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1.5万亿背后的新动能:新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2019-02-03 07:0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孙仲秋   责任编辑: 马兰

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同比增长19%;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等4家企业成长为“独角兽”;全市贷款余额3.26万亿元,排名副省级城市第四……过去的一年里,新经济和金融为成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新动能?昨日,市新经济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经济委

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 同比增长19%

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同比增长19%;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4家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新经济百家重点企业中71户规上企业累计收入193.83亿元,同比增长34.12%;155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60.69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三,成都新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

新产业快速成长

构建七大应用场景

这一年,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成都以极大的决心和雄心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形成一套新经济发展的成都路径。2018年,我市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经济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五条路径”,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构建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双创”平台、人力资源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七大应用场景”,重塑“7+N”发展空间布局,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

去年我市启动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新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新经济企业加快培育,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培育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1-11月,规上信息消费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7%、12.7%、12.6%和12.1%。新兴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分别增长110.1%、23.2%、21.6%、10.9%。新业态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669.5亿元,增长29.4%。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有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0%,新增落户200家首店,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

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推动。2018年我市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人才新政成效明显,深入实施“人才新政12条”,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4人,人才新政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大力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城市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东进”区域投资增长14.9%,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投资增长12.4%。

创新驱动明显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

去年,我市推动“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着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通过供给应用场景培育新技术、新模式落地的市场,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入口机会,为广大市民提供情景体验,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推动新经济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

过去这一年,我市在规划编制中预设应用场景。充分考虑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对未来生产生活的影响,超前谋划、前瞻布局,规划建设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场;在远洋太古里建设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二环路快速公交建成全国首条试商用5G精品环线,吸引新经济企业参与城市建设运营。

此外,我市还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应用场景。对接生产生活需求,鼓励企业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解决方案,开展共享停车试点,推进共享停车平台企业为全市460余个小区提供车位共享服务;启动社区消费场景打造计划,加快推进盒马鲜生、缤果盒子等“新零售”场景布局。同时,我市还在城市治理中包容新场景。包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管理流程、规制与其相融合,支持无人工厂、无人快递发展。对经过市场考验、发展前景好的创新领域的优秀项目,通过政府首购、试点示范、牌照优先发放等形式,加强推广支持,助力快速壮大。

从新经济要素来看,过去的一年,我市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动制度改革落地落实,持续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增长15.8%。市场主体快速涌现,新增市场主体54.1万户,增长12.8%。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上市企业11家,为历史最好成绩。A股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二、中西部第一。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去年全市实现直接融资3609.2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6万亿元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2018年,成都市经济金融运行平稳,区域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8年3月,成都当选为2019年第60届泛美开发银行理事会年会承办城市,是我国首次承办该项国际性金融会议。9月,第10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显示,成都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排名全球第79位,继续领跑中西部,成都作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渐次上扬。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全市贷款余额3.26万亿元 排名副省级城市第四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过去一年我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投融资、金融结算、新型金融”核心功能,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

这一年,金融机构“成都军团”不断扩容。新设国宝人寿和成都益航2家地方法人机构、2家自贸区商业保理公司,深交所西部基地落地,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区块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获批。实施产融对接行动暨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活动,编写《成都市企业融资服务手册》,召开专项帮扶对接会30余次。截至2018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3.78万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贷款余额3.26万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

这一年,资本市场“成都军团”也持续扩容。通过实施“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依托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率先出台上市公司帮扶纾困政策,设立规模100亿元纾困基金。创投融资持续活跃,天府基金小镇集聚投资类相关机构322家,管理资金规模2894亿元。截至2018年末,我市实现直接融资3609.2亿元,在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机构374家,管理基金644只,基金实缴规模1229.6亿元,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 成都农村金融排名全国第一

过去一年,我市着力深化金融改革,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通过创新,让金融得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主要痛点问题。具体而言,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交子金融科技创孵基地入驻102个金融科技创业团队和1700余名创客,设立成都诺贝尔金融科技实验室、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举办国际金融科技论坛、2018亚信金融峰会、成都80’全球大学生金融科技产品研发大赛。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打造服务全省的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9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872亿元,2018年天府金融指数成都市农村金融排名全国第一。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完成新都区绿色金融集聚发展起步区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自贸区金融创新,实现多式联运提单融资超百例,成都自贸区位列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第一名。构建“5+2”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主要痛点问题。

此外,我市还着力防控金融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监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探索构建成都市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沙箱。加强处非工作,有序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有效应对银行保险市场不稳定因素,严防出现流动性风险,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原标题:1.5万亿背后的新动能 新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