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大熊猫永远是“第一主角”

2018-08-20 07:01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孙仲秋   责任编辑: 马兰

8月19日下午,“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展馆入口处的熊猫画墙夺人眼球。   本报记者肖雨杨摄

陈小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肖雨杨摄

2008年5月23日清晨,“5· 12”汶川特大地震后,武警交通部队战士帮助转运大熊猫。   陈燮摄

2008年10月24日,工作人员和大熊猫幼崽。 陈燮 摄

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策展人陈小波讲述30多年来的大熊猫情缘——

“我的每一个展览,一定会有大熊猫。”作为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的策展人,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与大熊猫的情缘,起于1985年。30多年来,陈小波编辑出版了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纯英文《大熊猫画册》,在国内外策划了无数关于大熊猫的展览。陈小波说:“希望人们能深入了解大熊猫及它带给人类认识自然的思考。”□本报记者肖姗姗

王朗的10多天

让大熊猫走进生命30年

1985年,刚从兰州大学毕业的陈小波成为一名记者。“第一个外出采访地是四川的大熊猫基地王朗,我在王朗待了10多天。”陈小波回忆,“以前我对大熊猫没什么概念,认为就是一个动物而已。那次,我看到了王朗的野生大熊猫,至今记忆犹新。”这一刻,深深地在陈小波心里打下烙印,她一直想为那10多天的经历留下点什么,或者因为那10多天的见闻,要表达些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我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编辑后,就着手编纯英文《大熊猫画册》。”陈小波回忆,《大熊猫画册》开本不大,也不厚,但却记录了那个时代很多珍贵的大熊猫影像。“里面有唐师曾拍摄的大熊猫,有两种大熊猫,让我印象深刻。第一种拍的是奔跑的大熊猫!我第一次知道,大熊猫不会永远是慢吞吞的。还有一种棕色的大熊猫,后来专家告诉我,那是大熊猫生病了,类似于人类的白化病。”

从那之后,陈小波与大熊猫的不解情缘越来越深厚,无论是展览、出版还是影视作品,大熊猫成为她的“第一主角”。“无论我在国外做展览,还是在国内做展览,每次的展览必定有大熊猫。如果让我选三种动物,其中一种是大熊猫。如果让我只选一种动物,那就只能是大熊猫。之前在卢浮宫,讲中国一百年的历史,我放了大熊猫的一张照片,是大熊猫受伤了,被白马藏族群众背着下来。我为这张照片做了很长的说明,说明大熊猫与白马藏族、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新华社于2016年9月推出纪录片视频专辑《国家相册》,通过对中国照片档案馆的珍贵照片进行梳理,来洞悉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我在第57期做了‘熊猫回家路’”。陈小波以讲述人身份出现,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主食箭竹开花,大熊猫生存环境恶化,种族濒危。存亡关头,人类伸出援手的故事一一道来。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中,陈小波也放入了大熊猫,“整个展览关注的是中国的巨变,方方面面都有,但我仍然选了一张大熊猫照片,非常可爱,而且是我们那个年代看不到的,大熊猫与饲养员的友好相处。”

创新布展

让人们了解大熊猫的更多面

正是因为这份对大熊猫的特殊感情,当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找到陈小波时,百忙之中的她不仅让最得力的合作伙伴全程负责布展,还提出很多创新方案。“在材料和空间上一定要出彩。”陈小波说,好的展览,不是简单的悬挂,好的策展人,能够把黄土变成金子,“所以,材料的革命、空间的革命,我希望能在这次的四川主题展中完美呈现。”陈小波特别注重视觉上的立体,在展览上,会有AR、VR、直播等手段带来逼真的影像,《国家相册》中的“熊猫回家路”也将在现场循环播放。同时,她还特别注重文本,“展览,时间都比较短。再好看的展览,过几天就没了,但如果有精彩的文本,深入人心的介绍,展览就会让人过目不忘。”所以,从展览入场处起,就有非常走心的文字,从“我们在这里出生”开始,讲述四川大熊猫的出生奥秘、发现历史、全球影响、野化回归和融入生活的故事,全景展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之美、多彩四川的人文之韵。

