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如何建设“三城三都”? 成都发布六个“三年行动计划”

2019-02-14 17:01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0214_1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2月14日报道 今天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工作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成都将如何建设“三城三都”?“三城三都”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是什么?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六个三年行动计划,分别是:《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2020年建成88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

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文创计划》),到2020年,成都将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影响力、国际知名度的文创园区、街区、小镇、企业和品牌,建成88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占GDP比重约10%。

据悉,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的实施路径是:一是发展天府文化,深度挖掘天府文化核心内涵;二是落实规划布局,“双核两带三片”全域发展新格局;三是促进跨采融合,形成文创新经济,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四是推进重点领域和载体建设,坚持以传媒饮食业等八大产业为重点,加强载体建设;五是推进重大项目,三年间策划储备、促建开工、建成达产127个以上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重点项目;六是发展文创金融,推进文创金融跨界融化;七是壮大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本土文创企业成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八是加强文创开放合作,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升级计划。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围绕“五大品牌”发展重点项目

记者了解到,根据《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成都将初步建成旅游产业要素齐全、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服务优质,独具蓉城休闲特质的世界旅游名城,到2020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3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据介绍,成都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熊猫、交子、绿道、休闲、美食五大品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融入价值链中高端,建设亚太旅游大数据中心、生产力中心、研发中心、新业态培育中心、旅游人才中心和亚太旅游枢纽港,搭建旅游经济开放新平台;二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重塑旅游产业经济地理,形成“一区为核、一心为脉、双城共兴、多极璀璨”的旅游发展格局;三是厘清产业链条,重点建设大青城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七大旅游产业园区,集聚旅游“产业生态圈”;四是提升旅游产业能级,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五是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六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旅游现代化进程;七是强化旅游营销合作,打响城市品牌;八是着力优化旅游环境,创造优质服务体验。

记者了解到,2018-2020年,成都将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吸引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大的跨国旅游企业落户成都。同时,加强与成都国际友好城市、民间友好组织的双向旅游交流,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和机构的行业合作;强化成都与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和主要城市的旅游合作;按照“五大经济区”发展部署,深化成乐、成资、成德等旅游合作,推动与阿坝、甘孜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以成都为中心的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到2020年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安排,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的体育场馆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品牌赛事培育初具规模,人才支撑、政策保障、发展环境等逐步健全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体育引领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动能逐步显现,到2020年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记者了解到,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将通过以下四点举措:一是以“一城两区多点”体育场馆规划为重点,着力构建均衡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体系,统筹推进全市体育场馆建设;二是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级别品牌赛事培育为核心,筑牢世界赛事名城的主体支撑;三是以实施“体育+”工程为抓手,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业态布局;四是以打造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核心团队为重点,培育专业化、复合型的市场主体。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六大举措保障推进

根据《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将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建成一个更强影响力的国际美食之都按照“一年务实推进、两年整体提升、三年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国际美食传播中心、国家美食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川菜标准制定和发布中心、特色美食人才培养和输出中心,全市餐饮零售额突破1100亿元。川菜餐饮特色和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形成本土美食与外来美食荟萃、传统业态与创新场景协同的多元餐饮格局,成都国际美食之都的海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行动计划》明确了6项主要推进举措:

举措一:科学规划美食空间布局。打造3-5个能代表成都形象和发展水平、符合国际化要求的特色餐饮集聚街区;二是依托城市新区建设,在城市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2-3个多元业态和特色文态有机融合的国际新区核心美食圈;三是依托龙门山、龙泉山旅游带和天府绿道游憩带等城市生态,发展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文化浓郁、独具特色的美食消费场景。

举措二:积极引育国际美食企业。一是加大对餐饮“老字号”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二是培育本土美食品牌,支持组建大型餐饮企业集团,支持川菜品牌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餐饮市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餐饮品牌聚集高地。

举措三:加快建设国际美食载体。

举措四:大力发展国际美食产业、完善产业发展配套体系、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等。

举措五:精心举办国际美食节会。一是深度策划美食节会品牌;二是持续开展成都美食文化周等海外美食文化推广活动。

举措六:持续弘扬成都美食文化。

建设国际音乐之都

2020年室内音乐演艺场所座位达3万座以上

据《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成都将实现室内音乐演艺场所座位达3万座以上,国际化重点音乐品牌活动达30个以上,特色音乐园区小镇成为众多音乐人的追梦地和产业项目聚集地,音乐产业保持20%以上持续增长,产值突破570亿元,着力将城市音乐厅初步打造成为世界级高雅音乐殿堂,将露天音乐广场初步打造成为国际知名音乐演艺地标,成都初步成为以音乐演艺为核心影响力的国际音乐之都。

那么,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有哪些举措呢?将通过完善城市音乐演艺设施,力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音乐厅、剧场)超过40个;提升城市音乐演艺品质,力争每年较高品质音乐演出达300余场次;打造国际化城市音乐品牌;浓厚城市音乐氛围,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各类音乐节、明星演唱会,培育繁荣音乐演艺市场,力争每年音乐演艺市场票房收入突破5亿元;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每年开展音乐产业招商推介3-9场,扶持培育面向全国、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本土音乐企业达10个以上。

培育“四名”

加速推进成都会展国际化进程

记者了解到,据《成都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成都将实现年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场;展出面积1100万平方米;在蓉注册的UFI认证展会项目10个,在蓉举办符合ICCA标准的国际会议25个;会展业总收入达1530亿元,国际会展之都维形初现。力争到2030年建成“一带一路”会展门户城市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

那么,如何加快进程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呢?记者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打造“名展”。积极引进举办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品质、高品位、高人气顶级展会,鼓励具有成都标识的重大展会积极申请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

二是培育“名企”。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组展机构、展览专业服务企业,吸引国际会展组织来蓉设立机构,打造一批专业化会展配套知名企业;

三是建设“名馆”。高标准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品牌场馆,通过输出管理人才、理念、模式和资本等形式,增强成都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提升成都会展服务中西部、服务全国乃至金球的能力;

四是壮大“名业”。加快推进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将西博城建设成为国际会展新高地、主场外交新载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化展贸新平台。

此外,将提升发展能级,构筑会展产业新生态,通过构建完整会长产业生态圈、推动会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汇聚一批国际会展人才共同助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