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灾后文化遗产 重建震区美好家园

2018-05-12 13:26  来源: 红星新闻网  

1

2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张薇梅朵 实习记者 付孝韵)5月12日报道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弹指10年,已转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梳理出了2万多字的《抗震救灾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回顾》。

十年前,单霁翔目睹了大灾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强力推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和力量,四川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开创了全世界灾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文物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将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了三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抢险,开展对口支援;第一时间科学编制规划,全力推动重建。坚持“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精心组织、科学指挥”“心系灾区、情系灾区” 震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做法,使一处处坍塌的古建筑再次屹立,一座座博物馆重新开放,从气势恢宏的二王庙到古朴沧桑的藏羌村寨,众多文物古迹灾后修复重生。

在完整保护灾难遗址遗迹的工作中,藏羌碉楼和村寨保护修复采取了“以工代赈自救建房模式”,整体提升了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这种极具亮点的灾后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值得全世界的同行借鉴”。

回忆起争分夺秒的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单霁翔形容“这是一次传承中华文明的全民动员,也体现了文博人责无旁贷的理想与追求。抗震救灾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展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

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既是重建物质家园也是重建精神家园,10年后的今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通过恢复重建和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四川呈现出了蓬勃生机。

编辑:申海娟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