除彰显大熊猫的灵动和四川的自然大美外,陈小波特别注重整个展览的深度。“不要只是把大熊猫当成萌宠,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陈小波表示,大熊猫是古老的物种,世界级萌宠,“但许多人不知道,在成为萌宠前,它曾险些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从一度濒临灭绝到重新迎来种族发展机遇,大熊猫的安危,折射着人类认识自然,一步步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陈小波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告诉世界,在中国,有那么多专家和热爱大熊猫的人,在精心呵护着大熊猫,让大熊猫一步步恢复种群数量,走出人类怀抱,回归它真正的家园大自然。“也希望人们更多地了解大熊猫的更多面。它不仅仅带给我们快乐,还应该有思考。”

三代作品集中亮相

难忘“熊猫孃孃”

参与此次策展,陈小波十分感谢为大熊猫拍摄了精彩镜头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们。“我和新华社三代拍摄大熊猫的摄影记者都很熟,金勖琪用镜头记录下大熊猫栖息地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危及大熊猫生存时,人们合力营救的珍贵影像;薛玉斌把大熊猫作为其镜头的专属模特,不断学习拍摄技法与内容,力求完美展现大熊猫;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10天,陈燮经过14小时的艰难跋涉来到卧龙,见证了6只大熊猫被转运到雅安新的熊猫基地。”陈小波深情回忆,“金勖琪是女记者,却长年在深山丛林中跋涉,就是为了拍摄大熊猫。她拍摄的白马藏族群众拯救大熊猫的照片,在卢浮宫展出时,感动了很多人。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熊猫孃孃’。”

摄影记者一代又一代,记录了大熊猫一年又一年的成长和变化。在陈小波看来,如果要给别人介绍,中国在发展在进步,就介绍大熊猫,让他们看照片就够了。

“摄影器材在改变,时代在更替,从胶片到数码,三代新华社大熊猫摄影记者,镜头的焦点始终对准大熊猫。从他们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大熊猫从濒危动物到现在生活得越来越好,数量可观。”陈小波说,“每个人的拍摄作品互补性强,金勖琪没有拍到刚生下来的大熊猫,薛玉斌就记录了很多大熊猫幼崽的生长。从大量幼崽生长的照片可以看出,对大熊猫的保护手段越来越先进。”陈小波希望,有更多专家和学者,向人们讲述大熊猫的故事,“让人们知道,大熊猫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是国宝,是活化石,更关乎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故事

陈燮:冒死去看大熊猫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杨琳)8月21日,作为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的重头戏,“熊猫中国·四川之夜”主题活动将在北京登场,届时将展出金勖琪、陈燮、薛玉斌三代新华社大熊猫摄影记者镜头下的大熊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无一不记录着大熊猫的重要时刻。

8月19日,记者在北京见到三代新华社大熊猫摄影记者之一、新华社四川分社图片总监陈燮。谈起镜头背后与大熊猫之间的难忘故事,陈燮滔滔不绝。

最让陈燮难忘的,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天后,经过14小时的艰难跋涉,来到卧龙自然保护区,见证6只大熊猫被转运到雅安新的大熊猫基地的经历。“地震后的一段时间,我的关注点一直在人身上,但是心里一直放不下大熊猫,因为卧龙是死角。”从成都经映秀去卧龙只有100多公里路程,这条路对经常去卧龙拍大熊猫的陈燮来说无比熟悉,但地震发生后,交通中断,必须绕路。

翻过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通过四姑娘山下的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在夜色中翻越4500多米的巴郎山,路过一个又一个垮塌体……一路颠簸后,陈燮安全抵达卧龙,在2008年5月23日清晨,拍下了武警交通部队战士帮助转运大熊猫的珍贵照片。

