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3日,成都天府文化艺术团走进黎巴嫩,向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各国军人表演川剧《变脸》。 新华社发
昨日,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的嘉宾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蜀锦织机的复原件 本报记者 谢明刚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确立了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未来,成都明确地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天府文化,不断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
6月20日至22日,“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将在蓉隆重举行,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以及文化名人,将齐聚中国,在天府成都共谋“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文化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这场世界顶级文化交流盛会,是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文化自信、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一次主动担当,也是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
成都用天府文化与世界对话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文化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成都高扬天府文化的旗帜,与世界进行对话与交流。成都是非常有文化魅力的城市。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给予了成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亮眼的存在。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充满活力与东方美学,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成都大力发展天府文化,通过文化连接世界,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推动自身繁荣发展。
今年2月13日,来自成都天府文化艺术团的表演艺术家们,将“欢乐春节”带到了黎巴嫩南部的维和营地。与此同时,2018年春节期间,成都共有8支文化艺术展演队伍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走向世界,足迹遍布美国、英国、韩国、蒙古、约旦、黎巴嫩、土耳其、摩洛哥、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通过文艺演出、美食品鉴、非遗展示互动及大型灯展等形式,向当地民众和各国游客集中展现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波天府文化热,直接参与和辐射人群数以万计。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成都市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摩洛哥共建的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营,实现我市在海外设立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零的突破”。
成都本土文化企业也积极助推天府文化“走出去”。域上和美集团根植本土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在全国乃至海外扩大天府文化影响力。“用‘成都味’对接‘国际范’,需要突出天府文化特质,而‘国际范’的介质和手段,又可反哺‘成都味’,作为其融入全球文创产业链的助推剂。”集团董事长、2016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邱伟告诉记者,目前该集团主要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喜马拉雅文化旅游创新发展项目和柬埔寨吴哥窟·中国四川文化产业园——《梦幻吴哥》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项目,并都成功入选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世界级文博盛宴“请进来”
与此同时,一个个“请进来”的重量级文化展览,也令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大开眼界,观众们无不感慨成都文博艺术大展多而好。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告诉记者,成都博物馆自开展以来大展不断,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于去年4月结束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演了一场持续数月的“现象级”文化盛宴,创造出总计108万人次的观展纪录,互联网上引发逾2000万网友互动。《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在成都首次集中展现了莫奈、毕加索大作,这场持续了79天的展览共吸引52万观众观展,成为在中国观展人数最多的法国展览。今年2月1日开展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让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31件(套)珍贵文物与成都观众“隔空对话”。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庞贝古城展览,120件/套出土文物从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建筑样式等多方面重现这座城市往昔的繁荣。一个个重量级大展在蓉举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世界级文博盛宴。
致力搭建国际文化合作交流平台
国际文化合作不是表面文章,是更加自主、全面、深入的合作,是更多艺术设想的碰撞,更多平等开放的对话。成都致力于搭建这样国际文化合作的交流平台,打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等交流品牌活动,拥有内陆第四个、中西部第一个专门的国际性艺术品保税交易平台。刚在成都闭幕的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艺术家分为美术、舞蹈、儿童剧、戏剧、音乐5个小组,围绕“16+1框架下全新的跨文化合作方式”主题,各抒己见,为推动全球艺术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品牌,世界非遗的狂欢盛宴。
成都正在坚定文化自信,致力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天府文化成为成都走向世界的灿烂名片,提高了成都在世界上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