。”

樊建川谈天府文化

安逸斯文与刚烈坚韧

天府文化是矛盾的两极

“一个地方要靠人文支撑,比如说到天津,大家往往会想到冯骥才,说到宁夏就是张贤亮,说到陕西就想到贾平凹,说到云南就会想到杨丽萍……这次的‘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104岁的马老、流沙河老师、博物馆的同行王毅,包括李宇春,都非常牛。我自己在这里面算‘勉强’,我毕竟只是在努力传播中国博物馆文化,在民间博物馆做到排头兵,我觉得自己是不够格的。但这次评选的意义重大,入围阵容也非常强大。这次评选仅仅是个开始,我相信还会有其他形式继续宣传对天府文化有贡献的人,也使天府文化得到更大的发扬。”

樊建川认为“天府文化是四川人的精神家园”,是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四川人,长出来的一种理想、信念、做人的准则、规矩,是文化的积淀。

“天府之国里长出来的文化,有安逸恬淡的一面,喝盖碗茶,吃火锅,喜欢收藏,吟诗,看川剧……安逸、斯文,工作好像不是为了工作本身,而是为了生活,走路好像都慢一点。但又有刚烈的一面,为了家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这又是四川人特别的性格。这和刚才讲的安逸、斯文形成了非常矛盾、冲突的两极。四川人的坚强、坚韧,面对困难坚决克服的家国情怀让人说起都热泪盈眶。我们四川人的文化基因,一方面是热爱生活,善于生活,有精致的市民气质,文雅斯文,另一方面又特别热血,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牺牲,既非常温柔、知书达理,同时又有特别粗犷彪悍的一面,不可思议。”

樊建川的书房

石头书柜气势震撼

“石材比红木便宜”

“文化名人好像要看很多书才像嘛!”说樊建川江湖气,他认,说他有文化,大家也认。采访之前,记者想看看他传说中的书房。

樊建川看了太多书,书房里成排的都是他自己的书,博物馆有自己的图书馆。他甚至把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当知青时看的书,当兵时看的书,都收集起来了。后来八九十年代看“武打”,金庸的书他买齐了,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肖义、黄易也基本上看完了,他说后来的武侠小说他看不下去,没有金庸古龙那么经典。

网上都传他的书柜是石头的,气势撼人。实际上这些石材本来是用来贴墙的。贴墙之后特别好看,有点像铜的质感,也很便宜,一平方米才50块钱,一平方米的红木不是要几千上万吗,石材又比红木抗潮湿,于是他就跟石匠说,拿石头来做书柜!石匠说,老板儿,我们只会贴墙,做不来书柜。樊建川说我画个图你照着做,一口气做了四五十个书柜,“总价才5万块钱,便宜,而且很有特色!”

樊建川的书房满墙都是自己的书画,书法最多,密密麻麻地排起。樊建川1981年分到第三军医大学教书,教马列,当时没有电教系统,教课必须要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还要考板书。樊建川就随便找一个字帖来练,汉简、隶书,这样练进去的,1981年到现在30多年了,他就一直写,但好像没找到感觉。最近这四五年,干脆不临了,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想到四川喝盖碗茶那种洒脱,不讲“规矩”,“实际是有规矩,毕竟练了几十年,规矩在心里,但是形状上就不讲约束了。这个字反而很多人喜欢。我还卖字,卖1万块钱一张,一年能卖100多万,卖了养馆,拿来给员工发工资缴社保。”

他还“卖唱”,出了一张歌碟,后来居然还有盗版,“我在博物馆卖50,别人在北京上海卖盗版的5块,当时我很气愤,我辛辛苦苦唱的歌别人拿去挣钱了。有熟人还开我玩笑,说你居然能被盗版,很多音乐界的专业人士做的歌碟盗版都看不上!”樊建川还“卖讲”。北大、浙大、川大都讲过课,国家行政学院也讲过,华为、华侨城、烟草公司、中国电信也去讲,“有时候一堂课可以挣几万块钱,也拿来运转博物馆。”

樊建川说自己当然看重写书挣稿费,曾经还拿过中国图书奖(《一个人的抗战》)。“四川人,只要是有手艺,就值得自豪骄傲。写书是手艺,写字是手艺,唱歌是手艺,去讲课也是手艺,卖手艺也能卖一点钱来养博物馆。”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原标题:樊建川:我的梦就是建100个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