陈燮指着另一张图片告诉记者,他与这只大熊猫的互动故事,颇有些“惊心动魄”。2006年4月28日,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回归山野。“当时我去拍的时候比较晚,光线不太好,于是我跟饲养员进入野化场地找‘祥祥’,想近距离拍摄。”陈燮回忆,看到“祥祥”后,他就躲在一棵树后面拍摄,不料被“祥祥”发现,“它一下就朝我冲了过来。”“那个时候很危险,它冲到树前,围着树追我,但我居然一边躲一边拿着相机拍它。”这场面可把饲养员吓坏了,只能想方设法逗“祥祥”,转移它的注意力。“祥祥”转而追上了饲养员,这一场景也被陈燮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即使有过这些“惊险”经历,但陈燮对大熊猫的感情依然溢于言表。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进入新华社工作,就开始拍摄大熊猫,摄影器材在改变,时代在更替,但陈燮镜头的焦点始终离不开大熊猫,为它们留下一张张珍贵照片。

揭秘

四川主题展探馆带你看“多面”大熊猫

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将于8月21日开展。8月19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一楼,布展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记者到现场提前探馆,为读者“揭秘”此次展览的看点。

看点一:大熊猫粪便用处大

展览中将有许多珍贵资料,全面详细地展示大熊猫的各种信息。比如,《山海经》《尚书》《诗经》等古籍中明确记载了四川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在展览中也会通过图片证实。还有第一只活体大熊猫的发现、大熊猫演化进程等,都会详细地给观众“科普”,即使是大熊猫“铁粉”,也能在这里“查漏补缺”。

大熊猫吃竹子的模样憨态可掬,可你知道这些食物经消化后产生的“熊粪”长什么样吗?记者了解到,主题展将展出由雅安生态博物馆提供的大熊猫粪便实物,这些粪便是了解大熊猫的重要“密码”。据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野生大熊猫栖居于高山深谷,离群索居,无法“面对面登记”。一坨新鲜粪便,就可以将大熊猫的年龄、性别、亲缘关系、种群等秘密一一解开。通过大熊猫粪便形状大小、咬节长短和消化程度,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关于大熊猫年龄、性别等信息。

看点二:水墨长卷别样呈现

展览现场的宽屏LED屏幕,将展出水墨长卷《生生不息》。这幅画原作长106米,高0.68米,163只形态各异的大熊猫栩栩如生。画面从雅安宝兴县夹金山走笔,至九寨沟收尾,途经四川30多个风景区。为创作这幅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童昌信耗时7年。

展览节选了其中的雅安宝兴县、雅安碧峰峡、乐山、成都市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九寨沟等场景。展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作中的大熊猫将在LED屏中“动起来”,“它们会朝你招手、点头”。虽然是节选内容,但观众也可以从中一窥原作的震撼。

看点三:创意点亮大熊猫

如今,大熊猫是一个“国际范儿”的文化符号,从交通工具到商业空间,从艺术设计到娱乐生活,随处可见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大熊猫给艺术创作带来很多灵感,艺术创作的创新又赋予大熊猫多彩的文化内涵。

展览从大熊猫文化创意角度,展示四川人生活中有关大熊猫的艺术表达、非遗作品和设计灵感。此前,川报观察发起的“非一般的大熊猫”全球少儿绘画大赛,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少儿绘画。此次展出的部分少儿画作,就是从上千幅作品中优中选优的。

当大熊猫遇上非遗,碰撞让大熊猫“川味儿”十足。彩绘大熊猫《滚灯》选取川剧丑角面部最具特色“豆腐块”造型,让作品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彩绘大熊猫《彝娃》中的服饰,选取传统彝族服饰和织品中的纹样图案,让敦厚的大熊猫看上去像彝族同胞一样能歌善舞。此外,大熊猫还出现在剪纸、竹编、葫芦烙画中。

原标题:大熊猫永远是“第一主角”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