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产业引擎助推成都乡村振兴

2018-08-30 07:11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QQ图片20180830070913

温江区永和村花木林下竹荪基地工作人员指导游客(右)采摘竹荪 图博摄影师 袁浩 摄

QQ图片20180830070849

新津农博园内“千亩葵花海”刷爆朋友圈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产业兴,则百业兴。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格局中的主干,成都市坚持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完善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实现形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和农商文旅体“五维”联动,发挥成都主干作用,着力科技平台、双创平台、农村金融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乡村振兴学院、电商服务平台、援藏援彝七大平台,服务全省乡村振兴,打造成都都市现代农业新名片,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QQ图片20180830070906

郫都区德国班纳利种子有限公司(成都)种苗繁育创新基地现代化的育种机械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重塑农业经济地理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

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迎着阵阵秋风自在盛放。这几天,位于新津县天府农博园中的“千亩葵花海”陡然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来自各地的游客流连花海,陶醉于花韵。而“千亩葵花海”旁边的“津津绿道”更是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界限,穿行于林盘聚落与乡村田园间,将天府农博园核心展示区、斑竹林景区、兴义场镇串联起来。

“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城乡体系和散乱布局,天府农博园统一规划129平方公里功能区将由新组建的管委会统筹整个农博园的建设。”登上高高的观景平台,天府农博园管委会产业发展部负责人谢留生介绍,天府农博园的范围包括了兴义、安西、方兴、文井4个镇乡以及五津街道、新平镇的部分区域,在建设中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界限。

“虽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河渠整治、道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动起来了。”眼下,位于新津兴义镇的天府农博园建设正酣,这个打破6个镇界限的项目立志做“世界农业达沃斯小镇”。

重塑农业经济地理,天府农博园围绕“乡村振兴的中国典范、世界农博的东方品牌”发展定位,搭建全省农业科技服务、品牌推广、文化展示、产品销售、资源交易五大平台,构建“一轴一环、两区三心”空间结构,打造“两湖七水八湿地”水乡形态,建设“一轴三区”天府农博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引领辐射带动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我市围绕“十字策略”和城市空间布局,启动编制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分区域农业产业专项规划,将以“西控”区域为重点,划定33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95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到2022年,全市将基本形成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市场需求相适应、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区域功能布局。

重构城乡空间布局、重构要素供给体系、重构产业生态圈,同样大手笔的探索也在崇州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得到实践。

夏末秋初,静谧的桤木河湿地公园旁,一望无际的稻田正在收割,机械过处,翻起阵阵稻香。田间地头曾经的“十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大幅标识牌,已被建设“国家级优质粮油产业园、国家级农业公园、全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奋斗目标取代,聚焦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培育稻田综合种养和农村电商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农产品冷链物流千亿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互联网”,引进实施奥科美农业大数据项目;推动“农业+文化”,引进中粮集团、蓝城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街子文化创客小镇、城市湿地电影主题公园等5个文化创意基地;推动“农业+旅游”,总投资602亿元,开工建设陇海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府国际慢城等104个农旅融合项目,加快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一个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正在成环,将有力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让功能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成都以产业为核心支撑城市功能的空间发展战略下,我市正在规划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成都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农业博览园、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成都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成都邛崃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为主的6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园高端业态加速聚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形成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到2022年,打造形成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和饲料加工5个千亿产业集群。

新津农博园内“千亩葵花海”内的大地艺术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新津农博园内“千亩葵花海”内的大地艺术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翠绿枝头挂上累累青果,远远望去树影婆娑,在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风景区对岸,整座龙泉山葱葱郁郁,聚峰谷油橄榄城市森林公园内,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果树长势喜人。来到背靠龙泉山脉和沱江的淮口镇龚家山,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油橄榄树,正是橄榄收获的季节,果农正穿梭在林间采摘。“油橄榄管理简单,比种植水果巴适多了!”在淮口镇小柏村14组,记者遇到正在打理橄榄园的村民陈永清,在这个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看来,油橄榄满身都是优点:耐干旱,不疏果,用药少!

68岁的老陈,种过柑橘、枇杷、桃子,却都因为龙泉山片区缺水,加上市场情况多变,收入始终上不去。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带动村民奔康致富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油橄榄自身怕湿耐旱,龙泉山充裕阳光和紫砂土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当地引入聚峰谷公司投资20亿元,在龚家片区4个村开发建设总规划面积约3万亩的油橄榄主题园,以油橄榄科研、育苗、种植、加工、运营全产业链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配套的一二三产业农旅融合项目,并定期组织种植户到示范种植区参加培训。至今已组织200余户到示范区进行现场培训,在小柏、龚家、望江、帽顶新栽种3000余亩,指导来源、聚峰谷、畜林等多家农业公司发展油橄榄5000余亩,有序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林品种的更新换代。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启动实施了100万亩高标准农田、100万亩现代林产业基地、100万亩种养循环农业、100万亩现代化灌区和高效节水灌溉、100个农业绿色高端品牌“五个一百”建设行动,下大力气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无公害方向发展。

“以前的龚家山,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现在好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漂亮的景区。”老陈高兴地说,有了当地政府的技术支持,还有企业的保底收购,每公斤8元,他家种了3亩多油橄榄,前年挂果收入1000多元,去年收入5000元,今年上万元没问题,再过两年进入丰产期,收入可以接近3万元。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市强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市正不断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森林康养、农产品物流、绿色种养六大重点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推进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向成都市域外拓展,引导畜牧业生产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打造以新希望和通威为代表的饲料产业、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产业、以郫县豆瓣为代表的川味调味品产业、蔬果和冷链物流产业及农村电商5个千亿规模级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郫都区的德国班纳利种子有限公司(成都)种苗繁育创新基地的花卉种苗培育基地,一派绿浪翻滚、生机勃勃的景象,现代化、智能化的工厂式育苗大棚更是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代表。进入现代化、高科技的育苗温室,显示屏上显示着基地各个区域的实时影像,16000余平方米的温室内,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种苗生长情况的数据一目了然。温室顶部的遮阳棚和两侧的排风机随着棚内温度的变化自动开启,外部的天窗更是能感应到晴雨变化自动关闭。自动化的喷灌系统均匀地让每一株育苗沐浴甘霖。去年,基地种植的美女樱、金鱼草、马鞭草、石竹、角堇等单品种苗销量就突破1亿株,销售额达3000万元,产品更是远销重庆、西安、兰州、贵州、云南、福建、新疆等省区市。

像班纳利这样的高端农业龙头企业,正是我市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引进和发展的方向。到2022年,全市将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达到100个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达到1000项以上,推动重点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达到100项,引进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达到1000名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财政支农体系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