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天府:为公园城市注入生命之源

红星新闻网 2019-04-09 07:10

QQ截图20190409071027

本报制图 曹劲松

人间四月天,是一树花开,是飞鸟呢喃,是明澈水光中浮动着的期待。这一处处生命之源,蜿蜒在城市中间,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打好碧水保卫战,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成都在行动。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家住沙河城市公园旁的市民陈岚对此感受颇深。从去年公园开园到现在,她和家人几乎每天都会沿河散散步。走在沿岸的绿道上,看着两边鲜花盛开,伴着鸟鸣虫叫和孩童的欢声笑语,幸福油然而生。这,正是成都致力保护水环境、打好水污染防治战役的成效。

2018年4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强化顶层设计,狠抓流域水生态治理,特别是锦江水生态治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2015-2016年总体水质为劣5类,2017年总体水质为5类,今年前两个月均为4类,整体趋势是不断好转的。所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后,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

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成都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措施,持续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打好碧水保卫战,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与活力。

锦江水质一年一个样

锦江沿岸一直是成都人休闲喝茶的好去处。适逢清明假期,在好天气的加持下,约上三五好友在河边享受暖阳是很多市民的选择。清新的河风拂面,阵阵的花香扑鼻,“安逸”“巴适”的赞叹不绝于耳。

在水润天府画卷中,成都以锦江水生态治理为引擎,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治水新路子。数据显示: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2015-2016年总体水质为劣5类,2017年总体水质为5类,2018年1至11月总体水质为4类;截至去年5月31日,全面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等工作,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的目标,整体趋势不断好转。

目前,按照锦江水生态治理建设项目建议书,成都正有力推进生态修复、闸坝改造、行洪通道、新建堤岸、智慧管理等第二阶段治理工程前期工作。

更多的数据表明,近年来成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了较好成绩:2018年成都106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78个,占73.6%,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Ⅳ-Ⅴ类水质断面21个,占19.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7个,占6.6%,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全市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25%。

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为重拳治水打下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新建供水管网117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9万吨/日。

按照《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成都正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短板工作,启动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共有79个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计划将于年底前完成。

同时,专项治理行动也在有序开展。全市畜禽养殖及屠宰行业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推进;组织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工作第一次联合督查,持续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回头看。市水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整治河湖非法排污的通告》,依法严厉整治相关排水户污水直排、偷排漏排、不达标排放等违法排污行为。多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治理沿街乱排乱倒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督促沿街餐饮店、商户按要求完善排水设施系统,实现污水规范排放,对沿街乱倒乱排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春日傍晚,夕阳作伴,市民郭广兴与妻子梁沁携手沿着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开始了一天中最惬意放松的散步时光,“我们彻底告别了家门口的臭水沟。”黑臭水成了历史,干净的活水流向了市民的身边,流进了他们的心间。

流域水断面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颇有成效,但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日前召开的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就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作出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职责,注重源头防治,强化过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对此,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打好碧水保卫战和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贯彻生态环境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议精神,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继续推进锦江、沱江、金马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完成城市建成区外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并规范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加快建设李家岩水库,保障饮水安全。

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为重拳治水打下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新建供水管网117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9万吨/日。

按照《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成都正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短板工作,启动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共有79个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计划将于年底前完成。

同时,专项治理行动也在有序开展。全市畜禽养殖及屠宰行业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推进;组织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工作第一次联合督查,持续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回头看。市水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整治河湖非法排污的通告》,依法严厉整治相关排水户污水直排、偷排漏排、不达标排放等违法排污行为。多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治理沿街乱排乱倒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督促沿街餐饮店、商户按要求完善排水设施系统,实现污水规范排放,对沿街乱倒乱排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春日傍晚,夕阳作伴,市民郭广兴与妻子梁沁携手沿着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开始了一天中最惬意放松的散步时光,“我们彻底告别了家门口的臭水沟。”黑臭水成了历史,干净的活水流向了市民的身边,流进了他们的心间。

流域水断面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颇有成效,但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日前召开的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就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作出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职责,注重源头防治,强化过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对此,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打好碧水保卫战和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贯彻生态环境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议精神,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继续推进锦江、沱江、金马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完成城市建成区外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并规范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加快建设李家岩水库,保障饮水安全。

本报记者 缪梦羽 胡清 本报摄影部供图

编辑:邓思璐