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项目建设一天一个样 成都产业功能区遍地开花

2018-03-17 07:1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QQ图片20180317071200

格罗方德格芯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二期厂房效果图 本报资料图片

吊车摆动着吊臂,工人们忙上忙下……清水河岸的格罗方德格芯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项目一直在加紧施工,建设进度不断向前推进,整体形象已经呈现,真是一天一个样。”施工方项目经理朱卫军说。

按照这样热火朝天的建设进度,本月底,根据计划,项目一期的生产设备就将入场,搬入芯片厂房。从一年前的一片荒地,到现在的主体完工,再到未来的建成投产,这座中国最大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吸引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界的目光。

这样奋发实干、只争朝夕的场景,星星点点,遍布在这座城市,如涓涓细流,积蓄起成都在新时代加快推动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磅礴浪潮。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创新生态链、开放开发平台“三大载体”,正朝着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总目标奋力前行。

【一线缩影】

格罗方德格芯12英寸晶圆厂主体完工

项目一期的生产设备计划本月底入场

2017年2月10日,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的一片空地上,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商、美国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格芯”)CEO桑杰·贾为公司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培土奠基的一幕——格芯入高新,与英特尔、京东方、德州仪器、富士康等电子产业巨头比邻而居。

昨日,格芯位于成都的子公司“格芯(成都)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芯(成都)”)迎来了1岁“生日”——去年3月16日,带着“总投资超100亿美元”“格芯在中国最大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等光环,格芯(成都)注册成立,闪亮登场,在全球同行的注目礼中成长。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数栋五六层高的厂房已拔地而起,不仅主体完工,而且外墙立面施工也全面完成、总坪管网完成六成以上,可以说建设进度是一天一个样。根据计划,本月底,项目一期的生产设备就将入场,搬入芯片厂房。

厂房的建设进度吸引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界的关注,因为未来这里将承载的,是全球首条22nm FD-SOI先进工艺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根据计划,格芯成都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一期建设的主流CMOS工艺12英寸晶圆生产线,二期建设其最新的22FDX 22nm FD-SOI工艺12英寸晶圆生产线,总产量将达到每月8.5万片晶圆片。格芯22FDX工艺采用22nm FD-SOI(全耗尽绝缘硅)晶体管架构,为使用电池供电的无线智能系统提供业界最佳的性能、功耗和面积组合,产品将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这项技术正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格芯Fab1工厂进行技术验证。

“格罗方德Fab11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之一,将对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劲推力。”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区将以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生产线为龙头,大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成为全球最大的FDX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布局成都,格芯与成都还有着更深远的合作。去年5月,格芯宣布与成都市合作,共同推动实施FD-SOI生态圈行动计划,在成都建立基于22FDX工艺的世界级生态系统。去年10月,格芯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格芯(成都)供应商座谈会,将130余家供应商企业代表请到了成都。目前,已有芯原微电子、上海复旦微电子、国科微、瑞芯微电子等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采用了22FDX技术,加入生态圈计划。

【成都行动】

力争引进重大项目380个以上

努力走出一条高效高质投资之路

在这片热火朝天、奋发实干的蓉城大地上,“一天一个样”的格罗方德格芯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绝非孤例。

在成都双流区的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员工平均年龄仅26.8岁的年轻团队,创下了“从项目开工到下线点亮仅用时16个月”的纪录,创造了全球同类型液晶面板项目建设最快的“成都速度”。

这样的奇迹还在继续:仅用15天时间,完成了公司第二款产品58英寸液晶面板从投入玻璃基板到点亮屏幕的全流程——2月22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又传来了好消息。

随着一大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开工、投产,成都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效高质投资之路。3月2日,我市2018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2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602亿元,吹响了“项目年”和“全面落实年”的冲锋号角;3月12日—13日,高新、龙泉驿、锦江、崇州4个区(市)县相继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体量大、品质高、潜力大,是成都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的主要标签,在2018年全年,成都还将按两个月一次组织全市分行业分领域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重大项目接续实施支撑全市重大战略、总体规划、重大工程落地落实。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督促各区(市)县抓好“四个一批”,即强化策划招引,夯实项目储备,围绕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积极开展精准招引,瞄准“六个”500强企业开展高端招商,力争引进重大项目380个以上;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分段责任制,强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联席协调调度,推动招引项目尽快落地;严格倒排工期,抢抓项目开工,建立重大项目开工预警制度,将新开工重大项目倒排工期,督促项目尽早开工;加强协调调度,加快项目建设,建立并动态更新重点项目问题台账,采用“动态跟踪、逐一协调、挂账销号”的方式进行问题台账管理;做好后期服务,推进项目达效,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验收、资产移交等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试生产、投产等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竣工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尽快产生效益。

66个产业功能区正加快建设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载体支撑

近日,中国版“超级高铁”研究再获新进展,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正在成都搭建,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并投入工程化测试。

据该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这条全新的试验线将在低气压环境中测试,实验车车底布满特制的高温超导材料,依靠液氮形成的低温,达到超导和磁悬浮效果,悬浮高度10毫米,承重200公斤,测试时速最高可达400公里。而此前,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的同类型“超级高铁”试验时速最高只有355公里。

中国版“超级高铁”突飞猛进,彰显了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实力。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在中高速增长中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向。

产业功能区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载体支撑。大力推进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圈,是成都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加快推动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将生产、研发和居住、消费、生态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以产业新城、特色镇和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正在成都各地加快建设。今年年底前,全市将打造11个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记者了解到,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工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同时,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促进通威高效晶硅电池、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支持极米科技、腾盾科技等创新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产业功能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制定分行业的项目准入标准,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靠创新,新经济引领未来发展。今年初,《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瞄准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两大领域,包括交通出行共享、医疗健康共享、居住空间共享、文体娱乐共享、制造资源共享、科创资源共享、知识技能共享、教育培训共享、物流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共享经济要成为成都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能,建成全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场景策源地和应用领先城市。

成都新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远航新征程。当前,成都正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从企业注册数据来看,新经济群体不断扩大,让我市新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去年,我市新增新经济企业3.3万户,增长57.9%;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家,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4位,正逐步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赛迪城市经济竞争力百强榜也显示,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名,新经济竞争力得分超过杭州、武汉、天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成都以优异的产业基础、领先的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将成为未来全国城市新经济发展的中心、策源地和新引擎。

今年,成都还将以场景为支撑,为企业开放更多资源、提供更多机会,加快培育一批提升产业能级、带动行业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的细分领域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

本报记者 徐璨 杨彩华 宋妍妍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