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邓小平的改革之声 通过“皇甫平”传向全国

2018-11-09 09:4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8月24日,周瑞金在上海一家酒店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1991年2月15日,辛未羊年正月初一,《解放日报》头版刊发署名“皇甫平”的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1991年,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交替点。2月15日,正是农历正月初一,辛未羊年。这一天上海《解放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文章署名“皇甫平”。此后,《解放日报》以三周左右的时间间隔,又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发表了三篇署名为“皇甫平”的评论文章。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讲话内容,通过“皇甫平”这个名字传向全国。

今年8月24日,在上海一家酒店的咖啡馆内,年近八旬的周瑞金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回忆起27年前组织撰写“皇甫平”系列评论,他说:“1991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十二个年头,中国人讲究十二年一个轮回,‘皇甫平’评论正是为转折年代服务的。”

因为“皇甫平”系列评论,1991年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交锋年,也成为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先声。

A

获知小平同志讲话内容

1991年2月11日晚上,上海市委一位分管思想宣传工作的副书记把周瑞金叫到家里,拿出邓小平视察上海的谈话材料给他看。

1991年1月28日到2月18日,87岁的邓小平第四次到上海过春节。在上海期间,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谈话,但都没有大范围传达。

“我理解,市委领导给看这个材料是为了让我了解情况,以便把握宣传口径,这个意图很明确。因为市委领导并没有让我做记录,也没有直接布置我写文章。”周瑞金说。

周瑞金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看到这份材料,让他非常激动和振奋。

“我看后的第一感觉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强调更进一步了、更迫切了。对我触动特别大的是,邓小平在谈话一开始就强调,改革开放还要讲几十年,要扩大开放,开放不坚决不行,不要害怕‘三资’企业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

作为一名老报人,周瑞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认为,有必要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新思想,在紧要的历史关头宣传出去。

B

“皇甫平”出炉四论改革

2月13日,小年夜。周瑞金把《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和上海市委研究室的施芝鸿请到家中。

“我把自己在市委领导家里看到的邓小平谈话材料的精神作了粗略介绍,施芝鸿正巧在市委研究室也已听到了传达,并在笔记本上作了完整详细的记录。”周瑞金回忆说,“当时我提议,三人合作写几篇署名文章。我还把自己构思好准备在大年初一发表的评论提纲介绍了一下。”

周瑞金回忆说,第一篇评论的构思和布局很清楚,主要是抓住“辛未羊年”做文章,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十二年,就以“十二年一个轮回”作回溯前瞻,看前十二年,后十二年;又从“六十年一甲子”作更大时间跨度的回顾和展望。

这篇评论由周瑞金口授,凌河执笔撰写,最后再由周改定。

1991年2月15日,即辛未羊年的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头版上半版刊登邓小平同志与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迎新春的新闻报道和大幅照片,下半版加框刊登了题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评论。文章署名“皇甫平”。

文末写道:“‘莺啼燕语报新年’,愿辛未羊年以名副其实的‘改革年’而载入史册!”只是那时,周瑞金还没有意识到“皇甫平”这三个字,同样会成为历史的注脚。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了第二篇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新思想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周瑞金说,这篇文章是“皇甫平”系列评论中最重要的一篇。这篇文章是周瑞金有意识布置给施芝鸿执笔,再由他改定的。

20天后的3月22日,第三篇评论《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发表。4月12日,第四篇评论《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发表。

C

引发激烈的思想交锋

从2月15日到4月12日,《解放日报》以三周左右的时间间隔,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四篇文章主题一以贯之,内容相互呼应,文风鲜明犀利,及时宣传并深入阐发了邓小平同志最新的改革开放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力推进改革开放的舆论先导。

如今回忆这四篇文章的形成过程,周瑞金说:“既有随机性,又有逻辑性。今天来看,相隔都是三个礼拜一篇,但当时没有做这样的安排。”

周瑞金说,其中第三篇评论,来源于一封读者来信。在来信的基础上,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进行修改。第四篇谈人才,背景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以此为契机阐述了邓小平大胆、科学使用人才的思想,同时“也是欢送朱镕基。”

