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成效初显 市民生活添品质

2018-03-07 07:0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3

环境优美整洁的玉林街区 本报资料图片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一直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赵雷的一首《成都》,唱热了小酒馆,也唱火了“玉林路”。虽然“玉林路”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这不影响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我是第二次来成都‘玉林路’了,这里跟以前不一样了,多了生机,比以前更美了。”专程来“玉林路”游玩的江苏游客张彦跟记者说,距离上一次来成都仅半年时间,如今这个驻扎着小酒馆的片区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墙头门窗爬满了色彩鲜艳的花朵,绿色的植物增多了,平添了几分韵味。”

“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花开玉林’工程带来的变化。希望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能给喜爱这里的游客带来惊喜。”武侯区玉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花开玉林”,正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基层和社区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精神,以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创新社区发展治理方式的一个缩影。

【亮点纷呈】

花草点亮街巷

大力建设玉林生活美学特色街区

去年9月,全市社区发展治理大会明确提出,在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行动、背街小巷整治行动、特色街区创建行动、社区服务提升行动、平安社区创建行动中,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老旧城区改造行动中,我市将用五年时间全面改造完成棚户区5.2万户790万平方米、城中村项目88个8357户、老旧院落1584个,使老旧城区功能优化、产业重生、焕发生机。

花开玉林,街巷植绿。如今的玉林街区正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注脚:沿街的墙上,满是生机勃勃的花草,“花树上墙”成为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很苦恼,玉林辖区有77条街道,其中背街小巷有53条,占辖区街道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玉林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老旧院落多,小街小巷多,城市空间有限的辖区实际,玉林街道以品质提升为核心,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打造“花开玉林”,用花草点亮街巷、用文化浸润生活。

通过“街道-重点片区-社区-院落”为链条的“四级网格单元”,玉林将辖区细分为48个网格片区,通过党建轮值联席会、玉林夜话、社区问需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智慧。最终,将群众期待最多、环境提升需求最迫切、打造条件相对成熟的“五横七纵”12条街巷确定为首期“花开玉林”治理点位;确定二期以两广场、五街巷、49个院落为抓手,推进街巷整治和特色打造,让“街巷花开、院落果香、文化涵养、人民幸福”;三期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为重点,突出培育玉林片区和国学巷2个文化特色风貌片区,并拓展引入市场化手段,全面完成辖区77条街巷的整治和提升,形成生活美学特色街区的城市形态。

如今,首期治理点位已竣工亮相,正在进行二期的改造。走在玉林片区,街道两旁的榕树遮天蔽地,疏朗的小高层楼房点缀在树林中,临街路面川西风格的围墙,画着粉色芙蓉、紫色牡丹,水墨诗词,如同一幅画卷。

在玉林上横街,老旧的围墙刷成淡雅的素色,一盆盆灵动的小花在墙上错落排列,在冬日阳光下娇艳绽放。“这样的‘口袋花园’我家里也有。”玉东社区居民张大妈带着记者前往她家阳台上赏花。她告诉记者,阳台上的花都是从社区“点亮我家小阳台——你收垃圾我送花”活动时,免费在社区领取的。

在“花开玉林”整治的同时,玉林也注重让文化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比如,在玉林上横巷以三角梅等花卉为主,体现玉林人向上向善、乐观包容的精神气质,打造慢生活文化街区;在玉林南街通过现代元素、特色文化植入,展现城市文化传承,打造玉林特色文化街区;在临江西路两侧种植时令花卉,用文艺涂鸦墙演绎地名典故,打造临江文化艺术街区;在玉林街通过墙面浮雕、手绘油画,打造文化墙,重现老成都生活片段,打造老成都特色生活街区……“形成生活美学特色街区,就是要让传统文化落实、落地、落进人们的生活。”该负责人表示。

【回眸2017】

充分发挥顶层设计

着力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

去年以来,由市委社治委牵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以及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五个转变”,加快构建“五大体系”,全面实施“五大行动”。

“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底,22个区(市)县均已完成社区发展治理专门机构的组建,并逐步配齐人员、充实工作力量。同时,成立了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市委社治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协调各方力量、部署重大事项、推进重大改革的作用。

“去年以来,市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协调推进重点工作,特别是推动‘五大行动’落地落细。市委社治委及时制定‘五大行动’三年计划,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大力推进,指导督促区(市)县加快实施,落实责任到乡镇(街道)。”2017年,我市共改造棚户区22530户、城中村7427户、老旧院落920个,整治背街小巷1339条,打造特色街区(小镇)131个,完成“两拆一增”150处,21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此外,市委社治委探索全市投入城乡社区相关资金统筹使用机制,研究拟定了《关于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经费保障激励机制 推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的意见》;探索启动市民云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整合各类政务APP和信息平台服务资源,推动实现市民服务“一号通”;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统筹机制,培育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着力集成信息平台系统,促进资源整合、信息互通。

社区发展治理成效到底如何,人民群众是最权威的阅卷人。“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和谐宜居’就是最直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市民王誉静跟记者谈道,“我认为,社区发展治理就是家长里短的小事,社区的服务提升最终还是要从小事入手。你看现在成都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越来越有成都味道的街头巷陌,这就是我们对社区发展治理到底好不好的最直接感受、最真切触摸。”

在青白江区,经过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配套“三供一业”改造,现在的川化生活区不仅仅硬件环境天翻地覆,更有社区“软件”的提档升级,社区治理也实现了由“弃管”到“齐管”的转变。所在的大弯街道化工路、怡湖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去行政化”改造,开办了“妇女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志愿者服务站、法律服务站等,培育了“磐石先锋志愿者”等组织,化工路社区还对空巢老人实行网格化服务,每个月的19日都要举办一次老人集体生日会。

“社区发展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更需要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青白江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感叹:尽管成立社治机构的时间不久,但城乡社区在理念和职能上都在发生变化,已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主导,社会组织和社工专业人才广泛参与的社区发展治理机制。

“不负新时代,当好答卷人。我们将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城乡社区这项惠国利民的基础工程不断向前推进,让市民有感受,让城市有变化,为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坚实基础。”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市委社治委将充分发挥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督导落实五大职能,着力实现基层治理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发展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努力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本报记者 常斐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