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锦江从都江堰至双流黄龙溪,这是总长达240公里的锦江绿道,其中锦江水生态治理是锦江绿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范围包括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大内江干渠水系,流域面积为2009平方公里。
“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如何让水更清,让水景观更美?成都提出,到2018年5月底前,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污、清淤,实现污水不下河;到2020年,锦江堤防整治、闸坝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与锦江绿道建设同步完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初步呈现。
为了加快营造舒适、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去年12月1日,成都启动了锦江水生态治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成都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统一规划、流域治理、集中收集、市区共建、分项建设、分期实施、公司运营”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时序要求,以锦江绿道建设为载体,以持续改善锦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项目化、工程化加快锦江水生态治理,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新锦江”,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水生态保障。
制定1+9规划体系
推进锦江水生态综合治理
工程建设规划是引领,锦江水生态治理工程有什么样的规划?据市水务局局长阳昌寿介绍,对锦江水生态治理,我市形成了“1+9”的规划体系,“1”是指1个总体规划,即《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该总体规划已于2017年11月编制完成;“9”是指9个子规划,即根据总体规划,分别编制了《水环境规划》《水利及水资源规划》《水系连通规划》等9个子规划。“同时,锦江沿线12个区(市)、锦江绿道公司分别制定了截污、清淤、补水工程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水专项湖泊主题组副组长王圣瑞对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锦江水生态治理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首先,这个规划体系是符合水污染治理规律的,“水污染在发达国家也都出现过,这是一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所以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怎样解决?水污染问题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就水治水是很难解决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才能解决问题。第二,这个规划符合我国水环境治理所处的阶段,我们国家已经从原来的就水治水阶段,转换为现在的流域综合治理,治理区域由水体向流域范围转变,‘1+9’的规划体系也体现了综合治理的思路。此外,规划体系很好地对症治疗,针对锦江流域的特点,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水环境、水资源、产业、文化等,非常贴合锦江流域产业特点,我觉得这个规划体系是真正能把锦江治理和流域发展协调在一起的,容易落地,也容易产生综合效益的规划体系。”王圣瑞评价道。
建设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样板段
打造亲水平台和休憩驿站
锦江水生态综合治理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目前,锦江水生态治理主要围绕截污、清淤开展工作。”阳昌寿介绍,一是抓好排污口治理,已查明排污口484个,完成治理351个,完成率72.5%;二是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已查明114段,完成治理56段,完成率49%;三是抓好河道清淤,计划清淤88万立方米,已完成清运63.5万立方米,完成率72.23%;四是抓好违法排污整治,计划规范整治散乱污企业、洗车场、农贸市场等781家,已完成整治691家,完成率88.5%。“今年1月,锦江流域水质为良好,水质优良比例达78.9%。”
自从去年开工以来,锦江水生态治理项目各项工作正有序有力推进:实施控源截污,通过摸排污染源,针对性地编制治理方案,实施源头治理,实现污水不下河;实施清淤疏浚,消除内源污染,确保河道行洪、输水通畅;建设样板工程,在锦江太升桥至大安东路桥之间建设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样板段,提档升级绿化景观,打造亲水平台和休憩驿站,让广大市民提前领略锦江绿道风采。
今年,锦江水生态治理还要重点做哪些工作?“除完成截污、清淤、补水目标任务外,今年,还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将新建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20万吨/日。”阳昌寿表示。
据介绍,成都还将大力推进三大工程,即加快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流域清淤工程、有序推进清水补水工程这三大工程。其中,在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方面,将强化污染源头综合治理,结合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条”、锦江流域“一河一策”落地落实,构建锦江流域综合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体系、支撑体系、考核体系,通过拆、关、停、管等措施,对锦江流域内各类水污染源进行严控截流;对新建工业园区,督促各区(市)根据环境容量以及园区规模、产业类别、企业数量和用水特征等因素,在有关主管部门指导下科学编制园区供排水规划,加快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设施。推进排水管网提标改造,加快排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市政管网病害治理,进一步提高设施排水能力,逐步实现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全覆盖;实施末端截污工程建设,在锦江干流沿线城镇建成区沿河敷设截污干管约36公里,建设弃流井,分散布设小型处理设施,对初期雨水及少量分流不彻底的污水设置最后一道防线;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扩能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加快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治理内源,活水循环、补给清水,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等措施,对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排查和整治下河排水口,开展全域河渠下河排水口排查、标识和整治工作,对有污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截断所有“污口”。
而在全面推进流域清淤工程方面,将对锦江流域内河渠进行清淤整治,彻底清除河渠淤堵物和污染底泥,清捞河渠水面漂浮杂物,清除岸坡和堤岸垃圾杂物,实现河渠水流通畅、水域环境整洁卫生。
此外,成都还将有序推进清水补水工程,合理配置环境用水,保障锦江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配置量,优化实施引清调水,实现水体有序流动,改善河网水质;进一步扩大再生水利用量,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加强再生水处理规模,扩大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市政市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量。
把锦江作为生态廊道载体
整体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
水生态治理为居民营造了舒适、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是一项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
成都有悠久的治水历史,李冰父子所修的都江堰举世闻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成都通过深入持续的节水、兴水、供水、治水、管水“五水共治”,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荣获省政府表彰的“李冰杯”。阳昌寿认为,“李冰杯”是一个奖励更是一个鼓励,“希望市民和我们水务人一起秉承先贤治水精神,共建共治共享水环境治理成果,让母亲河焕发新颜。”
作为一条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改善锦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成都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尤为重要,对成都市生态环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锦江流域治理工程的营造不仅是为了河道生态的改善,区域环境的改善,更是水质净功能的需要。锦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整体提升成都市的水生态环境,夯实成都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阳昌寿也表示,在锦江水生态治理中,一方面我们着力截污、清淤等措施改善水质;另一方面,还注重水景观的打造,重点打造了高新区新川之心人工湖、天府新区兴隆湖和鹿溪河生态区等水生态公园,建设了亲水步道、骑游廊道、主题景观区域,广大市民朋友可以随时体验。
据了解,锦江水生态治理还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方法,最终实现锦江水生态治理项目的智慧化管理。同时,把锦江作为生态廊道的载体,站在流域整体视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片区为单元来推进,通过多专业协同和优化整合,实现项目绩效最大化。
原标题:打造水清岸绿 河畅景美“新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