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筑起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18-03-11 07:4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QQ图片20180311074006

在春日阳光的映衬下,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一片火热

从成都中心城区出发,一路向东,驱车行驶1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在春日阳光的映衬下,一幅中国民航“十三五”期间最大民航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建设现场的壮丽画卷,呈现眼前。

“再过几年,每年将有4000万人次从这里飞往世界各地。”3月9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负责人青维山,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和美好憧憬。眼前,同步建设的T1、T2两座航站楼,已初步勾画出驮日飞翔的“太阳神鸟”轮廓。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将于2020年投用,规划设计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需求,而远期工程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地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被列入了关系四川未来发展的“四大重点工程”,被赋予了建设成为国际门户枢纽的使命。新一轮修编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把“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确定到城市战略定位中。

天府国际机场 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起跑即冲刺’,这是我们对航站区工程建设的要求,在确保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机场建设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力争顺利完成2020年首期工程投用的任务。”青维山说,航站区工程项目自去年5月正式开工以来,就犹如箭在弦上,整个建设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大家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建设中,确保顺利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航站区和飞行区是一座机场建设的两大核心。青维山称,全场地基处理已完成,目前基本完成全场土石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航站区地下工程施工。整个航站区建设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而“三星标准”是我国绿色建筑的最高标准,旅客届时在天府国际机场将感受到人文、智慧、绿色建设理念,切实感受充满舒适温馨、现代化的出行环境。

“高铁和地铁汇集的综合换乘交通中心建在T1、T2航站楼之间,同时场内引入高速公路和多条快速通道,不论是飞国际还是飞国内的旅客,都可以在航站区实现不同交通工具高效转换、‘无缝’换乘,中转流程设置简洁而高效。”青维山一边指着航站区工程施工图一边讲述着。

他说,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围绕“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建设要求,放眼全球,对标先进,不断优化和完善规划设计方案,着力打造特色突出的人文机场、美丽环保的绿色机场和方便快捷的智慧机场。

正因如此,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引入了很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全国机场项目中第一个全过程运用BIM技术,通过数字建模,保障建设的精准度。同时,在国内首次使用无人驾驶的PRT智能小车系统,连接起机场远端停车场,旅客驾车到机场赶飞机可以把车停在远端停车场,然后乘坐无人驾驶智能小车到航站楼。另外,引入的行李追踪、光学识别等最新技术,以及个人定位系统和生物技术识别等高新技术,将为旅客提供一体化智慧服务。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还引入海绵城市、花园机场理念开展城市景观设计,打造航线下的景观廊道,旅客在航班刚刚起飞或即将落地时,能在低空看到地面景观。大量利用环保新材料、光伏发电和雨水循环再用等技术,全面提升生态环保水平,将绿色理念贯穿机场选址、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全场绿色建筑达100%,着力打造绿色机场标杆。

中西部唯一 “双机场”城市畅达全球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成都坚持开放带动,着力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加强对外通道和开放载体建设,奋力书写迈向世界的开放答卷。按照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四大重点工程”,打造一流的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内陆临空经济门户的定位,大力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能力,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速度经济时代,对速度、效率的追求,赋予了机场新的经济枢纽属性。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我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认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打通畅达全球的空中廊道,将为经济发展聚合全球资源,提供强劲的新动力支撑。

作为成都市的第五轮总体规划,鲜明地把“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写入了新规划,深刻把握成都面临“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重大历史机遇。天府国际机场通过航线网络连接全球,带动经济要素循环,使地处内陆的成都能够快速连接全球,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实现更好地对接全球产业链。

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后,成都将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一市两场”城市,也是中西部唯一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如今,双流国际机场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截至今年2月底,已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06条。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国际及地区航线最多的城市,架起至少两条定期直航航线通达全球五大洲的国际航线网络。

成都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拓展和加密通达全球的空中航线网络,为往来成都的旅客、货物架起高效而便捷的空中走廊,吸引全球客货流量向成都靠拢,国际空中门户枢纽地位日益增强。

“天”“地”齐飞 筑起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在成都东、南端,是运营繁忙的双流国际机场和正在加快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而在成都北端则是忙碌的国际铁路港。一个“中西部最强空港”,一个“亚洲一流国际铁路港”,“两港”叠加使即便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成都,拥有了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优越口岸条件。

成都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近年来不断强化西部综合交通通信枢纽辐射功能,促进与欧亚各地之间的经贸往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目前已连接罗兹、纽伦堡、蒂尔堡等14个国际节点城市,全面构建起成都向西至欧洲腹地、向北至俄罗斯、向南至东盟的“Y”字形国际物流网络。

与此同时,成都铁路口岸已先后获批设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进境肉类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

在大力实施“蓉欧+”战略推动下,蓉欧快铁实现了诸多突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天天有班列开行、往返运行最稳定的中欧班列,不断巩固中欧贸易的重要国际物流通道地位,树立起中欧班列第一品牌形象。

通道畅,贸易旺。在这条亚欧物流大通道上,国际国内物流“两张网”不断加密。每天都有大量“四川造”“中国造”“泛亚造”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欧亚。法国的红酒、波兰的鸡肉、德国的汽车等欧洲高端消费品也风驰电掣奔向成都。国内外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正加速向成都集聚转化。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自运行以来,就不断取得骄人成绩,获得多个全国第一。2016—2017年,成都开行国际班列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中欧班列第一,其中2017年开行国际班列1012列,占全国35个城市开行班列的四分之一,拉动四川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近40亿美元。

今年2月21日,从荷兰南部城市蒂尔堡发出的中欧班列抵达中国西部城市新疆乌鲁木齐。这是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创新采用集拼集运模式从境外首趟返程的班列。集拼集运模式是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在成都海关的指导协调下,与乌鲁木齐海关和铁路公司合作推出的一项运输监管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国际班列提质增效降本。

去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着力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在“空中丝路”展翅高飞、“陆上丝路”风驰电掣的同时,成都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其中,在出川高铁方面,成都将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构建成都对外“148”高铁圈,打造国家铁路客运枢纽。

作为我国最靠近欧洲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奋力打造日益完善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开放通道,站好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前哨”。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胡大田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