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讲话内容,就这样通过“皇甫平”这个名字传向全国。

那时候,周瑞金自己也没想到,“皇甫平系列评论”会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激烈争论。周瑞金当时所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谈话,才终结了争论。

邓小平在南巡时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还说:“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场争论,也被认为是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舆论先声。

解密

取名“皇甫平”的深意

“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扫清了改革开放的阴霾。

此时,人们发现一年前“皇甫平”的观点与南方谈话的精神是一致的,这个神秘的笔名一时成为外界猜测和解读的对象。曾经有人根据发音和《解放日报》所处的地理位置,将之解读为“黄浦江评论”。

周瑞金说,在酝酿第一篇评论时,其实并没有涉及署名问题。第二天初稿出来后,我才正式考虑署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皇甫平”署名“是我在大年夜拟定的,没有与施芝鸿、凌河商量过。”

直到后来,周瑞金才对这个笔名进行了揭秘:“这个皇字,按照我家乡话的念法,与奉字谐音。这个甫,不念浦,而念辅。我选这个甫,就是取有辅佐之意。‘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这就是‘皇甫平’笔名的深层涵义。而皇甫又是中国的一个复姓,人们看起来比较自然。”

周瑞金说,皇甫平系列评论没有高层授意,他后来也没有见过邓小平。

因为这组评论,周瑞金被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评论、理论宣传。这期间,周瑞金曾主持开辟了重点评论栏目,这就是直到今天仍能见到的“任仲平”。周瑞金说,这个名字很直白,意思就是“人民日报重点评论”。对话

周瑞金说,“皇甫平”这个名字,是顺应当时历史条件的一个署名,所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再使用。

对话

从“皇甫平”到“皇甫欣平”

为全面深化改革鼓与呼

在1992年春节,周瑞金在组织宣传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署名评论用的是“闻颀”;1992年4月以后,组织的四篇评论文章,署名叫“吉方文”。

直到进入新世纪,“皇甫平”再一次出现。

周瑞金说,2005年前后,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大争论,尤其在网络上,对改革开放发出种种责疑声。在这种情况下,一股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滋生和蔓延开来。有鉴于这种大的社会背景,周瑞金到北京同施芝鸿同志作了一次长谈。施芝鸿建议他“用不老宝刀,再次披挂上阵”,尽快撰写一篇批评否定改革开放错误思潮的重头评论。

于是,周瑞金提笔撰写了评论《改革不可动摇》。

2006年1月24日,《财经》杂志转发时,使用了“皇甫平”的署名。社会上传言“‘皇甫平’重出江湖”。

《改革不可动摇》一文发表后,也引起中央的重视。当年春节过后一星期,一位中央领导就来到上海视察,专门调查了解这篇文章的发表背景。之后,中央领导明确表示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实事求是地说,我真的没有想到时隔15年,‘皇甫平’评论仍然具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周瑞金说。

2014年10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前夕,周瑞金启用了“皇甫欣平”这一新笔名发表长文,探讨如何终结腐败。

对于这个笔名,周瑞金说,这个“欣”字寓意新的写作团队、新的对象;“欣”又有欣喜、欣欣向荣之意,表达了改革非要冲破阻力不可的意思。

“当初的‘皇甫平’,是宣传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今天写文章针对的是新的领导集体,为现在的改革思想和观念鼓与呼,此‘平’非彼‘平’也。”周瑞金透露。

“‘皇甫平’这个名字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新的形势下,这个名字已经不适合再用了。”周瑞金说,“‘皇甫平’的意义在于,起到了舆论先导作用,是邓小平南巡的先行军,是先头部队。”

人物名片

周瑞金

1939年10月生于浙江平阳县。196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解放日报》,历任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党委书记。1993年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91年初,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的周瑞金,组织撰写了以“皇甫平”为署名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四篇评论文章,被认为是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舆论先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张路延

原标题:邓小平的改革之声 通过“皇甫平”传向全国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