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非遗守护人的努力:让牛儿灯活下去

2018-04-04 16:36  来源: 红星新闻网  

夏云华和老板王昆富

夏云华和老伴王昆富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雷涛) 4月4日报道   20多年后,人们只能从照片中看见当时的盛况,曾经在成都石羊场引发万人空巷的牛儿灯表演,一种四川特有的以牛的生活、耕作为素材的文化娱乐活动。生于斯长于斯的夏云华表演了一辈子的牛儿灯,她希望这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能得以传承。

牛儿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一代人的青春。2018年4月4日,71岁的夏云华回忆起多年前那些遥远的瞬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石羊场的行政区划还属于金牛区,还没有被城市化的进程席卷。文娱产品匮乏,农闲之余,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们用簸箕(一种竹编的铲状工具)顶在头上,配合着锣、鼓、钹的伴奏,模仿着水牛吃草、打滚、耕作的形态进行表演。关于这种文娱形态的历史起源,现有的说法称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但暂无权威资料证实。

一篇发表于2014年,署名为“张照榔”的硕士毕业论文曾以个案为切入点,探讨了牛儿灯在民俗、体育领域的传承和发展。文章认为:牛灯舞是演奏、说唱、杂耍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表达出民众对丰收、致富的期盼和祝贺。能够促进民俗主体的角色认同和地域文化认同,增强村落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而在夏云华看来,牛儿灯承载了太多的时代记忆,包括一些渐渐消失在城市里的词语:篾条、箢篼……她常想起当年热闹的场景,一篇发表在自媒体“唐明渡”的文章《成都石羊场乡的牛儿灯》再现夏云华记忆中的画面。

1

1987年春节,当时石羊场还隶属于金牛区(来源:搜狐公众平台账号“唐明渡”)

2

表演者举着石羊场乡牛儿灯的横幅(来源:搜狐公众平台账号“唐明渡”)

3

87年正月初一,裕民村的龙灯队伍留念,一位表演者手里拿着牛儿灯。(来源:搜狐公众平台账号“唐明渡”)

随着夏云华这一代人的渐渐老去和成都城市化进程推进;从青春勃发到韶华白首,从一环路到三环路到绕城高速,从石桥村到成都高新区新街社区;植根于农耕文化的牛儿灯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逐渐消失在主流人群的视野中。但夏云华对牛儿灯的热爱却从未间断,看不到牛儿灯的表演就叫上老伴,两个人自己制作牛儿灯,一做就是十来年。“我自己表演牛儿灯都几十年了!后来就开始自己制作道具,自己组织表演了。”

在今天的成都城区,制作牛儿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夏云华需要去找新鲜的竹子,她找了很久,才在郊区一家制作竹编家具的工厂找了原材料和工具。有了工具和原材料,接下来就是漫长而艰苦的制作过程,手工破开竹子,并把用刀将附着竹子表皮的薄竹片剥离,制作篾条,再用篾条编制牛头,编制好以后再加上牛眼、牛尾等几十个零部件,牛儿灯才算完成,只要表演者穿戴上这套道具,一头活灵活现的水牛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4

夏云华制作的牛儿灯在街道表演

制作一个牛儿灯,要花费夏云华和老伴一个月的时间,并且制作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还需要去找到表演者。2006年,她开始在新街社区组织了牛儿灯的表演队,并对这批50到60岁的队员进行培训。“每到节假日或者有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去表演牛儿灯。”夏云华说。

从社区的表演开始,牛儿灯的舞台越走越多,越来越大,赢得了外界的赞誉。2017年,夏云华带着表演队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传统表演艺术展演,引起了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的关注和称赞。   

5

项兆伦与牛儿灯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牛儿灯的表演对夏云华和她的队员们来说越来越不容易。“牛儿灯的头部比较重,一直举起要点力气。”夏云华说,“撑起牛尾和牛身的队员要一直弯腰,对腰部的健康状况要求比较高。”

夏云华想让牛儿灯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她曾努力改进制作工艺,让牛头更轻一点,但未能成功。不过她的想法获得了官方的支持。石羊街办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活动中,夏云华名列“非遗守护者”,走进幼儿园,向小朋友和他们年轻的家长表演牛儿灯,讲述牛儿灯的传承和故事,这样的尝试目前看起来颇有效果。但如何让牛儿灯更具有生命力,让更多的人传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夏云华还在思考。前文提到的论文中的构想也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将牛儿灯作为一种民俗体育活动传承,“建立学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立动静结合的传承保护机制;建立以牛灯舞为核心的生态民俗村,实现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除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成都高新区石羊街办新街社区提供

编辑:李玲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