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3000多件藏品浓缩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珍贵记忆

2018-03-21 07:15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王雪意   责任编辑: 马兰

博物馆里的农具。

2000多年以前,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令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勤劳的四川人如何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晴耕雨读”呢?2013年,四川首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在成都双流落成。博物馆收藏的3000多件农耕器具等藏品,生动再现了川人劳作、生活的鲜活图景,入馆参观的人数至今已超过20万人次。

A

传统农具让人大开眼界

龙骨水车、蓑衣、鸡公车、秧凳……3月20日,记者走进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无论是博物馆院落艺术墙上的农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图,还是展厅里林林总总的各种农具,无不让人大开眼界。

在现代农业之前,人们如何耕田的呢?博物馆入口一侧,一架结实的犁铧颇为醒目。根据图示,可以了解到从秦汉开始,聪明的古人就已经开始用铁打制成尖锐的铧,在耕牛拉动下,节约翻地的劳力。要将远处的水取到农田灌溉,便用龙骨水车一段一段进行“长途转运”。育好的秧苗要移栽,水田里拔苗费力,那就设计一种可坐在田里的秧凳,这样再也不用弓腰驼背,有效预防腰肌劳损。广袤的乡间,运输是个难题,鸡公车成为成都平原的独有农具。博物馆馆长赵文清是土生土长的双流人。在布置博物馆时,他专门在两架鸡公车上摆放两个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在农村合作社时期,他曾经推着鸡公车拉了800多斤大米去上公粮。

除了各种农具,博物馆还陈列了各种和乡村有关的生活、渔猎用具,不少农具就连当地慕名前往看稀奇的农民也没有见过。赵文清说,他曾收藏过几件农村捕鱼用的“虾耙”。这是一种用竹篾条做成的工具,一端扎紧,敞口的另一端对准水流来的方向。在都江堰放水下来的季节,把“虾耙”往水沟上一卡,有时候一晚上就可以接好几斤鱼。另一种烤烘笼,是以前人们的“热水袋”:竹编的圆形提篮里放一个陶钵,钵内装好烧红的木炭,这样提着烘笼就可以烤手了。

B

20多年收藏“记住乡愁”

赵文清曾是双流最早一批建筑开发商,今年已有69岁。20多年前,他却把注意力转移到搞收藏上。博物馆的很多瓷器、大花床,都是他多年来的收藏。而收藏农村人主动丢弃的农具,却是身边小朋友的对话触动了他:“你知道大米怎么来的吗?”“超市里买的呀!”赵文清说,古诗里曾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农人耕作之艰辛,但是随着城镇化推进,都市里的人如今大多不知粮食怎样收种、也不知稼穑之艰难。“收藏这些农具,既是记住乡愁,也是留住我们农耕文化的根。”

从农村走出来的赵文清,对川西坝子的农具一清二楚。“我踩过水车、推过鸡公车、用风谷机扬过谷子、用连盖脱离过菜籽……”在乡坝头走街串户时,这些农家丢在房前屋后的老旧物件,都被他当成宝贝买了回来。因为数量巨大,仅农具和生活用具这部分收藏,就花了好几百万元。家人、亲戚对此相当不解,“人家不要的东西,你拿来当宝贝,当真钱是风吹来的哇!”固执的赵文清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这些就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2013年,他开了一个农家乐,后院就做成博物馆免费开放,“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也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真实面貌,了解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仅仅把农具陈列摆放,赵文清认为还不能起到宣传作用。几年前,他又打造了一个面积3亩的农耕体验园。双流中学的学生,可以用他收藏的农具在耕地上体验如何翻地、种菜,最终体验丰收采摘的乐趣。

相关链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因都江堰的灌溉而成千里沃野的天府之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耕作。根据最近几年的考古发现,先秦以前的成都平原农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大禹治水时期,时间大致在距今4500年以前的宝墩文化时期;二是“杜宇教人务农”,大致相当于三星堆、金沙时期;第三则是李冰治水,让成都平原的富庶从此延续2000多年。

原标题:3000多件藏品浓缩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珍贵记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