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85岁大爷 14年来每周从眉山坐车到川大练口语

2018-04-22 07:50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崔紫薇   责任编辑: 马兰

QQ截图20180422080111

  陈汉襄在英语角和小朋友交流对话  

陈汉襄在出租房中阅读英语书籍

  川大的英语角人潮涌动

乘坐近2小时大巴车辗转,住在不到5平米的出租屋里,却是陈汉襄口中“每周最快乐的日子”

4月20日(周五)晚上8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旁的英语角里人潮涌动。85岁的陈汉襄照例坐在旗帜下方,等待大朋友、小朋友前来,和他用英语对话。英语角里藏龙卧虎,陈汉襄远不是口语最好的,也算不上听力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每周五,陈汉襄只身从眉山青神县坐大巴来川大,只为参加英语角锻炼口语,14年风雨无阻。

陈汉襄自学英语的传奇,也在英语角里流传开来,从儿童到青年都成为他的朋友。乘坐近2小时大巴车,住在不到5平米的出租屋里,却是陈汉襄每周最快乐的日子,“英语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这里每个人都是我的朋友。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持续14年

每周从眉山坐车到川大

参加周五英语角练口语

从2004年开始的每周五,陈汉襄都会从眉山来到成都,专门到川大的英语角学习英语。每周五下午2点50分,他从眉山青神县出发,乘坐大巴车经1小时50分到达成都新南门车站,再坐公交车到四川大学。收拾好吃完饭,晚上7点左右,陈汉襄就准时出现在英语角。

4月20日晚上8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前,人群拥挤,两三成团,每周一次的英语角开始了。如今已经85岁的陈汉襄坐在旗帜下方,站着说英语,腿脚会支撑不住。他渐渐习惯坐在这里,等着新朋友、老朋友来说说话。

年岁越来越大,必须要凑在陈汉襄左耳前大声说,他才能听到。“How old are you?”(您多大了?)一个小女孩主动跟陈汉襄聊天。“I am too old to forget my ages。”(我已经忘了。)陈汉襄笑着摇摇头。

快9点了,突然而来的一个人拍了拍陈汉襄的肩膀,他回过头来,看到了小周,不禁大喜。2008年,陈汉襄在英语角认识了小周,“那会儿他还是学生,现在都工作了。”小周还记得,当时70多岁的陈汉襄,在英语角非常显眼,就忍不住跟他搭讪。“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周过来英语角都很难,从眉山青神县赶来的陈老肯定更不容易。作为十年老友,看到他心态还是这么乐观积极,真的很难得。”

隔了一会儿,10岁的小蒋也凑上去跟陈汉襄英语对话。从去年夏天开始,蒋妈妈都会带儿子来川大英语角练习口语,在英语角近百人中,小蒋最喜欢跟陈汉襄聊天。蒋妈妈明显感觉到儿子来英语角后的变化,“口语、听力进步都很大,从最初听懂两三成到现在能听懂八九成。”小蒋喜欢跟陈爷爷聊天的原因,是觉得“陈爷爷有时候会教我语法。”对于陈汉襄高龄学英语的事,蒋妈妈又佩服又感动,“去年冬天很冷的时候,他都坚持来练口语,我们脚都站麻了,确实很不容易。对于小朋友而言,这更像是一个学习榜样。”

直到晚上10点英语角人群散去,陈汉襄才回到临时住处。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在35元一晚的家庭旅馆凑合一下,第二天就坐车回眉山。不到5平米的房间里,只能放下一张1.2米的床和一个小桌子。

在英语角的几小时,在5平米房间里的一晚,就是陈汉襄口中“每周最快乐的日子”。

退休自学

最初只记得ABCD

从难到易倒起学英语

事实上,陈汉襄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只是每周五。每天,陈汉襄都会翻翻家里的英语课本,他是十足的“英语迷”。“我不会打牌也不会钓鱼,对上网微信也不太上手,没有其他爱好。”

上世纪80年代,陈汉襄从眉山青神县汉阳供销社退休。“年轻的时候想读大学,但是没有机会,退休后就想应该有一门专业知识。”他想过做生意,但没有本钱;也想过干体力活,但身体吃不消,“当时广播电台里在学英语,我就想干脆学习英语,将来英语肯定会有作用。”

陈汉襄最早接触英语还是在初中,“学过一年,等到退休后拿起书本看时,发现已经忘光了。”26个英语字母,陈汉襄只记得ABCD。

翻看孩子的英语课本,一字不识,“满篇都是生词,只能一个字一个字查意思再进行推敲,学完一篇课文就用了一个多礼拜。”他又买来两本全英文的《黑色郁金香》和《神灯》,决定对照翻译学习。最开始,陈汉襄连英语字母顺序都记不住,只能把字母写在纸上。后来,他又跟着广播电台学英语,开始了自学英语之旅。

4年下来,陈汉襄啃下了几套英语教材,凡是找得到的英语读物都拿来学。“成年人学英语有个优势,理解力强。大学英语课本看了以后,我又回头看初中、高中课本,从高三看到高一,从初三看到初一。”陈汉襄觉得,倒起来看是从难到易,以前的复杂语法克服了,再看简单的就很顺手了。

学到的英语果然有了用武之地,上世纪90年代,在朋友介绍下,陈汉襄来到峨眉山一个旅行社工作,“和很多外国人打交道,锻炼口语。”期间,陈汉襄还结识了一对来四川旅游的澳大利亚父女,并跟对方保持通信。1993年年底,陈汉襄生了一场大病,恢复后,澳大利亚友人邀请他去澳洲调养身体。由对方出资,陈汉襄和老伴在澳大利亚游玩了一个多月,悉尼、堪培拉、墨尔本,走了多个城市。“4年前,澳大利亚朋友去世了,我就把自己的英文名字chen,改成他的英文名字Manning,以此纪念。”

2004年,偶然听说川大有个英语角,他就开始每周去。“这里有很多外国人,学生也很多,英语水平相对较高,我口语真正的进步就是在川大。”陈汉襄甚至想到,“在英语角遇到老外,我还可以介绍眉山青神县,邀请他们去旅游去上课。”

精神寄托

办起补习班教更多人学英语

希望未来在眉山建起英语角

陈汉襄自学英语的历程,也渐渐成为英语角的传奇。

“陈爷爷自学英语20多年。每周五从眉山青神县坐车到成都,参加川大英语角,晚上住在川大附近,周六再回青神县。如此坚持了数十载,二三十岁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成长!”——4月16日,来英语角的丹丹(化名)把这一幕发到朋友圈,光点赞就占满4排。

“学习英语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为我所用。学习英语就可以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文化,你的竞争力才会强。”如今陈汉襄还在当地办起了补习班,教更多人学英语。

右耳渐渐听不见了,左眼也渐渐看不见了,陈汉襄觉得都可以克服,“右耳听不见就用左耳,左眼看不见就用右眼,我腿脚还算好,走20里路都没问题。”

年岁渐大,家人也不同意他每周跑来,“我已经花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丢掉就太可惜了。英语角都是实用的口语交流,我学习的目的也是实用。”只有陈汉襄的老伴投了赞成票,“老伴觉得我就只有这个爱好,只要我高兴,她就支持。”去年,老伴去世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走了,英语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我每周来这里也是对老伴的一种纪念。”

陈汉襄希望,未来在眉山也有英语角。“在我们眉山开辟一个英语角,这对当地年轻人的口语发展特别有帮助。”

英语与陈汉襄的缘分还在继续,“就跟一日三餐一样,怎么可以丢呢?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我学英语也是这样想的。”

成都商报记者 颜雪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原标题:川大英语角的传奇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