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松潘脱贫摘帽日 才是回家团聚时

2018-09-11 07:27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大邑县援藏干部王丫丫又来到低保贫困户马英家,了解她家在援藏办和当地政府帮助下,今年的收入情况和刚刚开起的小食店经营情况 成都日报记者 张全能 摄

点位:松潘

大邑援藏队

2016年8月,大邑、松潘两座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因“脱贫攻坚”这一共同目标而结缘:28名来自不同行业的队员,因“援藏”而相聚;古城松州,因“大邑帮扶力量”的注入而充满生机。两年后的8月底,当20名队员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准备结束高原之行时,有8名队员却选择留下来,继续坚守。他们是松潘县脱贫办的8名援藏干部,从接到脱贫任务一刻起,他们就怀着坚定的信念:松潘县不脱贫摘帽,脱贫办的援藏力量就不解散。

翻雪山 过草原

2769户贫困户全访遍

“松潘县25个乡镇55个贫困村2769户贫困户,我全都走访过。”王丫丫是松潘县脱贫办里唯一的女援藏干部,她原本是大邑县城管局团总支书记。刚抽调来脱贫办,对脱贫攻坚事务一窍不通的她,用近两年的时间成为了半个“专家”,把松潘2769户贫困户的情况摸得“门儿清”。而她的“秘诀”也很简单——下乡。

在松潘县,援藏干部下乡,要翻雪山、过草原。王丫丫记得,刚来松潘的第一次下乡,是去丰坪村开展集体经济验收,她第一次知道下乡还要拿着棍棒在密林中开路,一路严防着蛇,又要小心蚂蟥。

不过下乡次数多了,王丫丫就像当地干部一样熟练了,除了没骑过马,进村的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货车她都坐过。从县城到最远的贫困乡有300多公里,王丫丫清早就要出门赶车,路上花掉6个小时。当天回不了县城,她就随身带着可折叠的睡袋、拖鞋,睡在老乡家的大通铺上。

松潘气候严寒,9月开始飞雪,但年底事多,冬天下乡的次数只多不少。她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梁上头痛欲裂,也曾滴鱼肝油来缓解鼻腔出血。身体再不舒服,做事绝不含糊。女援藏干部心细,验收修到贫困户门口的入户路时,王丫丫能拿着皮尺趴在地上量距离;发现贫困户中有尿毒症患者,她号召28名援藏队员自发捐款。

“每次得到藏区老百姓的肯定时,就觉得脱贫攻坚的工作干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王丫丫说。

产业发展

注入扶贫长久力量

2017年初,松潘县脱贫办成立,从松潘县各职能部门的援藏干部中,抽调了8位队员助力脱贫攻坚。每名队员的身上,都紧扣着扶贫项目,通过项目把大邑的优势带到松潘,让产业帮扶发挥实效。

奇峡沟风景区成功引进了成都西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对奇峡沟滑雪场进行开发运营。茂密的天然林、奇特的山岳、幽长的峡谷、万年的钙化石、平坦的草原、独特的岩洞、浓郁的藏族民族风情,这些旅游资源,因为大邑西岭雪山的成功开发经验,被注入了新的商业逻辑。奇峡沟冰雪欢乐谷总经理朱维说,大邑带来的景区营运管理架构方案,和6名开展指导培训的管理人员,刷新了当地的雪场管理和营销思路。

岷江乡北定关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当地的羌活(一种药用植物)从野生走向基地培育,通过品种替换、制定标准,比传统育苗多出约30万株,帮助农户增加收入6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孟刚说,贫困户来合作社打工有了收入,还学了技术回去种自己家的散地。

“脚踏岷江源,干事不怕难。惠民进万家,松州换新颜。”“留守”的援藏队员黄勇这样总结自己的援藏工作,这也是大邑援藏队工作的真实写照。带着干实事的劲头和换新颜的期盼,8名援藏队员将继续洒汗高原,谱写一曲脱贫攻坚的高原之歌。

没几个月就要走了,这位医生有些“放不下”:

希望后来松潘者 医术更胜我一筹

伍元强,男,1975年11月生,四川大邑人。成都市大邑县对口支援阿坝州松潘县医务人员。大邑县西岭镇公立卫生院外科主任,挂任松潘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2016年9月8日,成都市大邑县对口支援阿坝州松潘县医务人员伍元强,来到了松潘县人民医院任职急诊科医师,开始了他的援藏工作。

百姓信任

深感责任重大

“来到这里后我感觉最深的就有两点,一个是这里的医务人才相当匮乏,二是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和理念也比较差。”伍元强告诉记者,来到松潘后他发现,这里的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相比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妇产科、骨科、脑外科方面,更是明显的短板,“比如说缝针,这里就基本做不到,很多孕妇在生产之前都很害怕,没有信心。”

刚到松潘不到两个月,一位因骨折就医的初中男孩,给伍元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娃娃是在教学楼楼梯间摔倒,把髋关节摔骨折了。”一听是骨折,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将孩子转到成都治疗,“对于我们来说,骨折虽然不算轻伤,但是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伤情,但他们认为骨折在松潘没有办法治。”于是,伍元强便对家说,不用转到成都也能够治好,“我就给他们说,虽然髋关节这个位置比较重要,但是这个娃娃骨折后并没有错位,那么只需要卧床保持姿势不动,一样能够康复。”

两个月后,男孩骨折的部位顺利愈合,而在这两个月当中,伍元强每个星期都会去一趟男孩家中,一方面是查看男孩的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更有信心,“松潘这边的老百姓对医生非常信任,当初我告诉他们不用转成都治疗时,实际上他们也很怀疑,但是出于对医生的信任,他们还是选择了听取我的意见,这就更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一定不能辜负他们。”

救援一线

有他奋战身影

2017年8月8日晚上9点,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伍元强就跟随医疗队携带药品、设备、帐篷等救援物资乘坐救援车朝着震中九寨沟县九寨天堂方向进发。“当时我们一共8个人,两辆车,每辆车2个医生2个护士,作为震后第一支到达古城的县外医疗救援力量,赶到了九寨沟甲蕃古城。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确实等不下去了,大家就下车步行,一人提十多斤重的急救用品,走了将近十公里。”

9日凌晨,医疗小组到达甲蕃古城,在一片混乱当中,伍元强和医疗队队员们开始了对伤员的抢救工作,“当时有一个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的家人就拉着我们,求我们一定要救他,我们上前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但是依然没有生命迹象,可是他的家人又求我们再试一次。”心肺复苏做一次是半个小时,但面对男子家人的一再乞求,伍元强破例又给男子进行了一次心肺复苏,但依然无法将其挽回,“确实尽力了,于是在宣布该男子死亡后,我们立马又投入到下一个人员的抢救中……”

2017年9月,伍元强的名字出现在了“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名单当中。

“真的到了快走的时候,一想到不能再帮助这里的百姓,心里又有点担心……”伍元强说,“如果下一批援藏队员,有跟我想法一样的人,当然最好在医学方面还要强于我的人,那我真的才能走得踏实。”

记者手记

事后,记者了解到,伍医生原本应该在今年8月底就结束自己在松潘县的援藏工作,而由于当地在医务方面的人才需要,他不得不继续坚守岗位到12月底。在众多医务人员中,伍元强的医术或许算不上“妙手回春”,但作为一名援藏队员,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当地老百姓考虑得万分周到,在节假日期间,他还分批次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教会他们更好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相信这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工作态度,定会铸就一份成功的援藏工作。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钟茜妮 张威 张全能

原标题:松潘脱贫摘帽日 才是回家团聚时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